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灭倭之战,是一个超豪华指挥团队。
朱允熥自任主帅。
楚王朱桢、湘王朱柏任副帅。
五军都督徐辉祖参赞军务。
蓝玉手下第一悍将全宁侯孙恪为先锋。
郑和也随军出征,主管舰队航行和维护。
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平倭将领济济一堂,朱允熥居中而坐。
倭奴国共分为四部分,东北端为北海道,十分严寒。
足利义满就带着十余万残部,躲进了北海道的冰天雪地中,负隅顽抗。
主体部分为本州,集中了大部分倭奴人口。
西南端为九州和四国。
怎样处置倭奴国,成了摆在朱允熥面前的一道难题。
战争一旦开始,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扩大,原计划只是占领岛根县夺取石见银山,但打着打着就不断加码,打成了灭国之战。
倭奴国有近千万人口,已传承千年之久,把这样一个大国纳入版图,难度之大无法想象。
想了很久,他决定不留尾巴,一步到位:郡县之!
改倭奴国为东瀛行都司,以孙恪为东瀛都指挥使兼布政使;
改北海道为新湘州,将湘王朱柏分封在这里,将五万兵;
改九州和四国为新楚州,将楚王朱桢分封在这里,将楚王朱桢分封在这里,将五万兵;
改本州为新燕州,将燕王朱棣分封在这里,将十万兵;
朱桢和朱柏一下子分封到海外,都很错愕。
朱允熥做了很多工作,两个藩王才不情不愿接受了。
圣旨传到北平,朱棣改封东瀛行都司新燕州,仍用燕王封号;朱高煦封燕东郡王,朱高燧封燕西郡王。
朱棣老大不愿意,在北平待了几十年,一大把年纪了,却被打发到那种鬼地方去。
朱高煦和朱高燧却很高兴,如果一直待在北平,是没机会封王的,现在郡王爵位到手了!倭国偏僻怕什么?天高皇帝远才好呢!倭国妞儿最懂风情,正好耍个够!
朱棣正气闷着,看见朱高煦、朱高燧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叉着腰,对着两个儿子一通臭骂:
\\\"瞧瞧你们那点出息,真寒碜!至于那么高兴吗?″
朱高煦和朱高燧垂手挨墙站着,一副由你骂去我又不会少块肉的模样。
朱棣更生气了,跳着脚把朱允熥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
燕王妃徐妙云劝解道:\\\"王爷何苦动这么大气?大丈夫四海为家,到哪里不是封王?\\\"
说得轻巧,怎么能一样呢?
朱棣的心在流血,背着手在燕王府里转过来转过去,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北平了,现在却被连根拔起,能不心痛吗?
夜已深沉,朱棣还在院子中徘徊,树影、花影随着月影在摇动。
出镇倭国,他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可是细思之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自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北平扼中原门户,哪一个当皇帝的能够安心将北平交给别人镇守呢?
徐妙云款款走过来,给朱棣披上一件衣裳,悠悠道:
\\\"王爷,大哥曾给我说过,朝廷迟早要迁到北平来的,到时候王爷还是要改封别处,东瀛固远,但远有远的好处。\\\"
"我知道。“朱棣摩挲着栏杆,喟然长叹:\\\"今后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到哪里不是安身?\\\"
朱棣良久无语,又留连了几天,一狠心,带着徐妙云、朱高煦、朱高燧等一家老小,和邱福、张玉、朱能等铁杆心腹共七百余人,经陆路,取道朝鲜,前往倭国。
北平地方官员、世家大族、亲朋故交,千余人置酒相送。
朱棣放开肚皮痛饮,大醉中启程,一行人跋山涉水到了平壤。
朝鲜国王李芳远强留了半个月,每天载歌载舞山珍海味款待。
朱棣急着赶路赴任,李芳远派三千人护送朱棣至釜山渡海。
到了京都郊外,朱桢、朱柏、徐辉祖、孙恪等人又来迎接。
迎至营帐门口,朱允熥笑吟吟走出来,握住朱棣胳膊道:\\\"四叔一路辛苦了!总算把四叔盼来了!\\\"
每次都是这一套,捧杀,软刀子杀,杀人不见血!
朱棣一肚子气,含含糊糊应了一句,将脸扭到一边。
朱允熥讪讪道:\\\"倭国不灭,迟早养成弥天大患。朝廷为永绝倭奴后患,欲将东瀛收入版图,这是一件极艰难的事,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将三位叔父改封在这里。
倭奴向来难缠,环顾宇内能镇住倭奴的除了四叔,再难找到第二个人了。留在东瀛的,共四部二十五万人马,由四叔统一指挥,全力清剿足利义满,镇压倭奴反抗。″
朱棣望着脚底下的废墟一言不发,心里暗骂,小兔崽子,每次派这种破差事,都说环顾宇内没有第二人,你就不能换个词儿吗?
朱允熥略有些尴尬,硬着头皮说道:\\\"侄儿在京都给四叔和四婶新建了一座府邸,四叔和四婶先将就住着。\\\"
朱棣问道:"倭国怎么治理?"
朱允熥道:"四叔,从此之后再无倭国,只有东瀛行都司了。侄儿的打算是朝廷派流官管理,将东瀛实控起来。至于倭奴原来的皇室宗亲,王公贵胄,一律斩尽杀绝。倭文一律废弃,倭语一律禁止,服饰礼仪也全部汉化。
这是一件极难的事,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才干卓绝的铁腕王爷坐镇,才办得了。四叔威名赫赫,足以镇慑倭人,东瀛行都司的事,以四叔为主,以六叔、九叔为辅。
假以时日,北起辽东,南至台湾的广阔海域就成了大明内海了!这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造福子孙后代。“
朱棣沉默良久,脸上似笑非笑,道:\\\"北平呢?\\\"
朱允熥断然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朝廷决定迁都北平!\\\"
朱棣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回北平,这下彻底死心了。
过了两天,朱允熥命郑和前往岛根县,秘密寻访石见银山,这才是灭倭的重头戏。
郑和带着3000人到了岛根,只见那里方圆几十里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山丘,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皇上说这里有银山,真的有吗?
按照朱允熥事先画好的草图,郑和找到了指定的位置:石见町小野寺。在那里,有一座残破不堪的古寺,稀稀落落的小山丘间住着上百户人家。
郑和将这些人驱散,派兵将方圆七、八里都警戒起来,不允许任何人进来。
然后开始挖呀挖,挖了半个月,别说挖出银矿来,连一个铜板也没挖着。
郑和跑回去向朱允熥报告:\\\"皇上,没发现银山。\\\"
朱允熥问道:\\\"你是怎么找的?\\\"
\\\"拿铲子在地下挖。\\\"
\\\"错了,银矿都是藏在石头里面,把山丘打一个大洞,然后把火药塞进去点着,将山炸了,肯定能找到银矿。\\\"
朱允熥也不懂怎么发掘银矿,能想出来的,就是这种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反正据记载岛根县小野寺一带藏有40万吨银矿,这么屁大一点地方藏着这么多银矿,不信炸不出来!
就这么豪横!
郑和依计而行,十几天的时间里炸了二三十座小山丘,还是没发现银矿。
朱允熥也懵圈了,说好的遍地白银呢?哪儿去了。
\\\"炸!接着炸!\\\"
又过了半个月,郑和忽然回来报告说:\\\"皇上,银矿找到了!\\\"
\\\"怎么找到的?\\\"
\\\"误打误撞找到的,连炸了几十座小山丘,地都炸塌了,突然就看到了白花花的银矿!那银矿,是真的多,恐怕几百年也挖不完!\\\"
朱允熥喜出望外,忙命命人回南京向工部传旨,从国内征调5000银矿匠户到东瀛来。
穷了这么多年,终于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从此以后,就可以就有花不完的银子了!什么军饷、官饷、回兑银、水利银、学政银,全都是小意思啦!
朱允熥做梦都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