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古称\\\"流求\\\",虽然距离大陆不是很远,却长期被无视。孙吴和隋朝曾派遣军队到过流求岛,但都是劫掠而还,并未将流求纳入版图。
孙吴大将卫温从流求岛掳掠了近两万原住民返回建康,留守的吴军在岛上待了一年,病死率奇高,无奈撤回。
杨广三次派军队攻打流求岛,掳走了数千原住民。
宋元明三代也只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对流求岛并无兴趣。
洪武十六年,也就是1384年,朱元璋推行\\\"海禁\\\",移走了澎湖的居民,连澎湖巡检司也撤销了。
这给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殖民者机会,他们跑到澎湖岛上,靠与日本做转口贸易大发横财。
明朝于1563年将这些金发碧眼的蛮夷驱逐,恢复了澎湖巡检司。
对于古代农耕王朝而言,流求岛的地位远没有澎湖列岛重要。
明朝推行海禁,许多商人铤而走险,从事走私贸易,成为海盗,没有主人的流求岛渐渐成为他们最大的据点。
这是流求岛的历史沿革。
皇太孙朱允熥,蜀王朱椿,凉国公蓝玉,将要长期驻守流求岛,满朝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看得懂的。
在大家眼里,这就是发配,这就是流放。文官们的心思又活络开了,以为朱允熥的储君之位这下子又悬了。
只有朱允熥知道,流求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宝岛。
那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无论农耕还是发展渔业都潜力巨大。尤其是流求海峡,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
龙兴宫中,朱元璋皱着眉说道:\\\"允熥,别去那个鬼地方了!\\\"
朱允熥哈哈大笑,\\\"爷爷,那是一座宝岛。三年后你再看,流求岛就是人间乐土了!\\\"
朱元璋无可奈何苦笑。
次日,封蓝玉为征倭大将军,改封蜀王朱椿为流求王,计划一年内从福建、浙江征调三千军户,五千民户,三千匠户,共七万人,迁移到流求岛。
圣旨一出,朝野哗然,群臣纷纷上书反对。
这也难怪,古代中国是陆权大国,地大物博,对于海岛根本不屑一顾。流求岛上原始落后,长期与世隔绝,在明朝人眼中连蛮夷之地都算不上。
再加上流求海峡海况复杂,渡海常会遭遇海流、强风,船难频发。即使是无以为活,也没人想去。除非犯了死罪,才会逃到那里躲藏。
福建布政使上书直言:\\\"迁移这么多人口到流求这样的蛮夷之地,实在匪夷所思,朝廷究竟图的什么?移民流求,民间历来就有’六死、三留、一回头’的说法。大部分流民出海求生,宁愿去吕宋,也不愿去流求。\\\"
浙江布政使则上书说:\\\"流求山高林密,暑热蒸腾,瘴疠横行,去那里等同送死,谁愿意去?如果强征编户,恐怕会激起民变。\\\"
户部左侍郎傅友文上书说:\\\"流求开发成本太高,且无利可图。贫民是没能力开发的,要朝廷投入的话,收益又遥遥无期,朝廷等着银子下锅,没有闲钱干这个事。\\\"
都是这些论调。
文华殿中,朱元璋把群臣的奏折一封_封给朱允熥看,全都是反对的,无人赞成。
难啊,真难啊!
朱允熥头嗡嗡嗡地疼,要不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开了上帝视角,这汹汹的反对声浪真的就把他吓退了。
众口一辞,三人成虎。
陆地能给人踏实的感觉,而海洋则由于它的广阔、未知使人充满了恐惧。安乡重土是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从陆地走向海洋是一个痛苦的艰难的转变。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汉地两京十三省之外,皆为蛮夷。这些思想根深蒂固。
郑和下西洋到达了很多地方,却从未想过殖民海外,白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爷爷,相信我,移民流求绝对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朱元璋哼了一声,\\\"七万人啦,两个大县才有这么多人口。漂洋过海迁过去,你以为是一件容易的事?会死多少人?在那里怎么吃怎么住怎么活下去?你以为是过家家吗?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啦!\\\"
朱允熥道:\\\"事在人为。先派五千精壮士兵过去,砍伐树木建造房子,然后开垦荒地。等垦出五至十万亩地以后,就足以养活这五千人了,然后逐步建房、垦荒、移民,像滚雪球一样,积十年之功,流求岛至少可以开垦出百万亩良田。到那时,流求就成了海上香饽饽。\\\"
朱元璋问:\\\"在流求开垦荒地,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朝廷有什么理由要下这么大血本?\\\"
朱允熥问道:\\\"爷爷,秦统一六国后,为什么北筑长城,南击南越?\\\"
\\\"你说为什么?\\\"
\\\"秦国打了几百年的仗,形成了庞大的军功集团,只有国家战争不断,他们才能持继获得军功,然后用军功换取爵位和财富。
贾生认为秦亡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都是书生之见。秦始皇难道不想休养生息吗?但是军功集团不让啊。秦始皇就是军功集团的头子。他敢让秦国这辆战车停下来,军功集团立马干掉他。所以秦始皇只能继续穷兵黜武。
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也是这样。汉高祖要休养生息,就得先诛杀功臣。\\\"
朱元璋频频点头。
朱允熥又道:\\\"我朝的军功集团比秦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军功集团天生就是喜欢打仗,现在无仗可打了,爷爷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将他们全杀了,这是内乱;
第二,让他们向四面八方出击,战胜了,皆大欢喜,朝廷开拓了疆土,他们获得封赏,战败了一起完犊子。
从前征伐不断,爷爷和武勋们关系多好。现在呢?相互嫌弃。武勋们嫌爷老了,雄心不在,还不念旧情。爷爷嫌这帮老伙计光知道打打杀杀,粗鲁没文化。\\\"
\\\"说得好!就是这样的!\\\"
\\\"杀功臣,内乱肯定不可取。想祸水外引打外战的话,又能和谁战?无非是和蒙古人。但是和蒙古人打有什么用处?打赢了到蒙古草原放羊吗?打输了更要不得。\\\"
\\\"那还有什么办法?\\\"
\\\"我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开海禁,发展远洋贸易,海外殖民;第二个办法是开发辽河以北的土地,往那边大量移民。
海外殖民的话,就要往海外大量派兵。开发辽河以西的话就要清剿女真人。这样军功集团就有事可干了。总之,不能让军功集团闲着。这帮人闲着就蛋疼。\\\"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朱允熥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国家从战争状态转变成和平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就是国破家亡。那些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骄兵悍将就是双刃剑,向外向内都锋利无比。
北元灭亡后,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事了,朱元璋对武将作了大量的封赏,竭尽全力优待他们,让他们拥有特权,有良田美宅可以享用。
但这些人根本不懂得知足感恩,隔三差五整出幺蛾子,稍有责罚,就说上位要卸磨杀驴了。
最让朱元璋不能忍的是,这些将领经常大扎堆,有时候几十个悍将聚会,喝酒吃肉耍酒疯说气话,而蓝玉俨然成了他们的新头头,这帮人开口闭囗就是凉国公,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
天空中万里无云,波涛汹涌的海上,朱允熥、蓝玉、朱椿在三百锦衣卫的护卫下,乘坐着一艘大船,从长江口直线南下。这条航线虽然远,但比从泉州或者厦门出发,横渡流求海峡安全得多。
大船后面有江阴水师几十艘战船护航。
朱允熥这是要去视察流求,一路上他心情超好,朱元璋终于认同开发流求。
蓝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全程闭目养神。
朱椿则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十一叔,是侄儿举荐的你老,你老不会怪侄儿吧?\\\"
朱椿没好气道:\\\"你说呢?叔哪儿得罪你了?还不如把叔发配到极寒极边之地呢!\\\"
朱允熥哈哈大笑,\\\"再过几年,十一叔是世上最逍遥自在最享福的王爷了!就不会这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