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家里,长辈的偏心就像一层怎么也揭不掉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原身的心头。原身总是默默忍受着,把所有的委屈都咽进肚子里,一心扑在学习上,试图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可就连原身的亲妹妹,也对她充满了厌恶。妹妹觉得姐姐就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对生活中的其他事一概不关心。在妹妹眼里,姐姐长相普通,又从来不懂得打扮自己,整日穿着朴素的衣服,素面朝天,丝毫没有一点女人味。
反观妹妹自己,年纪轻轻,才上初中,却已经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她生得乖巧可爱,笑起来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一张嘴就能说出让人开心的话。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男生,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妹妹跑腿、买零食,把妹妹捧在手心里。妹妹虽然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可她一点也不在乎,在她看来,被这么多人喜欢,可比那些枯燥的书本知识重要多了。
多年过去,原身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高校。可这所学校的学费高昂,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当家人得知她的成绩和录取院校后,竟没有一人打算为她出学费。
原身的母亲只是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语气里满是责备:“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你知道那学校学费有多贵吗?一点都不体谅妈妈的难处。”
然而,同样是面对学费问题,这位母亲对待小女儿王楚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王楚软的分数线连本科线都够不着,可母亲为了让她能读上大学,毫不犹豫地掏出了整整十万块钱。
同样是女儿,为什么母亲就如此偏心呢?原身从小懂事听话,事事迁就妹妹,她觉得自己作为姐姐,年龄比妹妹大,就理应处处让着妹妹。
家里的长辈也秉持着同样的观念,觉得年龄大的就该让着小的。于是,他们渐渐忽视了原身的感受,但凡有好东西都先紧着妹妹。甚至在他们看来,原身这个做姐姐的,在必要的时候应当为了妹妹的幸福牺牲自己。
是的,她们真的这么做了。
王楚软一心想着出国留学,可家里的资金却凑不齐全。王母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法子——让原身嫁人,打算用男方给的彩礼钱,送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出国留学。
原身不答应,她的分数线已经够上名牌高校了,她哪怕自己打工,也要继续读下去。
在王母眼里,原身的坚持就是一种叛逆。以前原身事事都很听话,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可如今怎么就变得这么自私了呢?
王母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用颤抖的手指着原身,声音带着哭腔:“你看看你,妈妈含辛茹苦把你养大,这点忙都不肯帮?你妹妹一心想出人头地,去国外深造,这是多好的事,你怎么就不能成全?”说着,她索性坐到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嚎啕起来:“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养出你这么个狠心的闺女,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供你吃穿,现在就求你这一件事,你都不肯。”
她一边哭一边抹着眼泪,继续哭诉:“你妹妹成绩不好,好不容易有个出国留学改变命运的机会,你就忍心看着她一辈子没出息?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还是要嫁人?现在有个好人家愿意娶你,彩礼给得也丰厚,这是你的福气,也是帮家里,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我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你就不能替我分担分担?你妹妹要是出不了国,以后被人看不起,你良心能安吗?”她哭得愈发大声,鼻涕眼泪糊了一脸,那模样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这时,闻讯赶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加入了战局。大姨率先开口,脸上满是不满:“丫头,你妈说得在理,你当姐姐的,就该有个姐姐的样子。你妹妹出国可是大事,你这一耽误,她这辈子可就毁了。”
二舅也在一旁附和,皱着眉头说道:“就是,读书有啥用,早点嫁人,帮衬家里才是正理。你看看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一点都不知道感恩,你妈养你这么大容易吗?”
三婶更是夸张,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喊:“现在有个好亲事摆在眼前,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还不乐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要是不答应,以后在这亲戚圈里,可别想抬起头做人!”
面对众人的指责,王母哭得更凶了,她趴在地上,捶打着地面:“你们看看,我这命苦啊,养了个白眼狼,我为她付出了这么多,她却这样对我,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原身的眼眶瞬间红透,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她明明学习那么好,比妹妹优秀得多,可为什么全家人都拥护妹妹,没人在乎她的前途呢?
面对恐怖又扭曲的原生家庭,原身不敢反抗。她自幼便在这种充满偏心与扭曲的环境里长大,整个家庭长久以来都控制着她,致使她连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
所以,面对全家人的指责与说教,她只得选择暂时妥协。虽然嘴上答应了,可她心里并不想嫁人,甚至打算即便自己打工赚钱,也要继续读书。
然而,王母根本不给她任何机会。
第二天,王母就把原身的房门反锁,还在她房间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且警告她:“从明天起,你不许踏出家门一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去学校报到,我是绝对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过了一段时间,王母满脸堆笑,拉着一个男人的手腕走进了原身的房间。一看到原身,王母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语气却故作轻快:“小然,你快起来,这是给你找的对象!”
“阿姨,这就是您女儿啊,可真漂亮,啧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