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王是个倔脾气,他认准的事情,没人能拦着他。
“十二叔,这事咱们日后再说!”
朱雄英安慰道:“你现在就让朕给你找些事情,朕也想不到,反正你留在京城,朕先当着咱们一家人的面答应你,一定会重用十二叔!”
湘王坐了下来,手里握着老爷子给他的锦囊,贴在额头之上。
该说的都说了,该劝的都劝了,湘王就是走不出来,这让几位年长的藩王都很担心。
“十二叔!”
朱雄英主动端起金杯,说道:“朕不知道皇爷爷在锦囊里给你说了什么,但你留下辅佐朕,确实是皇爷爷生前的意思,所以你不能乱来,要听朝廷的话!”
朱雄英是真怕这位十二叔会得抑郁症,或者一时想不开去找老爷子了,湘王真能做出这样的事。
“陛下放心,臣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湘王点头,拿起金杯,一饮而尽。
其实在这么多藩王中,最让朱雄英省心的就是湘王了,他能文能武,却淡泊名利,而且最为纯孝,为人坦诚,性情刚烈,宁折不弯,绝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而且成婚多年,一直没有儿子。
朱雄英是真心想为这位十二叔好,所以当他提出要权时,诧异之余,又有些欣慰。
估计老爷子也猜到湘王会为自己的离开而深陷悲伤之中,所以让他主动问皇帝要权,找些事情做,分散心中的伤心。
“陛下!”
肃王,庆王这对最不受重视的难兄难弟站了起来,说道:“臣等二人愿听朝廷之命!”
这兄弟俩非嫡非长,生母也不受宠,上面一群哥哥,下面一群弟弟,夹在中间不被重视,而且和皇帝侄子又没有多亲近,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戍边也好,移藩海外也罢,或者交权回京,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没有二话,我们可折腾不起。
其实朱雄英对这两位叔叔还是比较认可的,晋王决战西域时,庆王督备粮草,肃王率领关西七卫参加战斗,二人都出了不少力。
而且庆王大力开发宁夏一带,肃王镇守关西多年,都有于国都很大的功劳,且为人恭谨,没干过什么不法之事。
“十四叔!”
朱雄英郑重说道:“关西外是西域之地,虽说驻扎着晋藩,但之间隔着几百里,且道路崎岖,少有人烟,朕想着尽快打通!”
“还有甘凉之地,朕后面有移民的打算,所以打算请十四叔移居兰州,以此为中心,大力开发四周,恢复繁荣,十四叔以为如何?”
从甘州迁到兰州,这可是内迁啊,绝对是好事。
“臣愿为陛下分忧!”
肃王直接答应下来,拱手道:“臣移迁兰州,无法留守关西,愿上交关西七卫,肃藩三卫,共十卫兵权于朝廷!”
朱雄英自然高兴,夸赞道:“朕没想到十四叔如此识大体,顾全大局,既然十四叔愿意去兰州,距离关西之地就有些远了,管理七卫也不方便,那朕就只能收回来了,但肃藩三护卫,十四叔继续留着,朕不要,以后甘凉诸多军务还用得着!”
“另外,肃藩俸禄,朕给你增加到一千石!”
肃王感激涕零,感动的差点哭了!
肃藩的俸禄不是再加一千石,而是加到一千石,原本的俸禄只有五百石。
诸藩之中,肃藩是最穷的,一年只有五百石的俸禄,堂堂亲王在待遇方面和伯爵差不多了,当真是穷到尿血。
这事可不是朱雄英干的,故意欺负他这位叔叔,而是老爷子考虑到了肃王藩地远在西北,其地方疲敝,产出不多,如果按照内地诸王同样待遇,要不就得搜刮地方,要不就得从东南给肃王长途跋涉运送禄米过去。
老爷子体恤民力,不愿意看到这样,所以,只有委屈一下儿子了。
朱雄英当了皇帝后的几年,对这位叔叔也有些同情,特别是在西域大战后,送了许多战马给他,还特别吩咐李景隆偷偷给肃王一些茶叶,让他拿去卖。
肃王其实私下也干过一些“生意”用来贴补家用,朱雄英也知道,没和这位叔叔计较,也是情不得已,如果肃藩拿朝廷那五百石俸禄过日子,恐怕全家人早就去要饭了!
这些事,只要不太过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只要不盘剥百姓,都好说!
“十六叔!”
没等朱雄英说下去,庆王主动说道:“陛下,臣愿主动上交全部护卫兵权,迁于内地!”
要说藩王之中谁最识时务,蜀王算一个,庆王也算一个,都是长袖善舞之人。
“朕知道十六叔这些年过的不好,宁夏之地,地势低下潮湿,土地盐碱化严重,水源苦咸……”
朱雄英趁机安慰道:“可再不好,那也是我们大明的土地,无数将士拿土地换来的疆土,如果咱们自家人都不愿意去,那还能指望谁去啊……”
“十六叔,你说呢?”
庆王拱手道:“陛下说的是,臣一时糊涂了!”
“害,都是一家人,护卫兵权十六叔继续拿着,那可是庆藩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朕怎么可能会要呢!”
“庆藩再加五百石俸禄,另外……”
朱雄英在庆王耳边小声了几句,庆王听后大吃一惊,连忙跪拜道:“臣谢陛下!”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你继续在宁夏住着吧,我给你提高待遇,表面上的提高是增加俸禄,背后的提高那就没人知道了,不过看庆王那高兴的样子,估计是个大头。
肃藩和庆藩,俸禄最少,去的封地也最差,王妃也不是勋贵之女,就连王府三护卫都是自己一点点攒起来的。
还有,这二人不仅是兄弟,还是连襟!
爹不疼,娘没有地位,和侄子又不亲,全都要靠自己,人家好不容易攒点家底要是直接给要走了,那实在有些不仁义了,所以朱雄英没有为难这两位叔叔。
“十五叔!”
刚要站起来的辽王站了起来,却被朱雄英按住了,说道:“辽东重地,朕就托付于十五叔了!”
辽东虽然收复三十多年了,却依旧是苦寒之地,百姓稀少,大量土地没有得到开发,所以依旧需要辽王镇守。
“谢陛下!”
金杯共饮,叔侄情深,不必多言!
没等朱雄英走过去,宁王主动站起来,说道:“臣愿为陛下镇守大宁,肃清沙漠,永保北境!”
朱雄英淡然一笑,说道:“北境有燕藩,大宁的位置有些不是多重要了,漠北风沙大,气候寒冷,十七叔这些年也受不了不少苦,所以朕想给宁藩换一个暖和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