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朝廷提前布置,我就想起来那什么击球赌三川……”有人压低了声音道。
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光彩,大大的不光彩,也不知道唐朝自己的百姓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但他们这样即便不是唐朝人,在听到这件事情时,也是倍感震惊,不可思议。
虽然他们原本对于皇帝、皇室的想象也很脱离实际啦,比如什么皇帝种地肯定是用金锄头之类的……但是,击球赌三川这件事情,其实还是很超乎常识认知了。
皇帝给太后娘家个大官做做,皇帝给皇后或者妃嫔娘家一个官做做,皇帝给……这些也都还说得过去,常态嘛,算不得什么。
就是皇帝给自己宠幸的宦官推荐的人一个官做做,其实也没有什么。
可是这些都也就是直接任命一个官位出去而已,谁还要搞上一个花里胡哨的打马球比赛?
这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直接任命官职不就行了?谁还没事儿要额外来上这么一下???
【张承范本人倒是没有死在这里,他换了普通士卒的衣服,装作残兵一路奔逃,逃出了潼关范围。】
【而就在他往京城方向奔逃的途中,他约到了一队人——两千人,是前来支援潼关的博野军。】
【这批博野军虽然不知道潼关的情况,但是他们知道朝廷的情况:朝廷那个态度,那个德行,那个做法,是什么会接着派兵支援、提供粮草的样子吗?更何况,他们两千人要去面对六十万的起义军,就算加上齐克让和张承范所部,那也没有多少人。】
【所以,这些士卒本来的态度就不积极。】
【而此时此刻,看到了潼关方向逃来的溃兵,这批援军顿时没有什么继续前往潼关的想法了,他们也立刻向着长安方向退去。】
【这批博野军退到了渭桥——简单来说就是渭水上的桥梁,大体位置就是造长安城的西北方向。】
【就在渭桥这里,博野军以及溃退下来的唐军还没有向京城行进,却先看到了一幕让他们心中愤怒和怨恨越发沸腾的场景:就在渭桥这边,正有田令孜新招募的两千名神策军将士衣着华贵,高头大马,神气非常。】
【这和博野军以及溃军的形容形成了鲜明对比,溃军就不说了,自是灰头土脸、衣衫褴褛,而博野军虽然因为还没有上战场、所以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但也是没什么完整的铠甲武器、衣着马马虎虎,总而言之,完全不能和这两千神策军相比。】
【也正是因此,博野军和溃军心中的怨愤才越发壮大起来:“这伙人无功却受禄,而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四处奔波,可朝廷却还不愿意给我们粮草衣甲,让我们遭受冻馁!”】
【凭什么呢?凭什么!】
【于是,博野军带着一部分溃军直接对着这些神策军新兵动手,将他们的衣甲武器等都抢掠一空,随后还在长安的西市中抢了一波,才掉头离开了京城。】
【顺带一提,齐克让也没有在潼关这一战中身死,他也成功地跑回了自己的领地之中。】
“朝廷原来还是有派援军过来的?”这倒是很让人意外了。
众人原本都已经认定了朝廷是半支军队也不想要派往潼关去支援齐克让和张承范的,结果,朝廷原来其实还想着派人支援?
就是这支援有没有好像都一样啊——潼关都已经没了,这支博野军才走到这里,估摸着还不到总路程的一半,这还能支援什么?
就算是要坚持继续前往潼关,和黄巢的起义军正面对抗,这人数方面也不够。虽然不清楚这支援军的兵力情况如何,可显然不能和黄巢的六十万大军相比。
所以,这些援军在得知潼关战况的第一时间就决定撤退……也一点都不意外啊。
而接下来的发展,更是让众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确实,这两者的对比还真挺鲜明的……”看着画卷中,那边神采飞扬的神策军,和这边士气低落的博野军及少量溃军,有人不由自主地道。
神策军,博野军,这两者的差距之大都不需要了解唐朝的军制情况,只需要是一个眼睛和头脑正常的人,往这里一看,就能清楚地分出来这两支军队,看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
前者,那叫一个神采飞扬,那叫一个精神奕奕,那叫一个富贵逼人……而后者,当然也一看就是军中之人,可却是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还相当之困窘落魄——和前者相较。
这样大的差距,即便是他们这样的与己无关的旁观之人,心中都不免升起些许唏嘘之情,产生些许不平的怨气,更何况是当事人?
再者,这博野军虽然没能真的前去潼关战场作战,但也确实是在往那边调动,是有着前去作战的意图的;可这一批神策军,就只是在长安城中享受着富贵太平的日子罢了。
这放谁心里能平衡的了啊!
所以……嗯?就动手了???
这么有勇气,这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吗?
这就是在京城外面,对象还是作为禁军的神策军,就这么说抢就抢了?
“……”不少人面面相觑起来。
“所以,那之前那个唐德宗出逃的泾原兵变,是不是也是这样,已知军队跑到了京城这边直接动手,完全不在乎朝廷和皇帝,然后神策军又打不过人家,然后唐德宗不得不跑路了?”一个年轻人回想起来了前面的内容。
他的记忆力颇为不错,理解能力也还可以,所以现在才这么快地联想到了唐德宗的事迹。
这话很快就博得了周围人的赞同:“那肯定吧,不然堂堂一个皇帝为什么要跑出京城?”
“就是,而且那件事情我也记得,叫做兵变,不是起义,所以就是不知道哪里的军队反过来打朝廷了呗。”
“但是朝廷这个神策军的水平是真不行啊……”也有人嘀咕道。
之前只是一直听着上面讲这神策军不行,讲这神策军腐化,但是却没能真的见识一番神策军的作战情况——张承范带着的那都是被用钱买去顶替的老弱病残,不算。
现在看来,这个神策军的水平岂止是不太行,明明是大大的不行啊!
差成这样了,怎么还能充当禁军呢?
这地方藩镇又是怎么和朝廷维持住平衡的?
这人想到这里,便向周围人说出了自己最新的想法::“我怎么觉得,黄巢这件事情后,就算起义没成功,但是地方藩镇也不会再忍着朝廷了?”
朝廷都已经虚弱成这样了……
这个猜想,有人认同,但也有人不认同——藩镇要防的又不只是朝廷,还有其他藩镇呢。
还有人不太关心,而是好奇:“为什么现在神策军还有新兵?这都已经啥时候了?”
这朝廷和皇帝都已经准备跑路了,根本没打算守城之类的,为什么还要招收新的士卒?总不能是指望这些人在逃跑路上能护住皇帝吧?
“哼,你以为呢?”有人哼了一声,“这神策军待遇这么好,肯定是要给那些宦官贿赂才能进的,这京城要没了,聪明人不得趁着这最后的时候再捞上一笔吗?”
这个时候不赶紧捞最后一笔,等着长安没了,皇帝跑路,可就没这个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