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四月初七傍晚时分,郑直一行在藁城四公渡下船,孙汉主仆,甄二郎夫妻则继续乘船北上。

孙汉虽然把徐琼玉一家子送到了郑直家,不过却是真定府城内,郑直新买的院子,跟他家就几步道。因此并不在这里下船,而是直接回真定。

原本郑直是打算安排甄二郎夫妻去廉台堡,以便他就近照顾的。奈何有了老郑直那腌臜事,郑直决心戒色。于是将夫妻二人安排去府城,孙汉自告奋勇,要负责给二人寻找落脚点。对此甄二郎感恩戴德,甄娘子逆来顺受,既不失望,也不欣喜。

因为天色已暗,众人又坐了许久的船,干脆借宿在南渡口附近的榻店。得知是郑家人,还是郑状元那个不争气的解元侄子,榻店东主立刻腾出了一处小院给众人使用。

“俺咋瞅着甄娘子像是要哭哩。”刘三低声嘀咕一句。

朱千户瞅了眼对方,刘三立刻闭嘴了“赶紧找马,回去给家里报信准备着,顺带着让总旗他们带人过来。”

刘三苦着个脸,应了一声,走了。郑直坐船反应不小,他也没好多少。哪怕从小在滹沱河里游泳,此刻也感觉脚下无力。可没法子,谁让他嘴贱。赶忙转身就跑,生怕脚步慢了,又被编排了别的活。

朱千户笑骂一句,安排贺五十守门,齐彦名,邢老大等人巡夜之后,来到了正屋向郑直汇报。

“就这么着吧。”郑直躺在竹榻上,百无聊赖的放下《水浒》。过了十多日,他的腿已经消肿了,可以下床慢慢的走一阵了。可是要想好,怎么也得养几个月。因此,眼下他除了看书,哪也去不了“等明日回了堡,你们几个分拨回家瞅瞅。对了,百户,总旗他们这段日子也尽心尽力。这么着,百户,总旗,老田,韶哥,勇哥,一人二百两,小旗,刘六,刘七,庞文宣一人一百两,其余的弟兄一人五两银子。”

朱千户应了一声,有奖有罚,才能够激励人心。这次他们跟着郑直也算做了些事,可留下来的人只是没有机会,而不是胆怯。当然,郑直一口气就撒出去小八千两银子,还是让朱千户替他心疼。

“得了,得了。”郑直反而洒脱“俺花了这么多银子,难不成,还换不来千户一个笑脸?”

朱千户无可奈何“俺们就是尽了本份。”

“打住。”郑直直接道“这跟你们尽不尽本份没关系。忘了?这是俺在墙外亲口允诺的。倘若今日俺不兑现,下次俺要是再让你们办事,谁去?”

朱千户想都不想就道“俺去……”

“出去。”郑直刚刚还觉得他的理由足够强大,能够让朱千户老老实实闭嘴,却不想这厮直接拆台。

朱千户憨憨一笑,退了出去。只是没等郑直琢磨清前几日老郑直那些颠三倒四的话,这厮又跑了进来“五郎,边监生来了。”

“哦?”郑直赶忙道“快请。”

朱千户出去后,不多时,就引着边璋走了进来。看到郑直双腿打板,边璋赶忙问“师弟这是何故?”

“被人打了。”郑直故作轻松“先撒石灰,然后拿棍子打。”

“何至于此。”边璋听的瘆人“你不是带着朱大郎他们吗?”

“不可说,不可说。”郑直含混回了一句,岔开话题“师兄咋在这?”

“俺有位表亲成亲,这不去吃了顿喜酒,刚刚回来。”边璋也是机灵的,立刻想到了关于郑直喜好的事上。

随着郑家老太君大办寿宴,藁城关于郑家人,尤其是郑宽、郑直叔侄的传闻渐渐多了起来。而在京师特立独行的郑直,自然更加引人注目。当然大部分都是丢人的事,比如讲七元会,比如风流成瘾,比如大言不惭,比如自甘下流等等的。

边璋对此大部分是嗤之以鼻,唯有这风流成瘾,捉摸不定。毕竟郑直少年成名,他在的时候没有发生,并不代表,离开后就没有发生。况且,从郑家传出来的,郑直上次回来,带了两车女人,一车自用,一车送给了好友孙汉。前一阵,孙汉又把那一车女人给退了回去。如此伤风败俗,惊世骇俗,边璋也拿捏不定了。

“对了。”郑直道“师兄可晓得隆兴观那边具体情况吗?俺刚刚回来,离家小五个月,好多事还不晓得咋样。”

“开春就动工了。”边璋晓得的也不多,毕竟没有亲身参与,不过大概情况还是清楚的“开始讲只是重修一处三官殿;可清明过后,就传出真武殿和元君殿也要重修;前几日令叔传来消息,升了春坊右中允,可能还要修文昌殿。朱四郎带着人在那边监工,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俺叔升迁了?”郑直一听很高兴。

“讲是《大明会典》修成,主上钦点。”边璋向京师方向拱手。

“哦。”郑直如法炮制,同样朝着京师方向拱手,以示尊敬。他突然感觉谢阁老人不错,这《大明会典》早就开始修了,原本没有郑宽啥事,是人家在去年拉着郑宽去校书的,此等恩情可不能忘“皇恩浩荡啊。”

“还有就是令兄郑希贤郑秀才过几日就成亲了。”边璋等郑直唱念做打来了一遍后,又道“定的是朱指挥家的大小姐,另一位郑朝望郑秀才定了神武右卫崔指挥家的小姐。”

“希贤?朝望?”郑直不确定的瞅着边璋。

“二位秀才的字,就是师弟家的八郎和九郎。”边璋解释一句。

“原来如此。”郑直恍然大悟“在下也取了一个字,名‘行俭’。”

“行俭?”边璋想了想“精行俭德?”

“始终学识渊博。”郑直赶紧道“正是陆羽《茶经》中的精行俭德。”

“好字。”边璋赞了一句\"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吃过晚饭,郑直又继续和边璋聊到深夜,总算对整个真定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整体来讲,真定果然大有可为。于是临睡觉前,郑直邀请边璋帮他另起炉灶。

东门号已经被长房,二房盯上,郑直原本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听了边璋讲的那些,他隐隐感觉,之前想的简单了。这才决定防患于未然,之前郑直是不在意这些旁枝末节,可如今他要准备盘踞家乡,就不得不小心了。

边璋并没有立刻答应或者拒绝,而是提出考虑几日。郑直自然不会不满,也不会催促,满口答应下来。

第二日一大早,刘三带着朱总旗、刘六、刘七还有十多个护院赶了过来。

“只好如此了。”郑直有些无可奈何。因为郑健成亲在即,所以祖母还是在上月跟着大伯,三伯去府城了。如今廉台堡是六婶当家,十嫂快生了,也没有跟去。至于那两个只长肉不长脑子的,自然还老老实实的住在老太君的院子里。

不能想,不能想,一想就头疼,一想就破戒了。

车队依旧是清晨启程,傍晚时分,才不紧不慢的赶到了廉台堡。自然不会有人放鞭炮,可是郑直晓得,有人等在里边。

“来了吗?”孙二娘一边对着铜镜不停的调整主腰高低,以便将达达最喜欢的地方凸显出来,一边再次追问一旁的书香。

“总旗他们早晨走的,按照奴婢打听的,也就这一会了。”一旁正给李茉莉调整罗衫的书南回了一句。

“这个没良心的。”孙二娘言不由衷的抱怨一句“一走小半年,我还以为不要咱们了。”

“也不晓得是谁,每日吃得香睡得饱,大字不识一筐……”书香无语,忍不住揭孙二娘的短。

“得了,得了。”孙二娘赶紧从夹袋里抓了一把银豆子塞进书香怀里“求求你了,小姑奶奶,嘴下留德。也不晓得咱俩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一点脸面也不给我留。赶后年长成了,赶紧嫁出去,省得我闹心。”

惹来几人一阵哄笑。

“都在呢?”正在此时,院子里传来动静,书香赶紧迎了出去,片刻后,让进来了王嬷嬷。

“嬷嬷快坐。”孙二娘笑脸如花,起身相迎。

“不了。”王嬷嬷嘴上婉拒,却终究坐了下来“六太太讲,老太君去府城前吩咐,十七哥回来时,就是二位小娘回五房的时候。原本昨个就该来禀报的,只是事情多,就拖到了现在,二位小娘切莫着恼啊。”

“不会,不会。”孙二娘赶紧道“嬷嬷每日为了这一院子里的人忙前忙后,我们不急的。”心里却恨不得咬死对方,这填不尽的无底洞,谁晓得是不是故意的。

“就是故意的。”沈氏扶着许锦小心翼翼的坐到了竹榻上“五虎这个不省心的,有银子没地花,拿来给我啊。他可倒好,走了也不消停,外边的人隔三差五的往院里送银子。如今那两个没来路的开口,在这院里,竟然比你我都管用。”

“我看你是没抓住银子,心里不舒服。”许锦揶揄一句。

“我又不是没见过银子。”沈氏坐了下来“不过千算万算,不如老天爷会算。这好事都让你们家老五占了去。我家那个傻状元给人家校书累的家都顾不上,才得了一个詹事府的兼差。五虎倒好,转了一圈,又发了。”

刘三回来后自然不敢乱讲,奈何他向管家禀告时,无意中带出一句“多派人手,否则船里的好东西运不回来。”

管家也是人精,立刻就懂了好多。

“啥我们家的老五。”许锦白了一眼沈氏“会不会说话?”

“好好好。”沈氏也不生气“那就不说你们家的老五,讲讲你们家的二虎可以吧!这都快生了,他兄弟都回来了,怎么人到现在都没动静?”

许锦哪里看不出沈氏挖的坑,气的拧了对方一下“再胡吣小心我收拾你。”

“又不是没收拾过。”沈氏反而得意“行了,人不回来,给孩子想好名字没有?”

“那是他(她)爹的事。”许锦故作矜持的回了一句。

沈氏正要开口,外边传来了鞭炮声,她赶紧扶住‘被吓了一跳’的许锦“慢点,看你,以前的胆子哪去了?”

许锦没吭声,外间的鹿鸣走了进来“太太,十娘子,十七哥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吧。”沈氏哭笑不得“又不是你家十哥。快点来扶着十嫂。”

鹿鸣心虚的应了一声,凑过来扶住了许锦,眼瞅着自家的娘子心思已经飞了,赶忙提醒“想来十七哥回来,一定先去拜见太太。”

沈氏白了一眼鹿鸣“休想赶我走,我哪都不去,他要来……”

“六太太,十娘子。”这时许锦的奶娘走进来行礼“十七哥回来了,得知六太太和十娘子在,特意赶过来问安。”

“算他有良心。”沈氏矜持的起身,却又按下了想要跟着站起来的许锦“你身子重,不要动了,我去瞅瞅。”

许锦无可奈何,坐了下来。鹿鸣赶忙低声道“不差这一会,就一堵墙。”

许锦作为五房第一个有孕的,自然被老太君格外重视。好在没几日郑直就去了山西,因此跟着沈氏住在一起的许锦就搬去了五房旁边二房的院子。为了避嫌,之前两个院子被打通的拱门又重新砌了墙。

“这次在安阳逗留了一段时候,侄子瞅着潞绸不错,就买了一些,已经送去公库入账。还有六叔让俺给婶子采买了一套头面,五领皮裘,俺让人送去婶子的院里了。”郑直目不斜视的躬身,简单报了一遍账。

“你六叔倒是神机妙算。”沈氏揶揄一句“算准了你从井陉去,从白径回。”

郑直尴尬的不吭声了。

“你的腿伤严重吗?”沈氏也感觉刚刚太过,可是让她道歉也不可能,故意转移话题。

“没事,侄子养了将近半月,已经可以来回走走。”郑直顺坡下驴“有啥事婶子尽管吩咐。”

“还是好好养养吧。”沈氏道“伤筋动骨咋也要养个百日。养好了,赶紧把隆兴观的工程接过去。整日间一堆的管事找我报账,烦得很。”

“六婶主持大局,上下……”他正要信口开河,却突然记起刚刚被怼的哑口无言“总之侄子回来就是听六婶令的。”

沈氏哑然失笑“你们郑家可算出了一个嘴巧的。行了,五虎我自然是信得过的。这工程我是真的管不过来了,你就接回去好了。也不用等百日,那些管事腿脚好的很,明日就可。”

郑直见此,也不再推辞,应了一声“若是六婶没有啥吩咐,俺就回去了。请六婶代俺向十嫂问好。”

“去吧。”沈氏想到郑直屋里那两个银豆子,颇为幸灾乐祸“记着,伤筋动骨一百日,多养养。”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镇国北凉王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洛天心龙血战神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绝世极品兵王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