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抄家,锦衣卫是最专业的。一夜之间,詹家和福州八大家族灰飞烟灭。
共查抄:
黄金29万两。
白银1720万两。
粮食5万石。
房产435处。
旱地亩。
水地亩。
林地9000亩。
其他珍奇古玩、衣服首饰、家具不计其数。
这些人是真的豪横啊,谁说明朝没钱啊,只不过钱去了它不该去的地方。
张弘桓旋即升任福建布政使兼按察使,受朱允熥命令,将福建官场连锅端了,每天都可以看到全副武装的锦衣卫骑着高头大马抓人,知府、县令无一幸免,全部被押往南京问罪。
这种恐怖的景象仿佛就是\\\"郭桓案\\\"的重演。紧邻的浙江、江苏、江西瑟瑟发抖中。
朝中大臣无不噤若寒蝉,公推中书舍人刘三吾去求见皇上探探口风。朱元璋避而不见,让他去找朱允熥。
刘三吾好不容易才见到朱允熥,腆着老脸说道:
\\\"记名田是几十年的陋习,皇太孙若认真查起来,牵扯的人太广,望皇太孙网开一面,臣下们一定会感激不尽的。\\\"
福州之行让朱允熥见识到了文官集团满满的恶意和巨大的能量,既然铁拳在手,就要毫不留情地砸下去,砸得这帮人粉身碎骨才解恨。
他义正辞严说道:\\\"国法如山,不容亵渎。当初郭恒贪污案是怎么办理的,想必你还记得吧?\\\"
一听到郭桓案,刘三吾脸色顿时白如锡纸,道:\\\"此案和郭恒案还是有些不同的…\\\"
不等他说完,朱允熥便反问道:\\\"有什么不同?\\\"
\\\"法理无外乎人情。谁没个亲友故交,说把田地挂靠名下,也难以拒绝。\\\"
朱允熥冷笑,\\\"皇上优待读书人,给举人、进士免税,可有些人欲壑难平,招揽了很多田地记在自己名下。詹徽一家仅借此项就侵吞了朝廷三百多万两银子!这也仅仅是人情吗?\\\"
刘三吾道:\\\"皇太孙准备怎么处置詹徽和福建官员?\\\"
\\\"詹徽处死。福建大小官员一律撤职、抄家、流放!\\\"朱允熥本来无意和文臣对立的,但福州之行使他意识到他和文臣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殿下,这样处置是否太重了些?\\\"
\\\"这还算重?没集体处死就够客气了。刘卿替这些人说话,不会也牵涉进去了吧?\\\"
刘三吾老脸涨得通红,嗫嚅道:\\\"臣年老昏愦,对家人疏于管教,名下也因此挂靠了一些记名的田地……\\\"
\\\"有多少亩?\\\"
\\\"五千亩……\\\"
朱允熥不屑地笑了笑,\\\"说好的忠孝节义呢?说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呢?孤对刘卿甚是失望。是朝廷发的俸禄不够花吗?颜回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这不是孔圣的教言吗?\\\"
杀人诛心,一席话怼得刘三吾无地自容,\\\"老臣惭愧之至,斗胆求皇太孙给老臣留些脸面。\\\"
刘三吾是朱允炆的坚定支持着,今年己经八十三岁了,在读书人中就是牌位一样的存在。
朱允熥看差不多了,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卿的事就到这里吧。刘卿年事己高,就回乡颐养天年吧。"
刘三吾忙跪下叩头谢恩:"谢殿下!臣没齿不忘!"
"孤也想宽待臣下,但国法不可违。你替孤传个话,凡十五日之内向孤坦白认罪并积极退赃的,可以宽大处理;凡过了这个期限的,一律依法严办,决不姑息!\\\"
刘三吾跪在地上连连说是。
此后半月,朝中大臣排着队向朱允熥交赃银,多的有几十万两银子,少的也有几万两银子,共收缴白银九百余万两。
每来一个大臣,朱允熥便让写一份认罪书,一份悔过书。这种搞法伤害性虽不大,侮辱性却极强。
这些大臣被羞辱得无地自容,纷纷不情不愿地递交辞呈。
老朱看了这么多辞臣也怂了,\\\"你这也太过了吧?″
朱允熥却不以为然地说道:\\\"爷爷,这也是不得已的事。这些人就是朝廷身上的附骨之疽,迟早会把朝廷坑了。他们在朝中做着高官,在乡下拥有成千万亩的良田,本来应该知足的,但他们还千方百计营私舞,朝廷要他们何用?。\\\"
\\\"大臣们全都辞职了,朝廷的事交给谁办?\\\"
\\\"那就再重新招一批人,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但是禁止他们拥有土地。历朝历代最后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大量贫民衣食无着,一遇水旱灾害和瘟疫就会引发民变,这时候朝廷又没有钱粮平叛,王朝就倾覆了。\\\"
朱元璋头皮阵阵发凉,硬着头皮同意对地方官员动手。
朱允熥杀了一批,关了一批,撤了一批,收缴赃银得到一千七百万两,抄家得到一千四百万两银子,九百万亩良田。
地主、官僚、读书人本来就不喜欢朱允熥,这下更把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了。但朱允熥有皇上撑腰,能奈他何?
朱元璋望着国库里一下子多出的五千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快闪瞎了。
短短三十年不到,吏治己经腐烂到了这个地步。按照正常的收入,这些官员根本不可能这么有钱。
朱元璋真想把这些贪官污吏全埋了。但他己是风烛残年,实在是有心无力。
从凤阳乡下放牛娃,到皇觉寺和尚,到九五之尊,朱元璋突然倦了,眼看着来日无多,该卸下肩上重担了。
\\\"允熥,爷爷老了,干不动了,从今往后,你就监国吧。朝中大小事情,你都要学着处置。\\\"
朱允熥杀伐决断处置了一大片人,将朝廷上下的官员得罪遍了,真等到老朱这个靠山倒了的那一天,这些人必定反扑。他的心里着实有些胆怯,\\\"爷爷,我怕我做不好!\\\"
\\\"爷爷也怕你做不好,可是有什么法子呢?哎!谁叫你爹短命呢?留下咱们爷孙俩老的老小的小。\\\"
朱元璋眼圈红了,年近古稀,隔代培养孙子,这其中的心酸苦楚一言难尽。
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各种势力盘根错结,各种新疾沉疴千丝万缕,一步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允熥虽然是个好苗子,可是毕竟稚嫩,怎么能够叫人放心得下呢!他只希望自己能再多活几年,将孙子安安生生扶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