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后话里似有所指,听得洪乐帝一怔,“母亲说的哪里话,儿子怎会让您有事。”
太后凤目含威,面上凝上一层寒霜,斜睨着洪乐帝说道:“今日玉书救治哀家有功,皇帝理应予以封赏才是。”
洪乐帝略沉吟道:“洛玉书擅闯宫闱,本该重责,但念其救治太后有功,便将功抵过,不予惩戒,望好自为知。”
“将功抵过?”苏太后沉声问道:“依皇上的意思,玉书全力救治哀家所立之功,竟还比不上擅闯宫闱的所犯下的罪责吗?”
“儿子并非此意。”洪乐帝忙解释道:“只是宫规不可违,若此女之举被旁人效仿,人人都会肆意妄为,这日后若有意图不轨之人趁乱危祸宫廷,那我皇家颜面何在?”
他说得言之凿凿,众臣也纷纷赞同,可只有苏太后知道,洪乐帝这义正言辞的背后是有多么的虚伪。
当年他也是这样信誓旦旦向她保证不会觊觎皇位,她信了,可到头来,为了那张龙椅,他非但违背誓言,还弑杀手足,如今她怎能再被蒙骗。
“皇上若真在意皇家颜面,就该犒赏有功之人,如此,在万民心中,才算得上是赏罚分明的明君。”
太后铿锵的话让洪乐帝有些无奈,“既然如此,太后想如何封赏此女?”
苏太后道:“还请皇上下旨,封玉书为瑞安郡主,赐食邑千户,再着工部在京中择选一座府邸,一应规制皆按祖制,以此彰显龙恩浩荡,也让天下百姓看到大齐有位重义贤明的帝王。”
言罢,她看向洛玉书道:“玉书,还不快叩谢圣恩。”
洛玉书在心中为苏太后竖起大拇指,并由衷赞叹姜还是老的辣。
有了郡主的身份,日后她出入宫闱见太扣就方便许多。
只是皇帝虽被迫应下,但日后难保其不会将今日的怒气发泄到洛如年身上,因此,洛玉书必得想个万全之策。
“臣女惶恐。”洛玉书双膝跪地道:“承蒙皇上、太后厚爱,臣女理应叩谢隆恩,但今日微末之功皆赖父母素日里的教导,倘或受封郡主,依规制,父母恐再难时刻提点臣女。”
说着她双掌扶地,垂首叩首于地,“还请皇上、太后收回成命。”
洛玉书举止不卑不亢,言语间透着恳切,令一席重臣勋贵大为赞赏。
洪乐帝对此虽也颇感意外,哪有到手的封赐拒绝的道理,可也觉得洛玉书还算识相,懂进退。
可接下来苏太后的话犹如一道惊雷,令洪乐帝大为光火。
太后让小东子将洛玉书扶起,而后一脸慈爱地道:“哀家知道你这孩子淳善至孝,心里念及父母抚育之恩,不愿因自己获封郡主而令他们向你行叩礼,竟毅然推拒了郡主的尊荣,此等孝心实在难得。”
洪乐帝也颔首道:“是啊,洛玉书孝心可感天地,朕也不好再勉强,自当成全她。”
“这有何勉强的。”太后说:“能教养出如此良善乖巧的女儿,想来洛大人也当得孝悌为本,仁善传家的典范了。”
“这样笃厚的家风,应当让全大齐为之效仿。”苏太后声音又提高了些,“如今泰康侯的爵位悬空,本就该由洛大人承袭,不如就晋封为文国公,也好为天下百姓做个表率,皇上意下如何?”
苏太后将话都说尽,他还能说不吗?自然是不能,否则他便是个昏聩君王。
可今日太后多次提及仁厚孝悌,洪乐帝只觉颇为蹊跷。
此时的洪乐帝面色已极为难看。
他嘴角紧抿,拢在袖中的手已紧握成拳,额间的青筋隐隐暴露出他压抑着即将外泄的怒火。
“怎么,难道皇上不同意?”太后见状不满问道。
他紧了紧袖中握成的拳,少顷,慢慢松开,面上挤出一丝笑意,“太后所言甚为合理,朕也正有此意。”
洪乐帝说:“今日时辰已不早,太后还是先回宫休息,朕明日便让李福庆去洛家宣旨。”
洛玉书就此以一招以退为进,成功化解危机,令洪乐帝暂且无法拿捏洛如年。
堂堂一国之君,又如何能随意针对洛如年。
毕竟仁厚忠孝的文国公可是他亲封的,是大齐人人效仿的对象,不会,也不能在洛如年身上有何污点,否则就是他这个皇帝有眼无珠。
这对于骄傲的洪乐帝而言,是万不会承认的。
张华的脸色也垮了下来。
他真不知是洛玉书运气太好,还是他时运不济,心里的如意盘再次落空。
为今之计还是先同蒙易里应外合地解决掉周云深,至于其他事。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