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到重新扎稳了马步,摩挲调整了手中长枪。如果之前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锋利,那么现在,在纪灵面前,陈到表现更多的则是一种沉稳和凝练。

“来了!”三尖两刃刀连点,纪灵似乎很有道义,提醒陈到一句。

陈到冷哼一声,很快以长枪点开。有后手!陈到的敏锐度似乎提高了一截。

果然,纪灵可不是什么好人,他名为提醒,实则暗藏了后手。他侧刃横拉,拉住了陈到的枪托,就是现在!

“给我死!”顺着枪托,纪灵一招力劈华山,这一招,倒是个刀式。

“来!”陈到变势很快,没有硬尝试拉回长枪,反而将枪尾一抛,长枪绕着刃尖转了一圈,回枪拿住,稳稳的接住了纪灵劈击。

这一招,又花又险,连纪灵都有些折服。这一下子,倒是把陈到的自信打出来了,接下来肯定有些麻烦。

的确,陈到的自信回来了,如同太史慈说的一样,陈到并不弱于纪灵,至少也是弱的有限。之前毫无还手之力,首先是因为纪灵是老茬子,有的是办法弄死这种菜鸟。二来就是陈到自己不自信,有时候打的急,又不敢耍花枪。

捏回先手,陈到枪势复回之前的急快,这一次,他已经掌握了三尖两刃的奥妙。只要避免和侧枝角力,点到即止,纪灵这杆五十斤的重兵,根本难以奈何他。

这边太史慈夺门和陈到鏖战不表,桥蕤和陈纪已经全面掌握城内和部众的指挥权,开始逐一分剿城内黑衣之人。前文说了,黑衣人因为需要轻便作战,所持兵刃与器械根本不适宜正面相争,所以桥蕤和陈纪很快就把黑衣人逐一压缩剿灭。

“现在城内情况如何?”桥蕤有问。他的酒已经完全醒了,真是服了,之前打徐州南面诸县,他都在阎象的劝慰下保有克制,就特么难得放纵一次,还是正月十五呢,过节气呢,就出了这个屁事。

他的余光稍微瞥了一下陈纪,还是陈纪这一路爽,一路烧杀抢掠,比他肥多了。

“东南两门无虞,唯有城西尚有黑衣贼众数百,雷薄将军已经过去了。”阎象简单做了个汇报,他有些心有余悸,之前废井而出的贼人似乎看出来他是一条大鱼,紧盯着他杀,好在君子六艺,自己没有荒废太多,才逃出一条生路。

“西门,西门不是纪灵么,纪灵人呢?”

“纪将军遣人来报,贼首所图为北门,他已经领人去了北门,请桥陈二位将军援之。”身边的一名军士道。

“好纪灵,若不是纪将军,我军危矣。来人,且随我往北门去。”桥蕤有些后怕,但是听到黑衣贼众应该是翻不起浪花,纪灵又在北面拦住了人,才有些释然。

“慢,城北有人马几何。”阎象开口发问道。

“最少应该有三千人,来人络绎不绝,拥在城口,难以察清。”

“三千人,太史慈的败军至少也有万人之众。象斗胆,请陈纪将军领人自东门出,往北门外去。若敌有援,则截而破之,若敌无援,则合击城北之敌。”阎象笃定道。

“自无不可,桥将军,破敌之后,咱们在饮美酒,引为谈资,岂不是省却下酒佳肴。”陈纪自马上拱手道。虽然大家都是领兵将领,但是袁术帐下,刘详一马当先,张勋桥蕤二将次之,陈纪还是比较尊敬桥蕤的。

“哈哈哈,静候陈将军佳音。”桥蕤爽朗笑道。

陈纪自城中校场点齐五千人马,自城东出城,沿途绞杀不少黑衣贼众。出得城门,又小心往城北而去,随之散开五百游骑,沿着城东一直向城北侦查而去。

时值元宵,月亮又大又圆,连陈纪都感叹,今天的确是个夜战的好日子。无有多时,果然如阎象所言,在城北十五里处寻得一支部队,人数与陈纪部相当,火把旌旗,并无遮掩,打了薛姓旗号。

这支部队,不是旁人,正是薛礼和夏侯博。说来搞笑,薛礼和夏侯博应该在一刻钟乃至更早之前就该接近下邳援助太史慈了。但是薛礼仗着当年在彭城为相,与下邳相熟,硬是命令改道,说有一条小道,离下邳更近。

但是薛礼在彭城为相已经是三年前了,而且下邳是下邳国,彭城是彭城国,也不知是地形改换还是薛礼记忆出了偏差,反正就是差点迷路。无奈夏侯博虽是刘备旧将,但是薛礼的起点太高,当年就是一国之相,话语权颇重,所以夏侯博也拦他不得。

等到绕回正轨,好死不死被阎象捏准,被陈纪拦在了城北。

所幸薛礼虽然是盲目自信乃至于误军之时,但是也并非笨人,没有被陈纪所云下邳已然肃清,城北乱军皆为桥蕤所擒的半真半假的话唬住。不顾夏侯博的劝告,坚持与陈纪大半夜的在下邳城北处交兵,不然太史慈陈到等人俱要身死。

不过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表。

且在说回城北,太史慈已然肃清城北,久等不得薛礼夏侯博,正欲驰援在瓮城苦战的陈到。

而陈到这边已经身陷险境了,且看纪灵纪伏义(网上查的纪灵的字,不知道真假,随手用了哈),身上虽是数处枪伤,但是精气神丝毫不坠,越打越有精神头。

陈到虽是周身无恙,但是精气神已经开始紊乱,枪势也逐渐散乱,握枪的虎口已然是血肉模糊。坚持与纪灵斗了五十合,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全凭一口气吊着,只要这口气散了,只消一招,陈到就会横尸下邳。

“小将,又要来了!”纪灵看似提醒,一招直劈,待到陈到作势欲架之时,转了刀势,刀柄横送,结结实实的打在了陈到的大臂之上。

顶尖高手之间的博弈就是这样,只要你见惯了我的定式,以固定思维来防御我的招式,我只要变招,那你就是死。

纪灵和陈到两人虽然谈不上是顶尖武将,但俱已经摸到了顶尖武将的门槛了,可能像别的小说里说的,多搞几次生死之战,或者跌落山崖找到武功秘籍,就能突破自身极限,成为最顶流的一批人了。

似乎上天没有给陈到这个机会,刀柄结结实实的打在了陈到大臂上,陈到一口气立时消散,长枪脱手,身形萎靡,似乎已经过了临界点,马上一口气血不顺,立时就要晕了过去。

只不过陈到坚毅,仍是坚持不倒。纪灵冷哼一声,心中虽有少许敬佩,但是也仅限于此了,这点敬佩是肯定比不过到手功劳的。

“六十合了,如此年纪,能在某手下走六十合,也算是个人物。不过,今日就只能到此了。”纪灵已经听到了城后马匹的嘶鸣声,应该是桥蕤领人来了,那么就在主将面前笑纳这一份斩将之功吧。

三尖两刃刀高高扬起,对准了陈到的脖颈,奋力下劈。远在城上的太史慈迟迟赶来,只是他也来不及掂弓搭箭,眼见陈到失了兵刃,只能等死,心中虽是大急,却又无可奈何。

正在陈到已然能够感受到刀刃所带来的气浪利风,但是毫无办法,只能静静等死之际。一声嘶鸣先至,只见陈到身侧有一匹骏马,被其主人硬拉停顿,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柄长刀,不对,这柄长刀有姓名。

在传说中,天下第一铁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一把刀。快完工时,骤然之间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分析,那是青龙的血。

所以,就有了“青龙偃月刀”之名,更是有了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

杀没杀够1780个人,关羽是没数,不过今天,关羽是正好救了一个人。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魂回东汉从屯田开始梦回晚唐之横扫天下综武之大明帝国我在古代当土匪天下安康红楼:帝国柱石唐逗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逃生三国神探张天海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大唐杨国舅海棠依旧明末归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