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诏忠勇伯周大虎,军功收复故地,威赫漠南蒙古四部归顺,与大明有大功,特进封其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三等忠勇侯、特进柱国。赐铁卷,世袭罔替。”
这一圣旨下达,除了一条,皆不意外。
那一条就是,霍维华恢复官籍,被任命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襄理军务。
一个被定为阉党钦犯的人,华丽转身又重新回到了大明官场和朝堂。
此任命一出,定会在天下引起物议纷纷、
那些一起被定为钦定逆犯的官员,一定会四处活动,要求翻案,恢复官籍。
这话不好说啊。
但是不说到时候朝政纷扰,他们这些大臣就是失职。
温体仁是首辅,只好出头说道“皇上,霍维华这两年为周提督参谋军务,立有大功,但是其身份敏感,乃是皇上所定的钦案人员名单之人之一,位列四等交结近侍次等,谄附拥戴之名,开籍为民。霍维华如今恢复官籍,致被处者定会屡思翻案,持局者日费提防,纠缠不已。天下物议必定汹汹,有扰朝政,还请圣上三思。”
其余三人也是一起说道“还请皇上三思。”
崇祯皇帝眉头一皱,摆手说道“时过境迁,朝廷形势已经大不一样,那时对的决定,现在的形势下,就不一定对了。朝廷内部的问题,需要理顺,而全力对付流贼和建虏,朕已经决定,会在一个时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朕心已决,到时自有分明。”
温体仁等几人相互望了望,只好说道“臣等遵旨。”
随即,军机行走方一藻,开始以皇帝的意思,拟写下达的圣旨。
确认无误后,呈给了崇祯皇帝御览,其后用玉玺盖印。
“再加一句,催促周爱卿处理完相关战事和事情后尽速回京,不得逗留。”崇祯皇帝说道。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大家仿佛身上卸下千金重担,终于轻松了一点。
而圣旨直接加盖玉玺大印,立即派锦衣卫校尉出京传旨。
……
辽西山海关。
孙承宗终于腾出时间,可以出山海关到宁远锦州前线一带,察看防务和兵马备战情况。
辽西走廊山海关到锦州,全长四百里。
在这狭长的走廊上,他拮据四年建筑大小军堡城池四十七。
可惜的是,大凌河被无端丢弃,后于崇祯四年复修,以至于大败,伤了辽西根本。
带着胡铁柱等三千余人兵马,孙承宗第一站来出山海关东门震东门,沿途经过威远堡、八里铺堡等,行军三十里,到了山海关第一个前哨军事据点“前屯卫中前所城”。
得知老督师孙阁老的到来,中前所城兵将大开城门,出城数里相迎。
前屯卫守将也带着兵马,赶来拜见督师孙承宗。
“末将前屯守将中权左营副将杨伦,拜见督师大人。”
“末将城守营参将窦承烈,拜见督师大人。”
“末将右翼中营参将刘正杰,拜见督师大人。末将也是中前所的守将。”
看着这些年轻一辈,自己不熟悉的一批将领,心中感叹良多。
孙承宗道“现在局势紧张,建虏必会报复,大家警惕性要时刻绷着,好好练兵备战。”
“我等谨遵督师军令。”
孙承宗点点头。
他看过前辽东巡抚方一藻,给朝廷崇祯十年辽西兵马人数将领的题本。
对辽西兵马大概的情况有一些了解。
只是情况不是很乐观。
人马编制不全,将多兵少。
与兵部的要求相差不少。
以往辽西大力建设的骑兵,也是数量、质量大为下降。八七七中文网
来到中前所城中,大家都坐定后,孙承宗开始询问起兵马粮草等一些问题。
“为什么兵马不能人数满编?是人的问题?还是钱粮的问题?实话实说,不要隐瞒和搪塞。本督到这里来,不是问罪来的,而是解决问题过来的。”
孙承宗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笔记,抬头望向中权左营副将杨伦,接着说道“就如你杨伦,身为副将,担当一方,现在地处前线,却是统兵只有1077人,按照兵部的议定,副将有三千余人员额,现在却只有三分之一,兵力严重不足,如何能御建虏强敌?”
杨伦脸上一红,有些羞愧。
便解释道“有人的问题也有钱粮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孙承宗立即提起了精神,说道“给老夫好好说说。”
“是,老大人。”杨伦下定了决心,略一沉思便说道“这里辽民青壮难招,多数人在为将领的庄田打理劳作,所得不少,还不用上战场生死拼杀,只要有把力气,就能养家糊口,就不愿在刀尖上讨生活了。同时将领富户也不放人。明面上人不少,但就是招不上人。”
说到这里,孙承宗插话问道“这里多为辽人,大家都身负国仇家恨,就不想恢复辽东重回家园了?”
杨伦犹豫了一下,实话说道“想,怎么不想,但是,大家都已经心中不抱任何希望了,现在所想的,就是能守住这辽西地方,就已经满足了。但就是守住这辽西,大家亦是不敢多想。”
听了这话,孙承宗沉默半天不语,他没有想到,辽西军民已经丧失信心这么严重。
没有了军心士气,如何能恢复辽东?
“你继续讲。”孙承宗对杨伦说道。
“督师老大人,辽西兵源不足,人员难招,这是其一。其二,钱粮亦不足、虽然没有欠饷之事发生,却是养兵仍然不够。辽西物价高于关内,月粮能够养家,却不能生活很好。而军中养家丁所需钱粮,由逃亡将士的额饷而支,我等军中为了供养家丁人数多一些,军中缺额补足都不积极,这样有利于我等将领等人精养家丁。”
杨伦,前屯卫副将,当地世代军户。原籍是直隶淮安府邳州(今江苏省邳州市)。其第一代始祖杨得春青年从军,因作战英勇,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升迁为前屯卫指挥,戍守辽东,并入籍辽东前屯卫。直至明朝末年这200余年里,辽东前屯卫杨氏均为军户,世代相袭在军中服役。
先后出现了6位总兵官、副总兵官。其中,杨镇曾任蓟、辽两镇总兵官,其孙杨照则两次担任过辽东总兵官,杨照的侄子杨绍勋曾为保定、居庸昌平及辽东三镇总兵官。
历史上,于崇祯十三年五月,明清双方在松山激战。战斗中,前屯卫副总兵杨伦战死。
听着杨伦的真实相告。
孙承宗叹了一声,这就是辽东的现实。
随着岁月的逝去,一腔热血之勇,终将被没有希望的复辽,消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