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郑直一口气跑到了禄米仓旁自家胡同外,这才松了口气。世间竟然有如此彪悍的妇人,也不晓得杨儒士图个啥。走进胡同打定主意再也不去十王府,远远的身后传来了马蹄声。

不多时一辆马车超过了郑直,他立刻站住不再前进。刚刚马车经过郑直身旁,他听到车厢里传来了郑虤的声音。

果然不多时那辆马车停在了郑家门口。远远看见车夫对里边说了什么,不多时,郑虤和一位青年文士走出车厢。二人举止亲密,似乎是多年的好友一般。

那青年文士似男非男,似女非女。举止矫揉造作,皮肤白的吓人,远远看去,却有几分鬼魅之态。这大概就是最近京师中新出现的服妖吧?郑直皱皱眉头,郑虤怎么会和这种人接触。可他管不了郑虤,又不好到郑宽那里分说。自从郑直得了这个‘解元’,郑虤对他就再没了好脸色。

待郑虤送走那文士进了家门后,郑直又等了一会,这才敲门进院。只是不同于往日,郑虤还没有睡,看到郑直回来立刻迎了过来,显然是在等他“多少?”

“自然是多多益善。”郑虤一边说一边双手揉搓,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俺也不白借,给利息。行价月利三分,俺用不了那么久,给五虎按日息一厘如何?”

郑直脸抽抽,分、厘、毫,郑虤是把这月利算成了日息。大明律:“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可这是明面的,他虽然不放贷,却也明白现下行情五六分的大有人在“何必如此,二虎是俺兄,谈啥利息。”说着将下午申王府结的工食银二两,还有之前收到的零零碎碎礼金七十两都拿了出来放到书案上。

“那俺给五虎写个借据?”郑虤立刻走过来一边将十几锭大小不一的银块往他茄袋里塞一边说。

“不用,二虎还能短了俺的。”郑直无语。

“对对。”郑虤更加高兴“五虎放心,一旬之后,俺就还你。”

郑直点点头,郑虤愿意拿利息借钱,这自然是做买卖需要本金。可啥买卖只一旬就能赚至少一分的利呢?他不过是好奇,并不艳羡。说到底,郑直的观念中,金银钱钞不过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冷暖舒适的。涉世未深的他明白金钱可以救命,可以换衣食住行,却还没有明白金钱的魅力。

十月初九,真定会馆,郑直跟随郑宽、郑虤如约赴会。这次自然容不得郑直装低调,不但穿着云纹圆领,戴着大帽还用了马车。

虽然这已经让郑直觉得张扬,可郑虤却不以为然。甚至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要雇佣大轿的。好在郑宽压制住了越来越忘乎所以的郑虤,这才让他打消了念头。

马车进了会馆大院后停下,不等郑直几人起身,已经有人在外边询问“敢问可是郑解元的车驾?”

“正是。”这次郑虤并没有因为人家不提他而有任何不满,抢先回了一句就要下车。又是郑宽拉住对方,扭头对准备跟着郑虤下车的郑直说“五虎先去,俺和二虎说些事。”

郑直行礼后,走出车厢,就看到一个身穿素色锦袍的中年人恭敬的站在车旁,而几步之外还有数名家仆模样打扮的人守候。

“郑解元当心脚下。”中年人赶忙伸手要扶住郑直。

郑直急忙避开“王监生别来无恙。”此人名叫王增,乃是藁城境内最大的富户,以俊秀名义在北监捐了监。隆兴观地处真定县和藁城县交界的林济州上,王家逢年过节就会到观内求仙问卜,因此双方也算老相识。

“郑解元折煞小老儿了。”王增笑容满面“俺就晓得郑解元不是一般人。”

郑直这一阵已经听多了奉承的话,初听既心虚又兴奋,可听多了也就没了感觉,反而因为心虚对这种阿谀之词有些厌烦,扭头看向车厢。

藁城人自古不善货殖,可太宗扫北,人头滚滚。待定鼎天下后,河北尤其是真定一带十室九空,不得不从各地抽调人口填补。现而今藁城人往上数三代大部分不是山西来的移民,就是真神二卫军户。

王监生祖上是山西人,为人圆滑,精打细算。立刻察觉可能说错话了,赶忙将准备好的话咽下,跟着郑直等待。

片刻后,郑宽和郑虤从车厢里走了出来“重德兄,郑举人,有礼了。”作为藁城商界翘楚,王增自然认识郑宽,还很熟。至于郑虤虽然没有见过,却并不难认出。

“益仲兄。”郑宽和王增见礼。

“叔父,熊峰先生已经到了,不如俺们先去拜会?”郑虤看了眼不远处的马厩,很不得体的打断想要客套的二人。石珤字邦彦,因喜爱封龙山熊耳峰风景,所以别号熊峰,人称“熊峰先生”。

郑宽这次倒没有反对,毕竟他们不过是新科举人而已,竟然比石珤来的晚,这是相当失礼的。

“对对。”王增不以为意,赶紧说“俺就是应了熊峰先生的差,来迎三位的。”说完笑着引三人进了正院。

真定会馆占地并不算太大,毕竟只是一府之地,一没必要二来费钱。郑直已经看到了正堂内影影幢幢,显然来了不少人。可是他们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来到了旁边的东跨院。

王增说到底不过是捐监,甚至都没资格进院子,只是将郑家叔侄三人引到小院门口就找了借口离开。自有得到消息迎出来的人将三人引入。此人名叫孟鹏,是与郑家叔侄同榜的新科举人。

在这里,郑直三人终于见到了传闻已久的石珤及如今在都中的藁城士林领袖。其中有在吏部文选司任主事的石确;在户部任主事的刘焕。

“听闻郑解元自夺魁之后谢绝宴饮,而是替病重友人履行前约?”石珤在家中养病九年,深居简出,言语随和,并没有以前辈自居。待孟鹏为众人引荐后,直接向郑直求证传闻。

“晚辈初来京师,多得沈监生照顾。如今沈监生病重,晚辈自当尽些绵薄之力,实在不值一提。”郑直恭敬的回了一句。

“郑举人重情守信。”石确笑着说“到底是俺们藁城人。”

刘焕点点头“确实如此。”

郑直有些茫然,不晓得这几位什么意思,为何一再强调藁城二字。

“俺们前些时日已然向家中祖母禀明,这牌坊自然要建在家乡才能激励同宗,不忘初心。”郑虤插话。

郑直想了想,记起一旬之前郑宽问过他的举人牌坊建在哪。郑直当时想都没想就说和郑宽他们的建在一起。如今看来,这内里还有说道。

“郑氏一门三举,确实应当。”石确看出郑直对这事好像并不知情,却也不点破,反而坐实此事。

郑直对于这事也真没放在心上,想来无非涉及到真定县和藁城县的利益纠纷。郑家属于真定卫军官籍其实并不属于二县管辖,而是直属后军都督府。可真定卫指挥使司设在真定县城,而郑家却在藁城扎根,完全就是一笔糊涂账。

不过有了这个共识,接下来的气氛就是一片祥和。待下人进来通报,说酒宴已经备好,众人一同簇拥着石珤前往正院出席。

相比刚刚小院之内,正院不但显得热闹,而且鱼龙混杂。有在北监读书的,有在京从作吏的,还有在京从商的。

郑直被郑虤拉着与这个相见,与那个相认。一圈下来,脸都僵了,却谁都没有记住。反而是郑虤如鱼得水,看郑直告饶,立刻撇了他,凑到旁边和王增等人聊了起来。

郑直松了口气,苦笑着看了眼跟在郑虤身旁的小厮。这是郑家的军伴何鲤鱼的儿子,名叫廿子。因为年纪和郑虤相仿,就做了郑虤的书童。此刻对方手里提着一个堆满钱钞的竹筐,那就是两兄弟一圈下来的战果。这是规矩,但凡同乡高中,乡人之中有头有脸的人只要遇到就要随喜。当然郑家叔侄三人也不过是中了举,不需要太多,因此别看竹筐已满,算下来也不过几两银子。

如今都晓得郑直年纪轻轻却好饮酒,所以不时有人凑过来敬,郑直不好翻脸不认人,只能来者不拒。好在郑宽早有预料,提前买通了会馆下人,郑直的酒壶中掺了酒。对,今日什么场合,这可都是乡党。往日还可半真半假,今日则必须小心翼翼。

不过这沾着酒味的水喝多了也反胃,郑直索性借口如厕,躲了出来。他在观里待了这么多年,实在受不得吵闹。

“郑解元。”刚刚出了正厅,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因为光线问题,对方反而先认出了郑直行礼。

郑直仔细看了看,赶紧回礼“边监生。”

此人名叫边璋,是国子监监生。郑直识得此人是因为隆兴观所在的林济州与边璋家不远,边家人逢年过节也会入观上香。

“郑解元请。”边璋说着让开,显然误会郑直要去如厕,毕竟郑直作为今日最耀眼之人,实在没有理由出来。

“请。”郑直也不解释,却突然问“边监生是上京历事?”监生入监之后,除非参加秋闱,否则要做官就必须到京中各个府衙历事,然后按序拔历做官。

“是。”边璋回了一句。

“不晓得边监生如今住在哪,有空俺要多亲近亲近。”沈传确实水平高,可已经不能再为郑直提供帮助了。七元会的事让他感到了危机,说到底还是他肚里没货,因此郑直这段日子就在想找个学问好的带他温习功课。可盛名所累,究竟向谁学,郑直还没有想好。如今遇到了家学《春秋》的边璋,他感觉就很好。

在藁城境内唯一可以与石家相提并论的经学世家就是边家。他家自从太宗时出了一位举人后,近百年光是货真价实的贡监就出了三位,还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府贡。只是时运不济,再难寸进,因此刚刚并没有坐进东跨院。

“俺就借住在会馆内,倘若郑解元有啥事,俺去拜会就行。”边璋不明白郑直有什么事,却不妨碍他答应下来。

“如此也好。”郑直想了想“不如明日俺在家中静候边监生。”虽说长幼有序,可如今他已经做了举人,按照达者为先的道理,边璋来拜访也勉强说得通。郑直目前还不清楚边璋态度,倘若对方应下,到时候再请对方住到自家也不迟。

待曲终人散后,众人各自离去。郑虤这次没有跟着郑宽和郑直回去,而是说有事单独离开了。郑直和郑宽也没多想,毕竟郑虤最近时常如此。

第二天边璋如约而至,得知郑直自感所学不精,想要向他学习《春秋》有些手足无措。毕竟郑直可是本科解元,按理说对主经自然有独到的见解。

“边监生是晓得俺的。”郑直平静的说“俺本科不过侥幸,可得陇望蜀。俺还想在明年下场,到时候将会全国翘楚云集。”点到为止,边璋和他真的不过点头之交,就是刚刚说的,倘若传出去,对郑直的名声都没有好处。

“俺怎么学,郑解元就怎么学吗?”边璋沉默良久开口问。

“自然。”郑直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俺师傅最常说的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是不按边监生的法子,学出来,大约是不伦不类的。”说着恭敬一拜。

“郑解元误会了。”边璋躲开“俺说了,是俺把家中大人的法子说给你,若是哪里不清楚,郑解元可以问俺。”

郑直一愣,想了想,苦笑道“多谢师兄。”想来是因为他如今的身份再拜边璋为师,只会让彼此尴尬,传出去也不美“如此不如师兄就搬到俺这,也好指点小弟。”

边璋点点头“如此也好。”他不是个扭捏之人,答应了也就没有拒绝郑直的‘好意’。

郑直大喜,立刻让人去真定会馆取边璋的行李。

这种好心情直到傍晚郑虤回来才消失的无影无踪“亏了?”

“是亏了。”郑虤不耐烦的说“五虎放心,俺欠你的银子一定会还你。昨日那些随喜,俺那一份就给你了,其余的俺想办法。”

郑直无语,想来郑虤是忘了他昨日散席时就兜了半筐随喜,说是急用。不过郑直并不在乎这些“二虎倒是给俺说说到底咋回事,那些钱也不必放在心上。”

郑虤一听犹豫片刻,迟疑的问“五虎真的不要俺还钱?”

“那是自然。”郑直无奈“可以讲了吧?”

“俺认识了一个羽士,说是从龙虎山学了仙法,会种钱。”郑虤看郑直听的似懂非懂解释说“就是一个江西道士,他说会种钱得钱。俺试了一次,真的五两变成了二十五两。这不就想着种一次大的,和人凑了二百两银子,给人家种。”说到这郑虤懊恼道“也怪昨日那帮杀才拿酒灌俺,让俺失了本心。夜里竟然跑去毁了阵法,结果不但没有种出来银子,本钱也没了。”

郑直听的有些无语,暂且不论这事蹊跷之处,只问郑虤昨夜真喝多了?失了本心?估计是想着独吞这种出来的钱吧。不过这事他也许真能帮上忙。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龙血战神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