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封的藩王几乎都充实到了北部边疆。这是朱元璋深谋远虑的布局。自古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依托三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是长城。第二条防线是黄河。第三条防线是长江。
所以朱元璋的二十多个儿子都封到了这三条防线。
瓦剌和鞑靼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朱元璋把最能打的老三朱棢和老四朱棣顶到了最前线。
但朱元璋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儿子体会不到老爹的良苦用心。
应天多好啊!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谁愿意到那些苦寒之地去?因此这些大爷们各显神通,赖着不肯走。理由千奇百怪,有说肚子疼的,有说脚扭了的,有装疯卖傻的。
朱元璋训斥了两回,把朱桂、朱楩等几个闹得最凶的抓起来打了一顿,这伙人才不情不愿地去就藩。
最郁闷的是朱允炆,悲悲凄凄来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虽然不待见吕氏,但对朱允炆还是很喜欢的,留他在龙兴宫中住了一晚。
朱允炆一万个不服气,不知道自己输在哪儿了,瞅着爷爷心情好的时候,问道:\\\"爷爷,我究竟错在哪儿了?爷爷要把我封到凤阳?\\\"
朱元璋冷笑道:\\\"凤阳还不好吗?你的那些叔父封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不知道吗?到了凤阳,你就是享不完的福……\\\"
\\\"我哪里输给允熥了?爷爷明摆着是要封他做皇太孙。\\\"
朱元璋抱住膀子,\\\"爷爷虽然是皇上,你爹虽然是皇太子,但封谁做皇太孙,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爷爷和爹说了都不算,谁说了算?\\\"
\\\"你还小,将来会明白的。实话跟你说吧,当皇上可不是个好差事。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牛差,干得比驴多,仁慈了别人说你懦弱,凶狠了别人说你暴虐,管多了别人说你爱权,管少了别人说你懒惰,操不完的心,生不完的气……
当个太平王爷,不好吗?你到了凤阳,要向你十一叔朱椿学,忠慎勤勉,做一代贤王。万不可向朱槫、朱檀那两个狗都嫌的东西学!你能明白爷爷的苦心吗?\\\"
朱允炆心里被羡慕嫉妒恨塞满了,再也塞不进别的东西,嘴上连连称是,心里不停地诅咒朱允熥。
到了第二天,朱允炆不得不走了,吕妃拉住儿子的手说道:\\\"皇爷爷讲的,都是金玉之言,你每一个字都要铭记在心,不可稍有违拗。\\\"
\\\"爷爷偏心!\\\"
吕妃悄悄道:\\\"你若不服气,更不应该耍脾气使小孩性子,要比从前小心谨慎一百倍才对,逢人先带三分笑,千万不要让人看出你的心思。\\\"
\\\"有什么用?我输得光光了。\\\"
吕妃道:\\\"别泄气,你还有机会。你爹做了二十几年太子,还是……允熥八字还没一撇呢,你怎么就……说不定,你爹哪天又想起你的好了……记住娘说的话!\\\"
朱允炆心领神会,\\\"娘是说,兔子尾巴长不了?\\\"
\\\"娘没说。你大了,心性要沉稳。照爷爷说的做是错不了的,爷爷是真疼你。\\\"
朱允炆似悟非悟似懂非懂,在几百人的护送下往凤阳出发,一路上琢磨着吕妃那些话,想了几天终于想明白了。
打发走这群不省心的儿子,朱元璋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文华殿中召集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赵勉、礼部尚书李原、兵部尚书秦达、刑部尚书杨靖、工部尚书沈溍议事,要议的是迁都的事。
朱元璋虽然在南京起家,但深知历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没有一个长久的,如果要进取要千秋百代,还是要定都洛阳、西安或者北平。
明朝的武勋基本都是淮西人,文官多是江西、浙江、福建人。老子主场在南京,吃香的喝辣的,跑北方干什么?冬天冻死个人。
后来朱棣强势迁都北京,三大殿刚盖好,就被内阁偷偷一把火烧了。御史们上书朱棣,内涵他遭天谴。朱棣人狠话不多,直接活剐了几个。
朱元璋刚起了个头,户部尚书赵勉就说道:\\\"皇上,迁都西安不可取。\\\"
\\\"为何?\\\"
赵勉道:\\\"西安秦汉时期就为都城,再经过隋唐时期的开发,土地的肥力都用尽了。元未大乱,西安城池尽毁。如果我朝迁都到那里,物资难以供应,重建新都也费时费力费钱。"
朱元璋道:"北方和南方自赵宋南渡,北方落入胡人之手有几百年了,我朝定都南方,北方人难免离心离德,朕不想做失去北方的千古罪人。既然西安不可取,那就迁都北平。“
赵勉道:“皇上英明,但北平在胡虏兵峰之下,一旦北南同时有事,就是腹背受敌之势。请皇上三思。况北方百业凋零人口稀少,大运河己经荒废多年了,如何保障京师供应?修运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设有四五百万两银子是办不成的。"
一说到钱粮物资,朱元璋就蔫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哪儿行?"
赵勉道:"一动不如一静,定都应天二十几年了,什么都是现成的,何必再折腾呢?应天地处鱼米之乡,繁荣富庶,作为都城有什么不好呢?臣待罪户部多年,最知道钱粮短缺的难处。迁都不是件容易事,没有堆成山的银子,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筹画,是办不成的。"
各部的官员也都附合赵勉的意见。
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这个最符合文官利益了,谁愿意舍弃自己的基本盘呢?
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文官集团太强大了,他们土生土长,在江浙一带树大根深,盘根错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将他们迁到关中地区或者燕云地区,才能从根本上削弱他们的势力。但他们是不会束手就擒的。
朱元璋实在不甘心,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偏南、偏北、偏西、偏东皆不可取,那就考虑定都洛阳。洛阳居天下中,兼顾东西南北,背靠关中平原,面向黄河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朕准备派太子视察关中及河洛地区,然后再做定夺。"
六部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在说,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迁都了。
朱标一直静静地坐着。朱元璋有心培养朱允熥,也让他旁听。
朱允熥听到要派便宜老爹视察关中,就再也憋不住了,腾地站了起来,脱口道:"皇爷爷,不好,别派我爹去关中……"
朱标皱起了眉头,"没规矩,坐下!这儿哪有你说话的份?"
朱元璋问道:"允熥,你说说,哪里不好了?你觉得该定都哪里?"
朱允熥偷偷瞥了朱标一眼,欲言又止。朱元璋道:"别怕你爹,想咋说咋说,爷爷给你作主。"
六部的官员全部是科举出身,对于武勋集团怀着天然的敌视和鄙视,自然不希望朱允熥成为皇太孙,他们喜欢的是书香世家出身的朱允炆。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母家一介武夫,只会打打杀杀,对于定都这样的国家大事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不过他站出来反对也挺好的。
他们都静静地看着朱允熥,等着看他笑话。皇上并未正式册立朱允熥,证明皇上还在犹豫中,朱允炆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