江明悦语气柔和的对老妇人道,“你们祖孙俩,就暂时安心在庄子里住下。别的不说,一口热饭还是能管你的。至于驱使你们来的人,我自会处理掉。”
云姓老妇连忙躬身,又是一连串的感谢,夸赞张大秋夫妇宅心仁厚,积德行善。
这群被抓的人里边,有过类似悲惨遭遇的人还有很多。
虽然各自的地位身份不同,但是他们遭遇的磨难都十分相似,甚至于有过之而不及。
人祸大于天灾,这才是战乱初期,以后这个世道,还不知道要烂成什么样子?
江明悦感触良多,于是她大手一挥,干脆把所有抓来的流民都收留了下来。这些人的饭,他们夫妇俩还是管的起的。
张大秋也没阻拦,夫人高兴就好。
得了救济的这些老弱妇孺们,高兴的跑来给江明悦夫妇磕头,一时间弄得乱哄哄的。不过这场景却是令江明悦一整天都心情大好。
“老郑,这些人看着怪可怜的。以后有投奔的难民,你就都收下。不是正好缺人干活吗?挑些有用的给他们分配点活干。有家人也可以一起收下。咱这个庄子,还能管得起这些人吃饭。”
郑庄头听完夫人的吩咐,心里多少有一些不认可,扭头看向张大秋。
“你看我干啥?这个园子里的事儿,不论大小,夫人都能做主。”
老郑头见庄主这么一说,知道以后要重视起夫人的命令了。
他立刻恭敬的对江明悦道:“是,夫人。小的这就去安排。”
他顺着庄主夫人的意思,叮嘱巡逻的壮丁,以后无论老弱病残,来者不拒,有家人的也一并全部收留。
正好稻田成熟缺人手,可以从中挑选出忠厚老实的男女,充做临时农工,将成熟的稻田尽快收割入仓。
张庄可以收留难民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越来越多吃不上饭的流民百姓,蜂拥而至。
第二日天蒙蒙亮,张大秋就发现居住的院子里,都要被乞讨的难民包围了。
院子外,到处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流民。
甚至于有人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开始搭建起了小窝棚,打算长住。
“老郑,赶紧给我过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张大秋一声大吼,把隔壁院子的老郑头喊过来。
“唉哟。我的虚灵花。”
张大秋一拍脑门,立刻想起一事,一个跳跃就来到后院的虚灵花种植田。
所幸,这里有人看守,那些难民也没翻墙进来,虚灵花田一切正常。
他长吁一口气,叮嘱看守的人一定要多留意,加派人手看护好了,才姗姗返回来前院。
郑庄头看到院子外黑压压的人群,心知情况不妙,立刻叫人来,要将这些人赶出庄园。
江明悦不忍心赶他们走,于是端出一些大米饭和面食分发给他们。
老郑头一见立刻害怕了,善事也不是这样做的。
如此多的难民一拥而上,疯抢食物,张庄才几个人啊,这些人要是闹起事来,庄子可能就要完蛋了。
再说东家吃的是精米。那些难民有带壳的糙米,就足以谢天谢地了,不能养刁了他们的嘴。
张大秋回来一看院外的情况,知道这样下去可不行。
自己和夫人都是修士,再多的难民也是凡人,伤害不到他们身上。
可这么多人,不好好引导,有可能会伤害到庄园上的人,更主要的是,万一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虚灵花被损坏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赶紧交代郑庄头,想办法把这些难民都疏导好,免得他们在庄园闹事。
令他再加派人手,日夜守护在虚灵花种植田周围,
老郑头听了张大秋的吩咐,还想去跟夫人请示一下她的意思。
江明悦摆摆手,示意老郑头全权做主,就按照东家说的办。
江明悦刚开始的时候,还能享受些管理庄园的乐趣。
然而难民一多,各种麻烦事儿也多了起来,慢慢的她就失了兴趣,懒得管了。
她就管好这一个院子的小事儿就行了。
老郑头得了吩咐,带着人在庄园外建立了几个施粥棚,将这些难民都引到了庄园外面。
他开始在难民中,暗中挑选合适的人,收为自己的亲信。
不管是收割稻谷还是巡逻打杂,都缺听话干活的人。
不到两天时间,郑庄头就挑选出来五十个新人。
人多力量大,张庄能干活的人多了好多,这百亩稻田收割起来比往年快了不少。
一连辛苦十几日,看着粮食全部入仓,郑庄头为首的老农们心里踏实了。
然而很快的,郑庄头脸就垮了下来。
几百流民进入庄子,每天哗啦啦的,往外流出大批的稻米,郑庄头心头在滴血。
眼睁睁瞅着自己辛苦种植的稻子,便宜这些外来的流民,他心有不甘。
于是郑庄头悄悄劝说张大秋,是不是少收留些人,毕竟庄子里的人们也要吃饭。
原本这百亩稻田,要吃到明年春天的,现在肯定不够了。
现在是丰收季,那些大粮商手里肯定有不少的闲粮,即便由于战争粮价比往常高出不少,但他对钱不在乎,买来就是。
张大秋为了打消老郑头的疑虑,他随手掏出一袋金豆子,命他可劲的去城里收粮,就告诉他一句话,钱花不光别回来。
郑庄头感叹主人家的财大气粗。
他想了想,反正钱是主人的,现在宁国的军队还没有打过来,将来将来战事一起,粮食必然涨价。
这些金豆子哪怕都换成粮食也不亏。
既然如此,主人愿意收留多少人,就收留多少人。
自己一个下人,还是少说话的好。
很快张庄收留的流民数量飞速见涨,都超过了庄园里的老人们数倍之多。
一些之前隐藏的小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放大,许多庄子的老人们前来找郑庄头诉苦告状。
“那些贱民,偷了我家的衣服。”
“我家晒在门前的野薯干丢了,肯定是那些人手脚不干净,偷走了。”
“庄头,晚上我都不敢睡觉了啊,总感觉窗户外有人窥视。太可怕了。”
就连郑庄头四十岁的婆姨,都来跟他哭诉,“相公,那些人太无耻了,昨日里奴家上茅厕,有个贱民居然尾随于我,偷看人家。你可要替我做主啊。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