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许扬沉思的样子,许华心里也直打鼓。
虽然有村长方才的那番话在,他们夫妻二人不至于像当初的许明荣一家被净身出户,但这家要想分,恐怕他们也得付出不少代价。
许扬沉默许久,直到村长和族老们都不耐烦了,他这才抬起头说话。
“关于分家,我这里有几个想法,若大哥大嫂同意,咱们立马便签分家文书。”
许华夫妻二人也好奇他想了这么久都想了些什么。
当即道:“你说就是。”
许扬闻言,双手往后一背道:“第一,家中的房子和田地,我都可以不要……”
“老二你疯了,房子和土地不要,咱们吃什么?住哪里?”还没等他说完,便被他娘激动的打断了。
话被骤然打断,许扬心里很不耐烦,但考虑到现在的场合,还是耐着性子对他娘道:“娘,您能先听我说完再发表意见吗?”
面对许华时这老太婆张牙舞爪的,这会儿对象换成了许扬,她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竟然听话的乖乖住了嘴。
没了打扰,许扬继续道:“我在县城读书,房子我也住不上,至于土地,我可没那功夫去种,而我娘身体不好,更是不可能去耕种,所以土地和房子便都留给大哥吧!
大哥大嫂只需把家中所有现银皆交于我,此后每月再按时给予我和母亲生活费用,还有我读书所需之银钱,直至我金榜题名之时。”
听了许扬的话,众人在心里盘算一番,顿时都被他的无耻给逗笑了,这不是既要又要么?
表面上房子田地都给了大房,是大房占便宜,可实际上大房不仅要给他家里的所有银钱,日后还要一直供养他们母子。
说的好听就供到他高中为止,可他要一直没考上呢?那不是得养他一辈子?
这分了家和没分家之前又有什么区别?还真是名和利都被他占全了,算盘珠子都快蹦人脸上去了。
老太婆想明白李华的用意,顿时对他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老娘生的,这脑瓜子就是好使。”
完了还得意的看向许华夫妻二人,“怎么样啊老大两口子,你们要同意咱们现在就签文书。”
“这,这和将我们当做钱袋子有什么区别?不是明摆着欺负人么?”
以前地让她们两口子种,许扬要银子用时好歹还要算些情分,在外人眼里,许扬怎么都得记他们一分好。
这下可好,直接光明正大的将种地的活丢给她们,人家该花的银子还得花。
那她们闹这一出还有什么意义?还真是弄不死你就恶心死你。
凭什么因为身体里流着和他们一样的血,就得活该被他们扒着吸血。
“唉!”许华叹了口气,对眼眶红红的孟氏道:“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不过,你放心,这次我会做最大的争取。”
说罢!看向许扬:“对于你提的这两个要求我也不是不能答应……”
见许华要答应,尽管已经认命,孟氏还是忍不住拉了拉他,冲他摇头。
这一答应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
许华却是不急,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再相信我一次。”
一句话让孟氏原本浮躁的心顿时安静下来。
见许华夫妻俩说话,老太婆不耐烦的催促,“你们两口子啰嗦什么,要说什么滚回去再说,没问题就赶紧的签字。”
许华倒是也不恼,重新看向许扬继续自己未说完的话。
“家里现有的银钱都给你也行,每月给你们生活费和读书所需的费用我也能答应,只不过每月给多少得定个数。
毕竟我也有家要养,总不能挣多少都给你和娘吧!
还有供给的期限也得定个数,你方才说得供到你金榜题名为止,可万一你一直没法考中呢?难不成要我这个当哥的养你一辈子?”
这话一出,不等许扬说话,老太婆一听自己最爱的儿子被人看扁,当即就叫嚣起来,“老大你是存心见不得你弟弟好吗?真是造孽呀!我怎么就生了你这黑心肝的东西呀!”
没理会她,许华脸上带了几分挑衅,继续对许扬道:“怎么,二弟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许扬本就自视甚高,哪受得了这种挑衅,顿时拳头都硬了,嘴一张便道:“定就定,你说定多久?”
许华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当即道:“好,还算有几分担当。”
随即看向村长和族老们,“许扬八岁就进私塾,如今已有十年,那我就再供他十二年,彼时他已三十而立之年,无论金榜题名与否我都不在管他。
村长和族老们觉得这十二年的时间可算是仁至义尽了?”
村长闻言,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我看可以,安家的文平今年也不过比许扬大岁于,如今也中了秀才,若是能一直保持这个势头,高中也不过是这两三年内的事。
三年一次的秋闱,十二年的时间都足够考四回了,许扬读了这么多年,想来也是不差的。”
村长说完族老们也纷纷点头。
“我也觉得十二年可以。”
“若是十二年后还考不上,那许扬也该考虑考虑干点别的了,人生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可别将一辈子都耗在上面了。”
“言之有理。”
人呀!就怕被拿来比,本来安文平这次考上秀才就够让许扬羡慕的了,这时候别人再将他们二人拿出来一对比,他不气才怪。
当下头脑一热就同意了,“十二年就十二年,我就不信我还不如一个外来户。”
见他答应,许华心里仿佛落下一块大石,很好,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接下来只要谈好每月给他多少银子就行。
至于这个数,村长和几位族老商量计算了一番,定了五两银子。
不过得在土地收成一直这么稳定的情况下才是这个数,若是土地欠收,或是许华一家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导致收入降低,便得酌情降低。
之所以能将数目定的这么高,还是因为这两年村里在安家的带领下每家每户都赚了钱的缘故。
不然按照以前的条件,每月二两都嫌多。
只是许扬的娘先前每月就给他十来两银子,这会儿不仅多加了一个人,银子还少了一半,他自然不愿意。
可许华也不肯退让,表示这都是村长和族老们慎重商量后算出来的数。
他要是还不同意,那就将家里的东西,包括银子全都平分,他要的就带走,他不要的,列如房子,列如土地便折成银子给他。
当然每月的生活费是没有的,而且从此两家断的干干净净,以后桥归桥路归路,许华不会再多给他一文钱。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许扬终究还是答应了。
两人签好文书的那一刻,许华一家简直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