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建立起,就和蒙古人旷日持久地较量着。
朱元璋深谋远虑,派几个儿子沿长城一字排开,对蒙古人严防死守。
长城不仅是条军事封锁线,还是一条经济封锁线,一方面阻止蒙古人南侵,一方面阻止中原地区的人口、物资、技术流向蒙古,从而保持明朝对蒙古国力的悬殊优势。
而北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是长城防线上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
朱棣在北平和蒙古人对峙多年,贸然将朱棣调离,北方防线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从古至今,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刘邦曾在白登被围七昼夜,突厥曾兵临渭河北岸威逼李唐首都长安,金人攻破了开封,蒙元灭亡了南宋。
明朝建立之前,蒙古帝国如日中天,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无不在蒙古人的铁蹄下颤抖。
蒙古人不但在中原腹地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大元\\\",更与四大汗国一起,打造了威势赫赫的草原帝国系。
那时,不独中国,整个欧亚大陆的众多民族与国度,都在蒙古人的铁骑鸣镝威逼之下屈服战栗。
但是,红巾军一通鼓响,让汉民族成了全世界受蒙古压迫民族中挺身而起的最大群体。
顺应时代洪流的朱元璋一路高歌猛进,缔造了大一统的明帝国,完成了对蒙元法理上和民意上的征服。
\\\"大哉乾元\\\"的帝国梦想成昨日黄花,连它的末代皇帝\\\"顺帝\\\"的谥号也来自大明洪武皇帝的御赐。
蒙古人被从锦绣繁华、人烟稠密的中原腹地赶回到荒凉贫瘠、偏远苦寒的漠北不毛之地,征战百年杀人如山而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与历史荣耀尽付流水。
不但如此,朱元璋更以宗主国的身份向其他蒙古汗国宣示威权。史有明文,几大汗国无一例外,全部遣使来朝入贡输诚——明朝完成了对蒙古系政权的权力征服。
那些被蒙古人马鞭打得遍体鳞伤的欧洲人充满了好奇:是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征服了\\\"上帝之鞭\\\"的蒙古人。
当初,徐达、常遇春攻破元大都,在中原的36万蒙古人只有6万人逃回漠北,剩下的30万蒙古人永远地留在了明朝,成为了新王朝的顺民——明朝完成了对蒙古人心的征服!
很多年后,野心勃勃的明朝叛将努尔哈赤还在书信里用此事来羞辱蒙古林丹汗。
与汉唐成立之初对北方强敌采用和亲甚至称臣的屈辱做法截然不同,明朝出于打造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在前八十年里对蒙古始终保持着凌厉攻势。
蓝玉深入塞北在捕鱼儿海灭掉北元,彻底斩断元朝复辟的可能。
朱棣五征漠北,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地、蒙古精神的发源地斡难河地区设立卫所。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明朝一次次地完成对蒙古高烈度高强度征服。
不仅如此,明朝还对远邦蒙古族裔进行强力威慑,使自诩成吉思汗转世的草原独狼\\\"瘸子帖木儿\\\"折戟沉沙。
在推翻西察合台汗国,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并控制阿拉伯半岛,建立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帝国\\\"之后,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召开\\\"蒙古人大会\\\",举起了\\\"反明复元\\\"的大旗,大张旗鼓为远征明朝做准备。
帖木儿联络蒙古诸部,本以为会受到热烈响应。谁知,作为蒙古本部的鞑靼和瓦剌争乱派出使者,向明朝通报信息并表示忠诚。他们被朱棣打怕了。
就在帖木儿拼凑20万人、诈称50万人大举东征之际,明朝做出了强硬的两手准备:
大将宋晟在新疆哈密卫及河西地区备边,集结精锐大军随时准备对来犯之敌予以迎头痛击。
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近三百艘巨型战船,载着2.7万名精锐马步三军,由江苏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驶向南洋,将在必要时从西海岸登陆阿拉伯半岛,截断帖木儿退路。
两大帝国即将开打,帖木儿猝死在远征途中,帖木儿大军立即班师回国,东征之事再也无人提起。
经此一役,中亚西亚诸国正式尊奉明朝为\\\"天朝\\\"。帖木儿的继任者沙哈鲁放弃反明,承认明朝取代元朝,成为各蒙古汗国的宗主国。
随后,朱棣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三千营、五千营、神机营纷纷登场,各种先进的火器惊艳亮相。规整的方阵,威严的军容,精妙的指挥调度,令七十多国的使节大惊失色。
终明一朝,中国有四十多个藩属国,永乐朝的藩属国数量更是多达一百多个。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靠实力碾压击碎了蒙古人的信心,声威播于四海,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功业。
当政权不断趋于稳定,新国家日益强盛之后,明朝对蒙古的政策由强力征伐转向了羁縻统治——你不闹,我不找茬,大家相安无事过日子。
因为在事实上,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即使在全盛时期,哪怕倾举国之力,也无法对这些边疆进行郡县式的完全的彻底的统治,即便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不例外。
原因很简单,蒙古高原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属于农耕时代的不毛之地,难以集中资源,难以筑城久守。派常备大军常驻耗费钱粮无数则得不偿失,不派大军则其人趁机作乱。
因此,得之不足为中国之喜;失之,无损中国之实。
正是受惠于明朝对蒙古的两可心态,蒙古各部才得以苟延残喘,在一个强大政权的阴影里得以休养生息,然后各部落势力像走马灯一样此消彼长,以强盗+流氓的形象,在历史的舞台上纷纷粉墨登场。
谁也料不到,数十年后,明朝在土木堡莫名其妙遭遇空前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掳走,连北京城差点被攻破,明朝国运急转直下。
北虏南寇,是套在明朝脖子上的两根绞索。
外患未除,先起内乱,不是历史的罪人是什么?
气势恢弘的明孝陵依着钟山而建,涛涛江水滚滚东流。
诸王、勋贵、文武大臣毕集。十万将士金戈铁马安然肃立。
鼓乐喧天,震动寰宇。
这是朱元璋驾崩后的最后一次大祭。朱允熥登上高高的祭台,宣读祭文。
【昔我太祖高皇帝,起于草莾,勘定天下,驱逐胡虏,再造中华。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流,皆为明土。
……】
十万将士齐声高呼:
"大明!大明!“
礼毕,归朝。
命太祖高皇帝第四子燕王朱棣为征虏大将军,总督秦晋燕辽四镇三十兵马,择日挥师北上,肃清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