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自己每次闯了祸,都是去找哥哥帮忙解决的,而哥哥每次都会说自己,可还是会帮忙收尾。
只是,没想到哥哥这么早就过世了。
其实薛暨一开始想要做警察的时候,家里面都不同意,就连他都不愿意答应,哥哥的过世是全家人的痛,而薛暨是哥哥唯一的儿子,家里怎么可能会答应让薛暨做警察?
但薛暨自己非常坚持,薛鸿远看到薛暨这样,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当年自己哥哥也是家里面不允许,最终在哥哥的坚持下,还是妥协了。
看到薛暨,就像是看到了当年坚持的兄长,因此哪怕全家人都不同意,薛鸿远还是转变了态度,支持薛暨。
果然,做了警察的薛暨比以前开心许多,只是为了薛暨的安全着想,他找了人把薛暨调到了淮县,那边地处偏僻,长年都不会有什么大案子,不会出什么事的。
结果,调过去没多久,薛鸿远就接到了薛暨的电话,说是遇到了一件大案子,还说了苏甜甜的名字。
薛鸿远看到了一家人之中最年轻的那个女孩子,他能够看得出来,苏甜甜从小就备受宠爱,苏家绝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
“原来是这样,当初还真是巧了,误打误撞甜甜就发现了深山里的秘密,当时还是薛队长带队过来的呢。”
孙香莲和苏大贵对视一眼,纷纷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对自己的亲侄子下狠手,那么就没什么关系。
“是啊,薛暨还给我打电话,提到了苏家人,也正是如此,我才会认出来苏明良。”
薛鸿远感叹完,就开始说正事了。
“薛家是南方巨头,实不相瞒,薛家一直想要接触北方市场,可是仅有的几次机会,薛家都没有成功,后来薛家就一直待在南方,我心里其实颇为不甘,薛家为什么就没有北方市场呢?”
苏明丰忍不住问道:“按照薛家的实力,应该不会失败吧?”
薛鸿远苦笑道:“当初薛家人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薛家的实力很不错,要是去北方,肯定能够成功的,可事实证明并没有。”
苏明苍有些好奇:“这是为什么?”
能够在南方开那么多家饭店,足以证明薛家的本事,而且薛家饭店的饭菜的确是味道很好,不存在别的问题,为什么在北方就不行?
“一开始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为什么在北方就是不行,后来终于琢磨出来了,北方和南方的口味其实差异很大,很多北方人都吃不惯南方的口味和食物,这是薛家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薛鸿远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薛家的确是失败了,这没什么不好说的。
“我们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才失败了,只是我们薛家祖祖辈辈都是南方人,甚至于厨子都是南方人,做不出来北方的口味,家里也曾经想过是不是找北方的厨子。”
“可是就算真的做出来了,就不是薛家的味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薛家每次都不能成功的原因。
薛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口味去迎合市场,自然只能在南方发展。
近年来,薛家在南方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可以说是突破的瓶颈期了,就算继续在南方发展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了,薛鸿远便想去北方试试看。
但薛家之前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这让薛鸿远一度非常犹豫。
现在看到苏家,薛鸿远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苏家能够把生意做到首都去,足以证明薛家的本事。
薛鸿远便和苏家四兄弟讨论了起来,公司的事情前些年苏大贵和孙香莲还管着,近年来已经放手给四个儿子了,他们年纪一天天大了,精力有时候跟不上了。
而且他们的想法到底和年轻人还是有点差别的。
看到和薛鸿远侃侃而谈的四个儿子,孙香莲和苏大贵很是欣慰,而徐端淑多年来看到苏家四兄弟一步步成长,同样感慨颇多。
“我记得刚刚认识明满他们的时候,还颇为拘谨,现在已经成长成现在这样了,真是没想到。”
孙香莲同样语气感慨:“谁说不是呢?想当初我生下几个孩子的时候,从来就没想过他们会有那么大的出息,后来老大在首都站稳脚跟,我就已经觉得是祖坟冒青烟了,可没想到......”
孙家和苏家祖辈都是庄户人家,从来都没想到会赚大钱。
这一年年下来,孙香莲和苏大贵有的时候反而觉得不踏实,就好像是在做梦一般。
徐端淑笑了笑:“这是明良他们有本事,命该如此。”
之前她曾经听蒋子祥说起过苏甜甜的事情,说苏甜甜的命很好,可以给家里带来好运,原来徐端淑是不太相信这些话的,可现在想想,倒是不无道理。
苏甜甜的确命好,从出生开始,苏家的日子就一天天好了起来,后面更是发现了人参,如果不是苏甜甜发现人参,苏家把人参卖给子祥,那么苏家和子祥不会认识。
如果没有卖掉人参,那么苏家就不会有做生意的资金,也不可能建新房子。
所以归根究底就是苏甜甜的好运,后来看到苏甜甜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的,就连一向冷情的顾锦舟都对苏甜甜另眼相看,徐端淑这才不得不相信,原来这世上真的有那么好运的人。
“是啊,不过家里能够有现在的生活,都是甜甜的功劳,当初甜甜出生前,我和大贵曾经不约而同地做了梦,说是甜甜的身份不一般,会给家里带来好运。”
孙香莲和徐端淑关系好,自然就说了出来,“后来生出来果然是个粉粉嫩嫩的小女孩,其实如果没有做梦,家里一样会很疼爱甜甜的。”
苏大贵这一代只有苏大富和苏大贵两兄弟,而苏大贵更是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生了六个孙子,才得来那么一个宝贝孙女,可以说苏甜甜生来就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人。
物以稀为贵,放在家庭里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