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好去做学徒,但李婉宁还是觉得袁夫子那里讲的东西对生活也挺有用的,所以说好每三天去两次医馆。
学医可以作为刘雅琴的兴趣和一门手艺,学会了也可以给自己和家人调养身体,但平反后大概率还是会嫁入官宦之家,想要以此作为职业的可能性不太大,除非家里再出什么变故。
但其实医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多余,懂点医理总归没有坏处。
医馆正儿八经的学徒是没有工资的,而且以后真的旭辉了医术也得在医馆工作很多年,直到师父点头才能自己出去另谋出路,否则就是欺师灭祖,为同行所看不起,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
不过这对于李婉宁来说完全不成问题,现在做手工已经成为她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指着这个生活,不缺刘雅琴这一份。
刘雅琴以后可能也没有坐诊的机会,再过几年她们返京,自然不存在另立山头欺师灭祖一说。
“红袖,抓紧给琴儿做两身男装吧。”既然要女扮男装,那行头总得齐全。
好在家里现在经常备着布料。
“红袖姨,袖口不要太宽大,不然做事不方便。”刘雅琴现在种药材、上山挖药啥都做,觉得原来的袖子太宽了,做的时候还是有着原来美观的考量,以至于她有时候需要偷偷把袖子挽起来。
这么一说,李婉宁想到了风衣袖口上的那条有扣子的带子,可以调节袖子宽度。
“红袖,你袖子缝好后外面加个。。。。。”连比划带描述一番之后,红袖终于听懂了。
“夫人,这样是好,但是会不会还是太女性化了一些?”红袖想着那个可以作为装饰用的边边,发出疑问。
“哦,对呀,我们琴儿是要扮男装的。那不然就给她袖子里面做个扣儿,想要干活的时候从里面扣一下吧。”李婉宁继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个倒是可以,红袖应了一声,去给刘雅琴量尺寸了。
家里大人们的尺寸红袖都是心里有数的,但小孩们长的快,每次做衣服都要先量好。
刘雅婷已经开始学着做衣服了,赶紧凑上来:“红袖姨,我帮你做吧。”
李婉宁和她们说过,不管什么技能都可以学上一点,会了可以不做,但如果不会的话,想要用的时候就没有了。
所以家里的这几个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李婉宁都让他们学会了做饭,好坏不说,能把东西做熟,尤其是对野菜的辨认以及对肉类食材的处理。
也都让他们学了针线,女孩子们学的多一些,可以学点绣花,缝衣服之类的,但男孩们,也至少要学会缝扣子和打补丁这两项。
现在刘雅琴要去学医了,这种常见草药的用处也得让他们适当的知道一些。
“琴儿,以后要把你学到的常见草药的药性和用途也对其他兄弟姐妹们讲一讲,也不用多,每十天讲一个,这样大家记得不累,还能学会。”还没正式入学的刘雅琴就被李婉宁安排活儿了。
应了声的刘雅琴此时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
过两天就要到医馆去当学徒了,这放在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写那个心愿的时候也就是随便写写,压根儿没想到没过多久就能以一个正式的身份去参与学习。
最主要的是,还要穿男装,多么离经叛道的行为,没想到竟然发生在她的身上。
其实,家里人还以为之前她们写话本子的事情自己不知道呢,这怎么可能,在一个家里,她们第一次写的时候自己就知道了。
只不过,大人们似乎不想让自己知道这件事,所以自己也装作不知道,每次让她出去就乖巧的出去,可是,难道她们不知道自己是识字的吗?
在她们不注意的时候,她早就偷偷将她们写的那些给看完了,确实很好看,里面有些人的行为她觉得很帅,比如祝英台。
至于忐忑,她本是一个比较安静,略有内向的人,自记事起就天天和自家人在一起,即使是去袁夫子那里上课,也是和姐姐妹妹一起去的,但是现在却是自己一个马上要去一个新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内心多少有点不安。
连翘也有点担心:“你中午不能回来,在医馆要自己吃好饭,别饿着自己,做事情的时候要小心,千万别伤着自己。。。。。。”
听着她的碎碎念,李婉宁笑了:“没事的,要相信琴儿。母亲去镇上摆摊的时间你也知道,如果我在镇上的话,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如果我不在,就去学堂找你哥哥们。”
刘雅柔有点舍不得:“二姐如果去医馆了,以后就没人陪我玩了。”
刘雅琴拉着刘雅柔的手:“没事,柔儿,我是去学本事的,等我学会了你们就再也不怕生病了,我全给你们治好。你不是最怕药苦吗?以后我给你开出最好喝的药。”
刘雅柔苦着脸:“那药再好喝也是药呀,二姐你不如学习一下怎么样搭配食材能让人不生病,那就永远不用吃药了。”
刘雅琴拍拍胸脯:“这个可以有,虽然不能不让你生病,但我给你搭配食材,至少让你少生病。”
“琴儿,这个你确实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药膳是一门学问,有些小毛小病的,有时候稍微调理一下就好了,根本不用喝药,这个做好了以后没准儿大有发展呢。”听着姐儿俩聊天,李婉宁反倒想出了个好点子。
药膳在后世的养生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后她生活的圈子都是有钱有权的富家太太们,对这方面更是重视,正是药膳能发挥作用的场所。
“好的,母亲,等我以后学会了给家里每个人都量身定做专属药膳,让大家每个人都少生病。”
刘雅琴没想到自己本事还没学会,愿倒许出去了不少。
看来,以后要更加努力一些,不能光说不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