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绳并未理会,继续带头向山谷深处奔跑。
山谷中到处都是黑色的石脂水,散发出刺鼻而独特的气息。
狗蛋边跑边焦急地喊道:“前面没路了!咱们会被困死在这里的!”
宋之绳头也不回,说道:“不想死就跟我走,我有办法。”
李光春大口大口喘气,说道:“你是不是想用石脂水陷住那些土匪的马?我刚才看过了,这里的泥土虽湿,但根本不足以困住马蹄!”
与此同时,土匪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石脂水混合的油你对于战马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宋之绳依拼命狂奔,可是,前方地势逐渐抬升,速度变得更慢,而身后的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
李光春心中愈发焦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还以为科学院的人多厉害呢,为何连区区百十个土匪都对付不了!”
“闭嘴,省些力气跑路!”
宋之绳脚下不停,继续往山坡上跑去。
在他们身后,土匪们的狞笑声清晰可闻,双方已经近在咫尺。
宋之绳突然停下脚步,转身面向追兵,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李光春都快哭了:“大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得出来?”
宋之绳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点火!”
李光春满眼疑惑,问道:“你说什么?点什么火?”
宋之绳没时间解释,一把将他推到一旁,迅速从身旁一名侍卫的腰间取下火折子,捻了捻,火折子见风,立刻冒出火光。
李光春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宋之绳一甩手,将火折子丢进油泥之中。
呼啦!
满地的泥油,遇火即燃,立刻蔓延开来。
“把火折子都丢到地上!”
众侍卫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效仿。
泥潭中瞬间爆发出熊熊烈焰,几乎将整座山谷点燃。
土匪们本已逼近,却万万没想到会突然陷入这突如其来的火海之中。
战马最怕火,如今被火焰包围,全都不听使唤,像个无头苍蝇一般乱冲乱撞。
有些土匪骑着马从泥潭中冲出来,可是,石脂水粘在马腿上,随着马匹的奔跑,火焰也越发旺盛,他们只能痛苦地尖叫着,然后被活活烧死。
宋之绳和李光春等人站在山坡上,目睹着这一切。
刚刚还不可一世的土匪正在火焰中挣扎,最终一个个倒下,化为一堆堆焦炭。
李光春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感叹道:“你是怎么想到用火攻的?”
宋之绳说道:“石脂水最大的用途就是可以燃烧,难道你忘了么?”
“那倒没有,只是,只是……方才的情况,实在太过凶险,只顾着逃命,却没想到还能绝境反击!”
狗蛋凑上来,说道:“我滴老天,这些土匪可不好惹,官兵出动几次都没打过,没想到就这么烧死了?”
此时火焰还没熄灭,宋之绳便问道:“他们经常劫掠百姓吗?”
狗蛋点点头:“他们是蒙古人,从河套那边来的,到处烧杀抢掠,实在可恨!没想到今天落在几位大老爷手里,不费一兵一卒,就这么给灭了?”
宋之绳似笑非笑地说道:“算他们倒霉!”
众人站在半山腰,等待许久,却发现火焰始终不灭。
狗蛋便说道:“这东西点着了,能烧好几天呢,要不咱们先回去?”
宋之绳却如获至宝,说道:“不回了,就在此处扎营!”
……
榆林,大帅府。
高一功眉头紧锁,问道:“郝永忠全军覆没?”
斥候回道:“卑职看的清清楚楚,三千将士,尽数身死!”
“你可看清楚了,他们死于刀尖上,还是火铳?”
“好像是……火炮!”
“什么?”
高一功更加疑惑,明军突然冲进大顺腹地,还携带了火炮?
现在的情况很严重,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来人,召所有将领前来议事!”
半个时辰后,榆林府内的将领们纷纷赶来,议事厅内挤满了人。
“郝将军向来勇猛,且所带三千兵马皆是精锐,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
“说的是啊,延州地处偏远,明军远道而来,补给线都无法保障,他们如何敢如此冒进?”
众人议论纷纷,却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高一功听着众人的议论,眉头紧锁,心中愈发烦躁。
“谁能给我解释解释,明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其他人面面相觑,因为大家都搞不明白这个问题。
高一功实在不耐烦,便说道:“干脆别讨论了,各部回去集结兵马,本帅亲自出征!”
“且慢!”
这时候,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站出来,说道:“大帅稍安勿躁,老夫以为,明军真实意图并非延州,依然是榆林!”
此人名叫李三甲,原本是当地的老秀才,原本都快饿死了,赶上李自成起义,便追随了义军,后来留在高一功身边出谋划策。
高一功闻言,紧紧盯着李三甲,问道:“李先生,明军分明在延州活动,且已证实郝永忠将军全军覆没于他们之手,你为何仍坚持认为明军的真正目标是榆林?”
李三甲轻轻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缓缓开口:“大帅岂不知兵不厌诈的道理?明军此举,看似孤军深入,实则可能是故意为之,意在迷惑我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潼关、紫荆关、娘子关到居庸关,无论哪一处,距离榆林都相当遥远。明军若真要从这些关隘进攻榆林,必然会被我军提前察觉,难以达成突袭之效。”
“然而,他们却选择了直接穿越我大顺腹地,孤军深入延州,此举看似冒险,实则可能是为了吸引我军的注意力,让我们误以为他们的目标只是延州这一偏远之地。”
高一功眉头微皱,他开始思考李三甲的话,但心中仍有疑虑:“即便如此,明军毕竟只有数千人,孤军深入,岂不是自寻死路?我军只需集结重兵,便可轻易将其歼灭。”
李三甲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明军此举,看似冒险,实则可能是虚张声势,意在掩盖其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