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街亭之战,赵云VS张合
街亭是个不起眼的地方。
偏僻,荒凉。
两百年前,光武帝刘秀征讨割据陇西的军阀隗嚣,隗嚣据险而守,汉军难以攻入。
关键时刻,刘秀手下大将来歙便是从此地率数千精锐骑兵奇袭上陇,攻占略阳,打开了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来歙的后人,正是蜀汉的前太子家令,现虎贲中郎将来敏。
张合的战术,便是效仿来歙,走陇坻道,绕远奇袭街亭上陇。
虽然已经陆续传来了各地失陷的消息,但是诸葛亮攻入陇西不久,吃得太快,消化不良,那是在所难免的。如今之计,便是趁其立足未稳之时,以最快的速度,迅速突破上陇。
当然,敌军也不是傻子,光武帝略阳之战,兵家人尽皆知,张合预料,诸葛亮必然会在此设防。
诸葛亮会来多少人?会如何防守?
不重要。无论他来多少人,张合都丝毫不惧。
一来,他对自己手下这支精锐部队,有着绝对的自信。
这些年来,他们跟随自己走南闯北,堪称魏国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硬仗,就去哪里。
虽称不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上至校尉部曲将,下至每个士兵,都是在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猛士,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强军。
相比之下,蜀军夷陵败后,精锐尽丧,如今的蜀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一定是新兵远远多于老兵。
这样的士兵构成,欺负欺负蛮夷还行,但想要与张合的这支精锐较量,未免太嫩了些。
二来,张合对自己的指挥作战和战略决策能力,也有着绝对的自信。
如今曹真大军尚未入关,他便已经急行军赶至战场。若不是受限于漫长的补给线,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诸葛亮即便派人来防守街亭,也不会想到魏军这么快便会抵达。即便想到魏军这么快抵达,也不会想到魏军先锋会是名将张合,而且是五万大军倾巢出动,孤注一掷,只打街亭一个点。
张合的巧变,便在于此。
街亭,蜀军阵地。
本来不大的一个小镇,经过数日夜的艰苦奋战,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森严的军事堡垒。
城东开阔的主道路上,布满了荆棘,鸿沟,陷阱,绊马索。
城下与两侧山坡高地之上,巨石、木栅、鹿角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防守网络。
城中,则是高高立起塔楼十余座,夯土台二十余个,每座塔楼顶上,都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更有数台可一次发射五支箭矢的强力弩机,安置在城中刁钻的位置上,堪称这个时代的战略级武器。
城南有一座山,名叫南山。南山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赵云在山顶设了一座哨卡,负责随时侦查战场动态,通报与他。
自从诸葛亮任命赵云为街亭方向的主帅之后,说当道扎营,便当道扎营。再无人提什么居高临下,舍水上山之策了。
由于时间紧迫,这个防守阵地并不完美,很多木料石料尚未尽数筹备,略显仓促。
但比历史上马谡为主将守街亭那次,自然是要强上不少了。
很快。
在前方哨探送回魏军已经进入陇山,即将抵达的消息后,赵云急命副将王平、参军马谡等将领前来议事。
待人们到齐,赵云正色道:“据哨探来报,他看到了魏军的前锋部队,都是骑兵,至少在万人以上,预计半日之后,便将抵达街亭。”
“可知魏军主将乃是何人?”
“哨探说,大旗上书张字,多半便是张合了。”赵云道,“张合此人成名已久,智勇双全,其士卒皆久经沙场,诸位切莫大意。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军令执行,不得擅作主张,否则,无论结果如何,皆按军法处置。”
“遵命。”诸将大声道。
有偏将吹捧道:“他张合虽成名已久,但我们赵将军也是威名布于天下,何足惧哉?”
“此言不妥。”赵云道,“我虽不惧他张合,但若只论战斗经验之丰富,我却是远比不上他。比如这陇西之地,除了马孟起所部的少数士兵外,我军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踏足此地。而敌将张合,却在这里打过至少三四仗了,远比我们要熟悉此地。”
“将军何须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家都对战胜敌人满怀自信,这自然是好事。”赵云严肃道,“但是,我要明确告诉各位,这街亭并不好守。这场战斗,我们一定会赢,但也一定不可能轻松拿下。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张合若想通过街亭,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从我赵云的尸体上踏过去!”
马谡听闻赵云慷慨誓言,胸中豪气激荡,站起来大喊道:“坚守街亭,誓死不退!”
“坚守街亭,誓死不退!”
其他将领也都跟着喊道。
……
翌日清晨,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山谷,自陇山以东轰鸣而来,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大地也开始颤动,直教人呼吸急促,血脉贲张。
不多时,张合的一万骑兵浩浩荡荡杀奔街亭而来,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极为壮观。
蜀军阵中,老兵们都是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而大部分新兵何曾见过这个场面?虽然大部分人都布置在掩体、工事和长枪大盾兵的后面,但一个个都有些心神不宁,为之战栗。
赵云则傲立于军阵之前,岿然不动,宛如一尊战神。只见他目光坚毅,不时拿出望远镜观察着魏军的动向。
很快,魏军当先数十骑,陷入了蜀军布置好的陷阱阵中,后续骑兵则迅速绕开陷阱位置,继续向前冲锋。
“放箭!”
赵云见魏军骑兵已经进入射程,似乎并没有畏惧于蜀军的防御工事,想要强行冲击枪盾兵军阵,于是令旗一挥,沉着喊道。
军阵后部的塔楼和夯土台上,弓箭手们居高临下,万箭齐发。
魏军骑兵训练有素,迅速四散开来,躲避箭矢,但他们冲锋的势头,也是为之一滞。
见蜀军即便面对骑兵冲阵,也并没有被震慑,阵型也保持的十分稳固,张合知道他们早有充分,突袭的战术已经不能奏效。
于是马上下令,全军退回。
魏军骑兵号令齐整,听到撤退军号,马上四散撤回,总共也只损失了几十骑而已。
骑兵就是这一点好,来去自如,试探的成本极低,但威慑力却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