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燕子矶码头,朱允熥焦急地张望着。
在他身后是留在南京的文武大臣。
远远地,宽阔的江面上闪出几个小黑点,小黑点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已经可以看到船帆了!
已经可以看到船桅了!
\\\"是郑和的船队!\\\"
\\\"是郑和的船队!\\\"
朱允熥紧张得不能呼吸,在心底发声声呐喊。
\\\"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三艘巨船推开重重波浪,徐徐靠岸。
长长的舷梯放了下来,第一个走下舷梯的是郑和。
他变得又黑又瘦,眼神却坚毅有力。
朱允熥快步迎上去,双手抓住郑和的胳膊,竭力掩饰着内心的紧张,声音却还是忍不发抖:
\\\"如何?\\\"
郑和咧嘴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坦然,\\\"微臣没有辜负陛下的重托,一切得偿所愿!\\\"
一锤定音!
悬了大半年的心倏地放下来了。
朱允熥连声叫好,\\\"带朕去看看!\\\"
郑和的声音无比激动:\\\"是!陛下请!\\\"
朱允熥攀住舷梯,身手敏捷地登上甲板。
郑和紧随其后。
朝中文武大臣也跟着攀上舷梯。
朱允熥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巨大的甲板上铺满了厚厚的土,长满了绿油油红薯藤和高高的玉米。
他掰了一根玉米棒子,剥掉一层又一层绿色的叶子,扑入眼帘的是黄嫩黄嫩的玉米粒,饱满,齐整,轻轻咬了一小口,水润润,甜丝丝,沁人心脾。
他又俯下身,从土中刨出一根红薯,用手捋掉附着的泥土,使劲掰断,薯肉白里透红,红里透黄。
\\\"洗洗!\\\"
刘福祥赶紧洗干净。
朱允熥拿在手中,狠狠咬了一囗。
卧槽!
多么熟悉的味道啊!
甜!
脆!
不一会功夫,一只又大又粗的红薯就被他吃得精光。
朱允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人说:\\\"好吃,真好吃。\\\"
满船的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在问,这玩意儿是啥呀?能吃吗?
朱允熥淡淡一笑。
玉米和红薯高产,易栽种,适应性强,等到田间地头的玉米红薯喜获丰收,你们自然心悦诚服了。
民以食为天,仓有存粮,民心自安,天下自安。
粮食有了,人口自然爆增,就可以向东北移民。若干年后,还可以就近向南洋各国移民,遍地都是中国人的地盘。
上了第二艘船上,甲板上种满了奇怪的东西,有的像红的灯笼,有的像尖尖的小船。
朱允熥笑对众臣道:\\\"这个叫做西红柿,这个叫做辣椒,西红柿炒鸡蛋,加点辣椒加点葱,是人间至味!\\\"
朱椿将信将疑,\\\"是真的吗?\\\"
\\\"当然!\\\"
朱允熥小的时候最爱吃这个,金黄的鸡蛋软软的嫩嫩的,配上西红柿的酸甜,唇齿都是香的。
他摘了七八个西红柿和十几个辣椒,揣在怀里:
\\\"今晚我亲自下厨,炒一盘西红柿鸡蛋,炒一盘青椒炒肉,炖一窝土豆烧牛肉,再烤几个红薯,和十一叔小酌几杯。\\\"
又对郑和道:\\\"你也来。\\\"
郑和忙道:\\\"微臣不敢!\\\"
朱允熥亲热地拍拍郑和肩膀,\\\"你立下了不世之功,你说,你要什么?\\\"
郑和缩了缩肩,\\\"微臣什么也不要。\\\"
朱允熥:\\\"朕封你为荣国公,封地江宁,俸禄2000石,赐田3000亩,银20万两,绢2000匹。\\\"
江宁在南京近郊,号称天下第一县。这么丰厚的赏赐,己经逾越开国六公了。
文臣武将嘴上不说,心里早不平了。
郑和忙道:\\\"微臣何德何能?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允熥道:\\\"这是你该得的。你拟个名单,远航的将士、水手,通通重赏,以后开拓海外,就全靠你们了!\\\"
船队的人无不欢呼雀跃,高呼:\\\"谢陛下!谢陛下!\\\"
朱允熥开心地笑了。
天快黑时,刘福祥来请郑和。
郑和忙推脱不过,跟着刘福祥到了御膳房,陈设之精美堂皇令人头晕目眩。
\\\"来,尝尝朕的手艺!\\\"
朱允熥亲热地招呼他,又把他摁在左手的位子上,坐他对面的是朱椿。
郑和手足无措,站了起来。
\\\"坐!\\\"朱允熥替他斟了一杯酒。
郑和更慌张了
\\\"你远渡重洋,为国拓强,着实不易,来,来,朕饮了这一杯!\\\"
郑和站起来,一饮而尽,眼眶湿了,哽咽道:
\\\"微臣休整两三个月,再去南美洲!\\\"
朱允熥:\\\"不急,不急。\\\"
\\\"陛下不急,臣急。我们按照皇上画的地图找到了金矿!就算马力全开,一百年也开采不完。″
郑和喝了两杯酒,脸上泛起阵阵红色。
朱允熥也被他深深感染了,\\\"要不是国事缠身,朕也想去!\\\"
郑和道:\\\"皇上真该去看看,那儿真是块好地方!\\\"
16世纪,欧洲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者踏上海外掠夺之路。仅1521年~1600年的80年间,西班牙就从美洲掠走20万公斤黄金和1800万公斤白银!
有了这么大一笔钱,就可以全世界买买买。
朱允熥粲然一笑,不停地往郑和盘子中夹满菜:
\\\"来!尝尝朕的手艺!\\\"
\\\"这是西红柿炒鸡蛋!\\\"
\\\"这叫青椒肉丝!\\\"
\\\"这是土豆炖牛肉!\\\"
\\\"这是玉米汤!\\\"
\\\"这是红薯汤!\\\"
\\\"这是烤红薯!\\\"
\\\"这是蒸红薯!\\\"
郑和应接不暇,盘子中堆得像小山一样。
朱允熥又对朱椿道:
\\\"十一叔,你也尝尝!下一步,就是把这些作物推广开。尤其是红薯,耐热耐寒耐旱,易种易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可以种,五六个月就熟了,产量还极高,一亩地能产四五十石!从此之后,大明老百姓就再无饥馑之虞了。\\\"
朱椿惊问:\\\"怎么这么高产量?\\\"
朱允熥得意地笑,\\\"就这么高!还有玉米土豆,种在东北再合适不过了!有了这三样宝,开发东北就容易多了!\\\"
万里之隔的海外有块神奇的大陆,那里长着神奇的东西。
朱椿满脑子问号,\\\"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皇上怎么知道的?\\\"
朱允熥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