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按照清廷制定的预警章程,随着京城九门的关闭,城内的八旗官兵和旗民丁壮必须以所在旗为单位编队集结,跟随所属牛录的旗号行动。各部旗民的集结顺序如下:

两黄旗因为居住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内,集结地为地安门;两白旗居朝阳门和东直门内,集结地为东安门;两红旗居于阜成门和西直门内,集结地为西安门;两蓝旗居于宣武门和崇文门内,因此要经千步廊,集结于金水桥前;隶属于内府参领、佐领的护军营和骁骑营,则单独前往神武门外集结。

此外在京的宗室王公中,和硕亲王领披甲家丁15人,多罗郡王领10人,多罗贝勒领8人,固山贝子领6人,前往午门外本旗护军集结之处待命。闲散的宗室王公须率府内壮丁,于自家门前集结待命。而负责维持京城治安的九门步军巡捕五营,则须立即赶往各处城墙环立,以备警卫。

当上述各旗在指定地点集结完毕后,带队的都统应立即前往午门听令,如正官外派出京或是员缺,则由副职代替。

炮声一响,皇城四门关闭,被困在军机处的仪郡王永璇和军机大臣王杰、庆桂三人就只能让大内侍卫在午门城墙上垂索传递信息,以便随时掌握外部的情况。

永璇此刻是真后悔,没事闲的来什么军机处啊,这下出不去了!

他前脚进宫,刚到隆宗门就听见炮响,四门随即关闭。身为军机处的坐纛王爷,他只得出面召集各处总管和副总管太监,让他们务必稳定宫里的秩序,同时还得时刻关注外面的情况。

令王杰和庆桂刮目相看的是,这位“崴脚王爷”真遇到事处理起来是雷厉风行,手段真不是盖的。十几名惊慌失措的太监被他从重处置,各总管太监们也在他的命令下,带着手下在宫内分片巡逻;一众大内侍卫全都上了城头值守。不到半个时辰,紫禁城内的秩序就稳定下来。

别看乾隆曾经给永璇的评语是“举止轻浮,做事不识大体”,可那都是二十多年前了。已经四十八岁的永璇这些年性格越发沉稳,他平日所谓“沉迷酒色和性行乖戾”全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韬光养晦罢了。一个皇子跟周围人关系搞的那么好想干嘛?是不是想学当年的廉亲王?

历史上有清一代皇子所受的教育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每天从早到晚要学10个小时,全年就休息五天。不管是皇子还是世子,胆敢在课堂上胡闹的,一律严惩不贷。在这样的宫廷教育下,庸才虽然有,但决没有废物点心,更别说耍心计的本事那都是一等一的。

过不多时,永璇三人便收到了午门外各部集结的情况。然而令他们诧异的是,怡亲王永琅和定亲王绵恩都没来,说是两人天不亮就被召进了园子;此外正黄旗护军统领丰绅殷德没来,而他那个大姐夫多罗贝勒永鋆也不见踪影。

坐在军机处里的永璇仰着头想了片刻,脸色逐渐变得铁青,语气肯定的道:“惺国公、树斋公,园子里怕是出事了!”

庆桂和王杰被吓了一跳,急忙问怎么回事,永璇随即大致说了一下情况。

敢情今天一大早城门开启后,永璇便照例前往圆明园请安。话说自打永琰去了西安,乾隆去了圆明园,京城里的诸多事务便交由他负责,尤其是他还兼着宗人府的宗令--也就是“大宗正”,所以每天都要进园子请示汇报。即便现在的乾隆状态时好时坏,他也不能自作主张。

不过令永璇感到意外的是,当他递了牌子,出来见他的却是和珅,对方说皇上今天心情不好,谁都不想见,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别看这位是乾隆的亲儿子,那他也不敢跟和珅争辩,强闯禁苑。万一对方给自己进点谗言,免不了又得挨罚,闭门思过都是轻的。如今的朝堂上下大家都明白,皇上跟和珅的关系连亲儿子也比不了。于是永璇只得站在对岸向九州清晏的所在来了个三跪九叩,悻悻而去。

听了这番话,庆桂和王杰对视一眼,目光交错中已经明白彼此的意思,此事有鬼!

若是永琅在,和珅为什么提都没提?难道亲儿子不能面圣,反倒是亲侄子能面圣?没这个道理啊!

就在三人疑惑时,一名二等侍卫又送来的一封午门外递来的书信。永璇接过也不先看了,直接打开摊在桌上,让庆桂和王杰一起看。谁料上面的内容让三人大吃一惊,冷汗唰唰直冒。敢情一直存放在步军统领衙门本部里的令箭居然没了!

按制,当信炮鸣放后,步军统领衙门应迅速派遣三名章京,各领四名官兵,持本部令箭,骑快马由西直门出城。其中一人直接赶赴圆明园,通知八旗护军营进入园内护驾,并严守圆明园外墙。另外两人分别赶赴蓝靛厂和香山,通知外火器营和健锐营迅速前往圆明园集结,并和护军营一起,护送乾隆回紫禁城。

可是眼下调兵令箭居然诡异的没了,简直是骇人听闻,这特么还玩屁啊!

“步军统领衙门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告诉外头,立刻将衙门本部的人全部拿下,看押起来,交礼亲王严加审讯!”

永璇大声咆哮着,脸色涨得绯红,项间青筋绷得老高,看上去怒不可遏。那侍卫被吓住了,呆呆站着不动,庆桂皱着眉头喝道:“仪郡王的话你没听懂?快去!”

永璇咬着牙犹豫了片刻,拱手对庆桂和王杰道:“两位,如今皇上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没了令箭,要想调动城外的兵马,就只能强行动用军机处的印信了,而且本王和两位要一起署名。”

王杰道:“可是印匣钥匙在和中堂......”

永璇道:“砸开!”

王杰和庆桂不约而同的被对方的口气吓了一跳。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心急火燎的两人已没别的法子,眼下赶紧把乾隆接回来才是最要紧的。于是起身向永璇拱手道:“谨遵王爷钧令!”

自雍正成立军机处以来,对印信管理极为严密。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由奏事太监专门保管。当需要用时,必须报告皇帝予以批准,然后才能由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专人的监视下使用,以起到制约的作用。

不过此刻三人都顾不得那么多了,就算事后乾隆降罪,他们也认了。说干就干,王杰扯过公文纸,提笔就写了三道调兵的命令,检查无误后,首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在军机处的排名仅次于和珅,又署理兵部,名字在前应当应分。之后庆桂和永璇也都在调兵令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三人拿着写好的调兵令出了军机处,又叫上门外站岗的几名大内侍卫,直奔乾清宫西侧的懋勤殿而来。等到了地方,负责管理印信的奏事太监张明急忙下跪。

永璇板着脸道:“张明!本王乃皇上册封的多罗郡王、宗人府宗令!这两位都认识吧?”

“哎哟我的王爷!折杀奴才了,庆大人和王大人都是天天见的,奴才怎敢不认识。”张明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北海贼兵犯密云,白塔山鸣炮升旗。天子如今身在圆明园,情况不明。为保圣驾,须立刻调兵护送皇上回宫。本王是皇上册封的多罗仪郡王兼领侍卫内大臣,现在要调用军机处印信。”

“这......”张明惊讶的看着永璇,心说我的爷,没有皇上发的腰牌,我可是要掉脑袋的!

永璇看出了对方心中所想,咬着牙,一脸狰狞的道:“你要是敢不答应,本王现在就以‘扰乱宫禁’的罪名要了你的狗命!”

此时就听庆桂道:“张明,你且放心,事后仪郡王、王大人和我定会向皇上说明经过,保你无事!”

张明哪敢说不啊,面前这位可是皇上的亲儿子。从炮响到现在,他已经下令杖杀了十几名太监,把整个紫禁城都给镇住了。于是他哭丧着脸道:“既然是王爷和两位大人联名担保,奴才今儿就豁出去了!好叫三位知晓,只要是为了皇上,奴才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王杰当即从腰间取下军机处的金牌出示给对方,张明煞有介事的检查了两眼,便带着他们走进殿内。刚一进去,三人便不约而同的冲着当中的须弥宝座甩袖跪倒,一边叩首一边道:“皇上,臣等实在迫不得已。为保圣驾和江山社稷,只能出此下策了!”

没一会,张明便捧着装有印信的木匣走了出来,放在了西墙下的桌案上,随即退开。他只有看管之权,但没权力打开匣子。

永璇走到殿外,跟侍卫借了雁翎刀,回身走到案前,口中念道:“皇阿玛,恕儿臣不孝!”

说罢双手高举,用力向下一劈,精美的黄杨木匣子边缘立刻出现了一道刀痕。一旁的王杰见他劈砍无力,于是道:“仪郡王,让老夫也来一刀,咱们有难同当!”

别看这位是读书人,人家可是妥妥的陕西汉子。虽然年近七十,骨子里剽悍不减,要不也不会成为历史上扳倒和珅的干将。果不其然,老姜还是猛,王杰只砍了两刀,便将匣子彻底劈裂,露出了里面四四方方的银质大印。

庆桂随即上前,取出大印沾了朱砂,在三道调兵令上盖好,并装进提前准备好的信封里。永璇拿着信走到门口,对一名侍卫道:“拿上它速去午门,交给礼亲王和睿亲王,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嗻!”那侍卫对永璇今天的表现佩服的五体投地,随即单膝下跪,接过信封,又复述了一遍,起身头也不回的冲着午门方向跑去。

永璇又回到殿内,对苦着脸的太监张明道:“把印信收好!皇上没回銮之前,除了我三人联署,任何人不得动用!”

回到军机处的三人屁股还没坐热,之前送信的侍卫便回来了,并且又拿回一封信。永璇接过来打开才看了几行,不禁拍案怒道:“和致斋果然有鬼!”

王杰和庆桂凑上来一看,无不目瞪口呆,双目欲裂。尤其是王杰,连家乡土话里的粗口都喷了出来:“日!他这是要投贼!”

在这封由礼亲王永恩和睿亲王淳颖联名的信上说,派去和府的人回来禀报,丰绅殷德跟和孝公主没到中午就带着贴身下人坐车出门了,去了哪谁也不知道;此外和珅的老婆冯氏、并小妾长二姑等侍妾也全都没在家,刘全、呼什图、马八十三等一众管家和护院也全没了踪影。

此外多罗贝勒永鋆两口子和家里的管事也没在,据府上的人说,贝勒爷两口子上午就出门了,走的很急,说是去和府串门子,还说午晚饭都不用等。因为永鋆是和府的女婿,所以府上的下人也不疑有他。

如今两位王爷已经派人去询问德胜门和安定门的守门兵卒,消息还没传回来。

永璇和王杰撒完火,都是呆坐不语,心里都乱成了麻。庆桂默不作声的将信上内容看了两遍,皱眉想了片刻,突然眉梢一抖,语出惊人道:“王爷、惺国公,你们说,今天白塔鸣炮的事会不会是有人矫诏?”

“你是说?”永璇惊讶的抬起了头,缓缓点头道:“不错,他有这个能力。”

王杰霍然起身,双目盯着庆桂,见对方微微点头,便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突然跺脚道:“如果他能做到矫诏鸣炮......皇上那里......糟了!”

“惺国公,眼下咱们再急也没用。没皇上的旨意,咱们谁都出不去。我寻思着,他恐怕从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此人真是好算计,他把全城人耍的团团转!”庆桂扶着王杰坐下,叹口气又道:“若是圣驾无恙,那就是天佑我大清,要是......怕是要早做准备为好。”

王杰一脸颓然,说道:“看来得把十五爷请回来才行。”

庆桂听了心中一跳,不由自主看向左侧坐着的永璇。只见对方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不过他敏锐的注意到,永璇的左手用力的攥着椅子扶手,手背上青筋毕露,骨节捏得格巴响......

就在整个北京城陷入混乱动荡之际,一辆由三十多骑夹护着的骡车,正飞快行驶在西直门外的青石板路面上。由于城内戒严再加上天色昏沉,此刻城外的道路上已经没什么行人,能并行两车的石板路任由驰骋。

这辆骡车是栗壳漆打底,清油桐油挂面,大蘑菇头铁钉轮面,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物件。轿厢前后和两侧窗户都被帘子挡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里面坐了什么人。车两旁的数十匹高头大马上,一众看上去像是保镖护院的人物个个都是短打装束,看上去极为彪悍凶狠。

即使两匹膘肥体壮的大青骡跑的已经很快了,可车把式还是不停的挥舞着鞭子,在骡子的上方飘来飘去,试图让它们再快一些。

颠簸的车厢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朝对面坐在厚棉被上的人问道:“主子,您说咱们这一走,还能回来吗?乍一离开,心里还有点舍不得。”

对面那中年人哂笑道:“有什么舍不得的,泼天的大事都做了,家里人都没事就好。”

“只可惜了那座楠木堂,当初费了多大的心思,还让呼什图......对了!还有那座福字碑。唉!可惜了!”

“回首红楼繁华梦,玉京仙宇幻似真!”

中年人嘀咕了一句,然后闭着眼靠在车厢上,口中兀自道:“全儿,别想了。甭管往后罩在这座城上的云彩是姓爱新觉罗,还是姓赵,都跟咱们没关系了。以后能走到哪儿,就看咱们自己的本事了。”

伍文书屋推荐阅读: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扶得起的阿斗天下安康唐逗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日月战旗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明末之我有系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我是范蠡密战桐城大明元辅农门娇娘来种田天下局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重生之毒女很惹火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尘途雕弓落寒门枭士我的谍战岁月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开海大唐不良人荡宋北宋振兴攻略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我是关陇老秦人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越穿,越难,越穿越皇陵守墓人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误惹绝情冷少大汉天子崇祯末年带妹征伐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综武之大明帝国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伍文书屋搜藏榜:官途权倾天下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盛唐挽歌龙珠之牧神传说无敌六王爷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无敌三公子讨债宝宝,怪医娘亲锦绣阖欢大明公务员冷酷夫君好撩人红楼之旁支贵族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纨绔子弟变形记烈焱长歌大明:开局炮轰努尔哈赤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皇叔,不可以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开局狙了个大佐大秦:有子扶苏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汉末一闲人我在虞朝有钞能力大唐再起日谍克星锦衣夜行盗墓太子妃【完结】师娘,我不想努力了金堤永固我是关陇老秦人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谢家有女最强医仙混都市世子黜龙南北朝打工皇帝天才萌宝神医娘亲萧然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江户旅人红楼士从原始部落到清末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醉红颜,倾王妃杀机较量清末小旗兵龙腾中华
伍文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