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天气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
或许是盛夏的暑气蒸发了许多人莫名其妙的怒气,也或许是朝廷的安抚政策的确够给力。
更或许是从东京城直接调来的一支御史台和户部的官员们有着某种天然的政治威慑力。
总之,整个川蜀的土断清田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进展极快。
朝廷不是只会怀柔的,真要狠下心来也是让人胆寒的。
一些暗中串联、明确表示拒绝土断,用所谓的往来恩宠自古以来的说法搞阻挠的士大夫们被迅速的清理。
甚至于有些士大夫聚拢了一帮暗中蓄养的江湖高手,对那些进行土断清田工作的官员来进行威慑、恐吓甚至于发出生命威胁。
然后第二天,那些江湖高手和背后的地主贵族们就直接被押解到了绵山之下。
剥夺恩荫、抄家、清田、流放,一条龙下来,也展现了新的东京政权的酷烈一面。
而自从在某个素有仁名,据说在灾祸之年多有救济之举的大善人家里发现一份名单,然后在某个荒山野岭里挖出一大堆的尸骨后。
传说中的罗刹女也上场了,这些杀神身披铁甲,脸戴罗刹面甲,领着东京皇城司直属刑官的名义,不再搞什么流放了。
就连士大夫也架上刑场给一刀砍了。
话说大宋朝廷不杀士大夫是一条潜规则,毕竟与士大夫共天下算是赵宋的基本国策。
不过有些人做的也的确太离谱,乃至于到了天怒人怒的份上。
为了修炼什么神通,蓄养童年童女采集心头活血用来炼药,这种事儿曝光出来是真的让人胆寒。
川蜀之地承平日久,有些人还保留着某些初心。但是长久的权势、富贵利诱之下,哪怕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也有些人是彻底的堕落了。
大宋百年沉疴,到底还是养出了一批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种事情出现后,皇城司对于川蜀贵族、世家、帮派等的调查更进一步,乃至于不只是田产或者商铺之类的问题了,连一些刑律案件也开始进行追溯和深入调查。
一波波的官员被下了台,抄家流放者比比皆是,被直接拉到刑台上砍头的也隔两天就会有几个。
而与此同时,针对川蜀之地那些素有名望的名宿、乡野间的员外、从官场上退下去养老的士大夫们,所谓的德高望重之辈。
在经过一番审查发现他们的确是真正的有德之辈后,摄政王也加了额外恩赏,组建了“参知民事”这么个团队。
也就是所谓的人民代表了。
话说回来摄政王是喜欢组建会议的。大宋自古以来就有“参知政事”,也就是所谓的宰执。
后来摄政王建制御营大军,组建了“参知军事”,也就是军事参谋。
现在御营大军里面的参谋团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用庙算来取代将领的单打独斗,每一场战斗前都会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形成了制度。
而这个“参知民事”的职位,自然是仿照着那两个来的,算是朝廷对于民间诸事的另外一种恩赏。
参知民事们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权力的,是可以根据具体的时政向朝廷反映问题,比如灾荒、人祸、发水、修桥、补路。
也会和各地的明教、道教、佛教的学堂联合起来,构建集体村社,相当于给最普通的百姓有了一个额外的发声渠道。
而这个小小的恩赏起到的效果居然很不错。
大宋朝皇权不下乡,到最底层的乡村层面,一个村镇里还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宿老们说话管用,百姓也愿意听他们的。
真要宣告什么事儿,比如讲解土断丁亩政策对于百姓的实利,对于国家的好处,对于贪腐蛀虫的整治这些东西,他们说几句话,比那些官吏们之乎者也的一通大道理要有效果的多。
甚至于到后来,也会有宿老们开始主动的检举揭发某某官员私藏多少土地,搞什么上田下田的手段,私下里放高利息贷款收拢财富,逼迫平民没了生计的诸多事宜。
而暗中也有人将摄政王的治国风格总结为“三执政策”。所谓宰执治国、军执治军、民执治民。
那些被选为参知民事的长老们,也被开玩笑一般称之为“民相”。
世人都说,这是摄政王把原本属于内侍省太监们的权力给了民间宿老们,用民相来牵制宰相。
宰执们的执政的风评到底好不好,从这些士民代表这里就很能看出一部分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在大棒加甜枣的双重攻势下,到了七月底的时候,川蜀之地的土断清田工作到底还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结果。
禁止土地兼并被列为了明晃晃的法规,那些跨州连郡的大地主们被极限度的打压,甚至于公开要求上交田地。
可以给他们族中的优秀弟子多补几个太学生名额没问题,但是土地是不能握在他们手里了,要收归国有的。
剩下的就是收尾工作了,赵恒也没必要再继续待在这里了。
官员、世家、帮派、玄门、侠客都收拢了起来,具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那得等问题出来以后再做调整。
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总是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嘛。
所以赵恒又当起了甩手掌柜。
也该去江南一趟了,不然都赶不及九月份回东京的大婚了。
不过在此之前,司农监监正,传统官场上所谓的大司农,龙君绵阳君倒是给赵恒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蜀地还有另外一个存在即将凝聚金身?”赵恒是真的惊着了,这川蜀之地那么人杰地灵的嘛?
最近几十年都没怎么听说大宋境内有新的龙君晋升现世,结果一下子就要出两个?
而且还是这么短的时间间隔,还都在蜀地?
“元符年间,我听闻那乐山石佛脚下花草受佛光滋养,长势奇好,便想去多采些种子,好来培育出一些新菜。”
绵阳君道,“不过离那石佛二十多里,便感觉心悸难耐,以至于不敢再前行……那里必然有一尊大能的。”
“元符年间……有二十多年了是吧。”赵恒盘算了一下,问道,“那时候你是什么修为?”
“用你的说法来算的话……大概也有十六七个宗师的层次了吧。”绵阳君想了想,说道,
“我对于修为真气并不在意,从来没正经练过,也并不用来杀敌对战。只是走一些难走的地方,以真气化出草绳吊起身体赶路而已。”
绵阳君一心只种菜选菜培育新式的蔬菜,好让天下间的野草都能为人所用,走的是上古传说中的神农之路。
他并没有修炼武功,只是一心做事,真气就自动增长自动变多。这是务实到一定境界后的功德显化,也真是让人敬佩。
“那我去看看。”赵恒点点头,也认真起来。
能让当年具备超过16个宗师真气量的绵阳君感觉心悸而不敢靠近,那么那乐山石佛里恐怕真的藏着一个龙君。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界佛门偷偷搞的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