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几乎就在九门先后鸣炮升旗的同时,一道灰色的烟柱从崇文门的方向升起。就像是有人在不停的添柴泼油一样,没一会儿就变的黑烟滚滚,再被风那么一吹,很快便遮蔽了南方的天空,如同蒙上了一层黑纱。

一个守门的下人惊乍着叫道:“起火了!好像是崇文门外头!”

此时街上的行人也指着东面大声惊叫道:“快看!东边也起火了!”王府门口的众人闻声一看,可不,齐化门外也升起了一道浓烟。

如果说城外的冲天大火只是让人感到讶然,可随后从南边传来的激烈枪声则干脆把王府门前的众人都惊呆了。这可是京师啊,天下中枢所在!究竟是出什么事了?难道天杀的北海贼又打天津了?

时间退回到半个小时前。

位于琼岛的白塔山炮台下,信炮总管阿穆尔塔正在屋内悠哉悠哉的喝茶,几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他一天的好心情瞬间全无。来者是五名身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他们个个膀大腰粗,佩着腰刀,眼神凌厉。还不等通报,为首者便粗着嗓门喝道:“阿穆尔塔何在?出来接旨!”

公事房内的阿穆尔塔一口热茶没含住,直接喷了出去。要知道他这个地方轻易没人来传旨,来了准没小事。他顾不得擦拭胸前的茶水,着急忙慌的跑到屋外,跪伏在地道:“奴才阿穆尔塔接旨!”

“上谕,北海贼大举进犯京师,前锋数千兵马正围攻密云县城。着白塔山炮台开炮示警,九门戒严!”

为首的那名侍卫念完,先将手中的上谕递了过去,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一面金牌道:“这是金牌,请大人勘验。”

阿穆尔塔先是双手高举接过上谕,随后又接过金牌,只见正面从上到下刻着“奉旨放炮”四个大字。他定了定神,随即拱手道:“还请各位稍待,章程所在,本官须先行核验方可开炮。”

为首的侍卫点头道:“大人可将值勤炮官叫来一同勘验,以免延误。”

“理当如此!”

阿穆尔塔急忙起身,让手下去炮台叫人,随后便回到公事房内等待,几名侍卫也跟着进来了。过不多时,值班的参领气喘吁吁的跑了来,进屋后刚要行礼,便听之前传旨的侍卫道:“军情紧急!虚礼就免了!”

参领马屁没拍成,只得讪讪的站在下首。阿穆尔塔见人来了,便从腰间取下用红绳系着的黄铜钥匙,颤颤巍巍的打开了桌上一个黄杨木匣,从中取出一本册子,快速翻了几页,然后便开始和手中的信物进行核对。

他首先核对了圣旨,用纸、文字、以及“皇帝之宝”的图章均无问题;可等他核对金牌时,却不由神色一怔,眉宇间泛起了一丝疑惑。他沉默了片刻,抬头冲传旨侍卫一拱手道:“阁下面生的紧,敢问尊姓大名?”

“某叫乌什巴,现为御前二等侍卫。你问这作甚?核验完了没?可以下令开炮了,我等还要回去交差。”

“这炮本官不能开!”

“你敢抗旨?!”

“本官身为皇上任命的信炮总管,何来抗旨一说?实是这面金......”

阿穆尔塔话还没说完,乌什巴突然抢身上前,抬手便是一拳打在了对方的脸上。阿穆尔塔虽说是武职,但早已多年不习弓马布库,猝不及防下,被打歪倒在地,眼前直冒金星,天旋地转,连头上的官帽都掉了。

乌什巴从腰间抽出佩刀,指着地上的阿穆尔塔怒喝道:“拖延不办,是何居心?!分明是你这厮勾结北海贼!来前皇上有旨,抗旨不遵者,就地斩杀!”

话音刚落,就见他一把揪住对方的辫子,迫使其将头扬起,随即便将雪亮的刀锋在脖颈动脉处用力一割。只见阿穆尔塔颈中的鲜血如同利箭一般笔直激射而出,直飞溅到几米外的墙上;而他本人则是闷哼一声,在地上滚了几下双腿抽动,浑身剧烈地颤抖,仅过了片刻,脚一蹬,便再也不动了。

乌什巴面带凶恶,转身用带着血的雁翎刀指着目瞪口呆的参领,说道:“你也敢抗旨吗?!”

已经被吓傻了的参领双腿一软,跪伏在地,上下牙打着颤说道:“下,下官,下官不敢。”

“金牌圣旨在此,马上放炮!耽误了大事,尔等也是这般下场!”

“下官这,这就去,就去。”

乌什巴点头道:“算你晓事,头前带路!敢有异心,仔细着脑袋!”

参领一边走,一边不住的回头应道:“不会不会,下官是汉军镶白旗的,先祖在关外就从了龙,跟着太宗爷东征西讨,又跟着世祖爷进的关。”

乌什巴冷笑道:“那北海贼里满人叛逆还少了?!关外那帮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参领忙道:“下官不一样,一家老小都在京城。下官敢对天发誓,忠于朝廷,忠于皇上!”

几人顺着台阶向上爬,很快便来到了北海白塔下。乌什巴和几名手下从没来过此地,只见在塔下北、东、西三面各有一座用花岗岩堆砌半尺多高的炮台,朝南的一面则有两座;上面架着五门黑漆漆的直筒铁炮,长不超过一尺八寸,炮身没有镌刻花纹,只在炮身中部和尾部用粗大的铁箍扎住。在炮台的四个方向和靠近中间的位置上,还立着五根光秃秃的旗杆。

这就是着名的白塔山信炮台了!

话说满清刚入关占领北京城之时,由于深知自己根基不稳,于是为确保京畿之安全,恐一旦有警,无信以集众,便仿照盛京鸣鼓聚众的制度,在煤山上设置了用于军事报警的信炮,以便驻京八旗可以迅速聚集御敌。

之后到了顺治十年,经兵部尚书噶达浑奏请,郑亲王济尔哈朗附议,迁炮台至北海琼岛白塔山山顶,同时在内城九门分别设置五门信炮和五根旗杆,一旦有事,白天悬黄龙旗,夜晚悬灯。

白塔山信炮台守军以八旗汉军左右两翼组成,按照每天两班的要求,设参领级信炮官2人、领催2人、骁骑16人守卫看管。至于内城九门上的信炮则由步军统领衙门派人值守。

到了雍正初年,为了确保皇位,防范八旗内部发动政变的危险,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将鸣炮预警的制度诉诸成文,使之成为法令;同时为了保密,所有内容均用满语书写。这也算是中国古典时代最完备的城市预警和市民动员制度。

虽说满清前期京畿地区基本没有发生过战事,信炮也鲜有机会发挥作用,但康雍乾三代对信炮的管理非常重视。比如在乾隆八年的时候,有宫中太监对外传闲话,说有人取用信炮台的东西,结果事发第二天,乾隆便以泄露八旗军事机密为由,将两名太监严加治罪。

然而无论多完善的预警制度,都是建立在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上。八旗的战斗力是来自于“旗人”这个兵民合一的群体;一旦这个群体走向腐化堕落,信炮制度就只能变成光听响的大炮仗。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长兴岛海战后,北海军兵临大沽口,使得清廷上下无不恐慌,都以为赵新是要打京师了。乾隆便下令鸣放白塔山信炮,准备来个八旗总动员,可结果差点把他给气死。

当时白塔山五门炮都响了,黄龙旗也升了,九门炮台居然毫无反应。城门下依旧是人车如潮,茶馆里的旗人大爷们该喝茶喝茶,该听戏的听戏。至于那些在家的王公贝勒们在炮响后都被吓了一跳,接着就派人去顺天府要说法,务必要抓住那个吃饱了撑的家伙......

好在赵新当时无意攻打京城,甚至连天津城都没兴趣。等北海军带着签字盖章的协议和第一批流民离开了大沽口,从病榻上爬起来的乾隆越想越气,于是就发了道上谕,将各旗都统、副都统和王大臣们召进宫中,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所有人罚俸一年。之后他又派和珅、宗人府、以及还是定郡王的绵恩等人联合组团,视察了白塔山和城门上的各处炮台,甚至还破天荒的进行了演放。

在和珅和马八十三商量的出逃方案里,两人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信炮的主意。要知道和府上下加上心腹爪牙,不算普通下人奴婢的话,怎么也得二三百人。这么多人想同时离开京城还不被人察觉,简直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时间差,就算发现不对,人也早跑了,追都追不上。

而咱们的和大人身为首席军机大臣兼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九门提督,太清楚白塔山炮台的运行程序了。

于是他趁着乾隆中风,先是控制了宫禁和消息进出,又拿到了玉玺,就可以通过伪造的上谕,再让自己的爪牙拿着提前仿造的那面“奉旨放炮”的金牌,前往白塔山传谕开炮示警。

紧接着,他矫诏让怡亲王和定亲王进园子,扣押二人,拿到了九门提督的兵符,城内步军统领衙门便只能听他一个人的。如今京师的傻子都知道,和中堂背靠皇上,权势滔天,谁嫌自己命长敢不听他的命令?!

那参领从乌什巴手中接过之前的上谕和金牌,双手高高举起,对跪在自己面前的八名守军大声喝令道:“皇上有旨,北海贼兵犯京畿,立即鸣炮示警!”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同一时刻,在崇文门外火神庙东侧的一间买绢花的铺子的后院里,七八个用布巾蒙着脸、包着头、一身短打装束的男子,正在将被他们杀死的店主夫妻抬进厢房;这里堆满了用来做绢花的通草和绫绢。随后这些人又将提前准备在皮口袋里的桐油、火药等物分别泼洒在各处屋内,等准备的差不多了,这些人又聚集在院中,从后腰取出北海镇制造的左轮手枪,开始装填。

为首的蒙面壮汉压的嗓门,对手下众人道:“一会都小心着点!别打到自己人!”

“放心吧,麻老大。这枪咱们兄弟又不是没开过。”

“要我说,难怪朝廷打不过北海贼。瞧瞧人家这连子快枪,比什么鸟枪二人抬可猛多了!就是铳子少了点。”

“呆会儿这火势一起,火神庙边上起大火,嘿嘿~~”

被称作麻老大的蒙面汉子低声骂道:“都他妈别废话了!我再说一遍,等会开完枪,从广渠门出城!张家湾那边船不等人,到点儿就走!”

此时一个细嗓门的家伙或许是因为紧张,问道:“麻老大,云南离京城有多远?”

麻老大想了想道:“三千里怕是止不住。”

细嗓门一撇嘴--他蒙着脸也没人看的见,说道:“他奶奶的!这事干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麻老大也不理他,一边催促手下赶紧给左轮枪装好子弹和底火,一边侧耳听着外面动静。下午时分的花市大街上行人如织,各家卖绢花、纸花的店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突然,这几人就听从北面远处传来“嗵”的一声炮响,过不多时,又是一声。麻老大眼睛立刻瞪的溜圆,仔细数着炮声,当第五声炮响起,他立刻下令:“动手!”

当各处房间被点燃,几个蒙面徒迅速来到紧闭的院门口,他们此刻已经将脸上和头上的布巾摘掉,然后打开门,一脸若无其事的鱼贯而出,转眼就混迹到了慌乱的人流中。

很快,一个凄厉的声音便在街上响起:“不好啦!北海贼进城了!李三一家都被杀了!大伙快往内城跑啊!”

紧接着,就听“砰砰砰”三声炸响,随后又有更多的枪声在花市街上响起,人群立时大乱,成百上千人争先恐后的向着崇文门的方向跑去,孩童的哭声、女人的喊叫声乱成一片,地上到处都是掉落的物品。

此刻谁都没发现,那间绢花铺的后院燃起了熊熊大火,火舌和浓烟顺着屋檐向上翻卷。只听“轰”的一声爆响,随着一个火球升腾而起,无数被点燃的绫绢碎屑和通草被灼热的气浪吹上空中,随即便落到了左右两户人家的院子里,大火迅速想着上二条胡同的左右两侧蔓延。

然而当逃跑的人群来到崇文门瓮城下的时候,愕然发现厚重的城门正在缓缓关闭。于是他们拼命的向前跑,试图抢在别人前面钻进那道缝隙,城门前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然而他们越是这样,正在关城门的守军就越是惊恐。

“退回去!退回去!妈的!”

“快来几个人帮着关门!再不过来,城门就要被人撞开了!”

“总爷!行行好吧,城外北海贼来了,让咱们进去避一避吧!”

“混账!都给我退回去!”

“长顺,你小子让我进去,我是你二大爷!”

“嗐!二大爷,您怎么也在啊?赶紧进来!”

“齐总爷,我是刘三啊,咱俩头几天还一块儿听戏呢!求求您行行好,让我过去吧!”

“滚球!老子谁也不认识!”

崇文城门上的守门官扒在城墙垛口,看到下面的人越来越多,心中慌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就见一大队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兵顺着城墙从前门的方向跑了过来,为首的一名副都统厉声道:“怎么城门还没关上?!耽误了大事,等着掉脑袋吗!”

他根本不理会过来行礼的守门官,转身对手下一员协领道:“你!带五十人下去,谁再敢往门里挤,直接用枪捅!”

不多时,崇文门城下便响起了惊呼和惨叫,不断有人倒在血泊里。随着人群惊慌的向后退,厚重的大门终于被关的严严实实,任凭无数人在瓮城内哭喊。

就在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兵控制了各处城门和城墙时,一道道沉闷的海螺号声也在城内各处响起,内城八旗的总动员开始了。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魂回东汉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红楼:帝国柱石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崇祯末年带妹征伐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