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八月初九日,经过了第一天的考试,学子们已经淡定多了,排着队有条不紊的进入,一丝喧哗也无。

辰时正,御前侍卫校尉樊超护送考题准时到达,果然是策论,并没有部分人期待的诗词。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庄严的大考继续开始了。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刚开始是一两个考生闹肚子,按规定举手示意,然后由士兵监视着去如厕。

几千人的大考场,有几个闹肚子的也很正常。

但很快几位副主考就发现了异常现象,拉肚子的人越来越多,多到茅厕前都排起了长队。

甚至有人等不及拉湿了裤子,弄得院子里到处都臭气熏天。

考场中本来就有医官待命,再加上太学原本就校医,立刻就开始进行诊治。

在场官阶最高的是秘书省大学士尹颂,当机立断让人从太医院多调一批御医过来抢救。

这情况太过于特殊,甚至不能排除有人故意下毒,破坏朝廷科举制度。

毕竟举孝廉制度的消亡,对于部分世家大族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情,背地里心怀怨怼的人不少。

只是这两年刘志手段强硬,掌握了军权,又有无孔不入的龙麟卫,再加上这件事情在世家阶层也两极分化,部分世家举双手赞成。

因为达不成统一意见,所以在科举这件事情上,反对的声浪表面上并不明显。

暗地里却一直波涛汹涌。

刘志对这次科举十分看重,全国上下忙碌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功亏一篑。

之前一切的困难都已经走过来了,开考第一天万事顺利,这也让许多人都放松了警惕。

可万万没没想到,最后一天还是出了问题,而且这问题还不小。

尹颂面沉如水,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回报皇帝,这事儿瞒不住,越快通知陛下越好。

若是事态失控,到时候谁也没法交代,都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很快太医院的医师,除了几个在宫中当班的,基本上全部涌过来支援了。

又紧急从附近征调了一些名医帮忙,经过会诊,发现这些人并没有中毒,只是食物有问题,吃坏了。

而且闹肚子的人,基本上都住在太学周围的十几个大客栈中,那些住得稍微远一点,或者是住在自己家中的人,都没有事情。

吃了药之后,大部分人都稳住了病情,刘志立刻下令,考试延时两个时辰,给他们一点恢复的时间。

实在是病势沉重,无法坚持的考生,皇帝承诺,将择日进行统一补考,不会让他们今年白跑一趟,愿望落空。

早在事态开始恶化的时候,龙麟卫就已经介入调查。

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执金吾将所有涉事的客栈都控制了起来,顺着食物的来源开始追索真相。

站在太学门口等着接送自家郎君的仆役们,最先发现了不对劲,紧接着周围的市民都知道出事了。

一队队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执金吾缇骑,闯进了客栈之中,并很快向附近的的菜市场冲去。

人们议论纷纷,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却知道情况很严重。

“快看胡屠夫被抓起来了,还有卖鸡鸭的张二哥,好像卖菜的捉了七八个呢。”

“是啊,太奇怪了,这附近卖菜的几乎全都抓起来了。”

……

考试仍然在继续,即使已经没有人再继续往茅厕跑,医师们也全都紧张的原地待命,不敢稍有松懈。

负责守卫的士卒们更是个个都打起精神,生怕再出点什么问题,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哪里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都很顺利,中午,刘志还特意下令,给那些病号们熬了一些比较稠的小米粥,养养胃。

这场考试一直延续到天黑以后,直到戌时过后,考生们才开始排队走出考场。

除了家在京师,或者有家人接走的之外,其余的人朝廷重新安排了住所,统一管理,还派了士卒保护他们的安全。

也因为这场意外,刘志下令,今年的考卷字迹工整程度,将不再算在分数之内。

这次阅卷,事先所有的阅卷官都进行了培训,今年的规则比去年要复杂的多了。

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上中下三品,而是实行了详细的打分制,满分为一百,总共四科,前三个基础学科总共五十分。

最后的策论也占了五十分,基础学科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阅卷十分的轻松,只要对照着上面发下来的答案打分就可以了。

轻松明白,也不存在任何错漏之处。

难的是后面的策论,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到底哪种看法和做法才是最优秀的呢?

这根本难以说清楚,而且有些不同的说法,很难分个高下出来。

所以只能像去年一样进行交叉阅卷,一般的文章都有两位不同风格的老师阅卷。

遇到有争议的,将再加上一名阅卷老师,然后取三人的平均值,这便是策论最后的分数。

当然抽查制度依然存在,有三位副主考,按照一定的比例,无规律随机抽查复阅。

遇到有重大错误的,将会追究其责任,严重者不但要丢官,而且还会坐牢。

关于补考,刘志也很快就决定下来,为了不耽误八月十五放榜,日期就定在八月十一。

来参加补考的人并不多,因为害怕后续补考的题目会更难,所以大部分人都带病坚持考试了。

三千多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摸约有一千一二,不过其中有部分人本身症状就很轻,跑个一两趟厕所就已经没问题了。

还有一部分人,吃了药之后,也很快得到了恢复,所以最终因为病情太重,无法参加考试的人,总共只有五六十个。

集中在太学同一个考场内进行补考,为了以示公平,题目的难度与正式考试时不相上下。

至于正巧偏颇其中一类问题,那就只能属于运气的范畴了。

对于考试来说,除了扎实的基础和敏锐的头脑,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

譬如说你辛辛苦苦学了几年,等到考试的时候打开卷子一看,就那么巧,偏偏都是你知识的盲点。

同样,也有人突然发现,这些题目他恰好都熟悉,简直就是运气好过了头。

为了尽快阅卷,将太学和几大官学,以及育才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调了过来帮忙。

终于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全部完成,卷子并没有拆封,连夜送进皇宫,由陛下亲自主持翰林院学士,除掉蜡封,统计名次。

九十五分以上为甲等,八十分至九十五分为乙等,六十五分以上为丙等,以下为等外,属于落选之人。

中德殿中,整夜都灯火通明,天明之前,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张让托着三张金色的绢榜,立刻送到书房,让刘志检验。

即使出了意外,甲等的人数依然还不错,共有六十四人,乙等五百七十三人,丙等九百八十一人。

录取人数共计一千六百一十八人,刚刚过半,其余的都落榜了。

这一千六百多新鲜的血液,注入大汉朝廷,能够有效的缓解人才空缺。

就在许多人怅然若失之时,陛下突然下了一道诏书,凡是已经落榜,但自认为诗才过人者。

可参加八月十五下午的特别考试,分别以看图作诗,按题作诗,以及即兴赋诗一首的方式参加。

从中挑选出三十名成绩优异者,可特别补录为进士,另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家庭,可推荐一名落选的直系亲属考生。

由陛下赐同进士出身,名额为十名。

这相当于对各世家大族的一种补偿,与之前的举孝廉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名额要少得多,也算是平息他们的怒火,让他们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赐同进士出身,这在后世是比较通行的做法,毕竟是封建社会,你把士大夫阶层逼得太紧了,也没什么好处。

过犹不及的道理,刘志还是懂的。

尤其是这次食物中毒事件之后,他更是深刻的领悟到,部分世家对于科举制度的怨怼之情,比他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无论是过渡也好,安抚也罢,他都不能做的太绝对。

本身他改革科举制度,除了为朝廷招揽人才之外,另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

现在的这些妥协之举,也同样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所以双方并不矛盾,并非改革成效的倒退。

何况法律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问题,光是闭门造车永远预料不到。

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渐渐发现问题所在,及时查漏补缺,这才是法律完善最完美的过程。

这两个补充方式一下,立刻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响应,之前皇帝放风出来,有可能会在科举中加入诗词考试。

也因此在整个大汉文坛,掀起了一股狂热的诗歌风潮,有的人天生诗才出众,却偏偏不会做文章,天赋如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结果努力了几年,突然发现考试时毫无用武之地,那份沮丧简直是无以言表。

甚至对朝廷都有了一些怨恨之情,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如今可以补充考试,一个个大为意外,转忧为喜,当天下午的诗会,竞争十分激烈。

落选的学子,谁不想再搏一把?

否则又要三年寒窗之后才能等到下一次机会,关键是如果不擅长做文章,三年后恐怕结果也不会有多少意外。

所以个个都卯足了劲,安心要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佳句,取得入榜资格。

也有些人本来没什么诗才,只是为了凑热闹或者是想碰碰运气,也一样跑来报名参加。

等报上来的名单一看,好家伙,足有七八百,看来不自觉的人很多呀。

原本打算在西园酒肆举行的诗会,临时改成了酒肆外的草坪中。

随便搞了一圈彩绸围起来,就算是考场了。

京师百姓闻风而动,纷纷跑来看热闹,考场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水泄不通。

酒肆里也被人挤满了,个个都站在栏杆和窗户前,伸长脖子看热闹。

报名的人太多,为了剔除那些来打混的,在门口出了个上联,凡是对上来的才能进考场。

上面很简单,是刘志听笔书写的,“松叶竹叶叶叶翠”。

说简单也不简单,这是个叠字联,随便对自然人人都会,但要对得妙,对的有意境却不容易。

所以这一关难倒了许多人,一堆的考生站在园门口抓耳挠腮,头皮都差点抠下来一层。

轻松过关的人也不在少数,一炷香之后,没能对上的人,便直接被关在了外面。

仅仅是第一关,就被刷下了大几百人,最后正式进入考试的只有一百八十多位。

考题为一幅山水画,一首题名为中秋的命题诗,然后即兴不限题材再做一首。

诗的形式,在刘志这几年的带动下,已经出现了五绝和七绝,五律和七律,当然乐府诗也不禁止。

时间为一个时辰,到期无法完成者,视为自动弃权。

而三首诗都完成了的人,依据完成的顺序现场阅卷,由京师十几位着名的诗人共同作考官。

打分很简单,直接分为上中下品,被认定为下品的诗,便被扔到了一边,弃之不顾。

被定为中品和上品的诗,都直接贴在相应的区域内,等所有的诗都完成以后,再重新排名次。

考场气氛十分热闹,有些人天生诗才敏捷,很快就一挥而就,把卷子交了上去。

当然也有人喜欢雕章琢字,慢慢打磨,所以场中呈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已经悠闲的坐到一边玩去了。

另一部分人还在那里挖空心思,苦苦求索。

实际上需要动脑筋的只有前两首,那首即兴诗,本身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完全可以不用临时思考,只需要把你平时自认为最得意的诗作,写出来就行。

不一会儿场中就贴满了诗作,许多人都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吟诵,指指点点的评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对于诗词,更是难评高下,你认为意境不错的,我说不定却嗤之以鼻。

所以才会采取公开阅卷,若是多数人都认为好的,那自然就没有问题。

反之亦然。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龙血战神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