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套成为基础,后面便容易不少,小郡主挑好石材,工匠分门别类切割,打磨雕刻也越发顺利,师傅们在小郡主引领下,也渐懂得所需工艺与分寸感觉,进度竟比原来设想的要快一些。
半成品出来,小郡主再逐一指点修改细节,在宁氏金玉行大堂摆下一套,便已引起瞩目,询问者众,伙计们只得说样品不卖,迟些才可预订。一时之间,不少学子士人上门看品,争相下订。
金玉,金木,金石三个系列均出自小郡主的设计,宁氏从未宣称,但又怎瞒得住,早在成品未出之时,便已传开,宁氏从未回应。一来侯爷不喜女儿为人所知,二来小郡主也是出于兴趣,从未想过为自己挣下名声。
可是金石系列,小郡主实在是上心,几位哥哥都觉得不可埋没了妹子的付出,便专门订制了上好的墨,命其名为“海棠春晓墨。”作为预订金石系列的回礼,如此也另一方面回应了坊间传闻,更为金石系列增加了美谈。
除了第一套成品在工场打样,第二套在宁氏金玉行展示,第三与第四套成品出来,必得是留给两府家主的,一套侯爷,一套六王爷,小郡主与二爷三爷及几位哥哥都还得靠后,侯爷仔细看过,含笑点头说:“独乐。”
另一套送去六王府,王爷也把玩许久,亲自试过调墨,让关爷送来两个字:“纳喜。”小郡主开心,两位家主各给了一个词,她又亲自写了每套成品的封箱条,就用了独乐与纳喜四个字。
金石系列可谓是处处用心,从包装封条到海棠春晓墨到一式三件,文房之器向来由男子设计制作,少有如此讲究仪式感,小郡主作为女性的巧思,令书房中更添雅致,一时在兴城学子士人中成为必入之物。
金玉木石三系列一出,宁氏金玉的名气又上了一层楼。她做得开心,侯爷便由着她,自家女儿那般才华,作为爹爹岂有不骄傲的,只难免暗暗忧心,盛名之下,难免生事。
念奴看着小郡主天天画图及去工场,劳累反而开心,圣上最近貌似知道她做什么,竟一次未召入宫。订单越来越多,工场又再调整人手,增加工匠,优化流程,成品第二批,小郡主才拿到自己的一套,她未拆封,嘱付念奴仍送至书院。
念奴深知,这是她家郡主感谢静能解下乐榕禁足之事的谢礼。送到书院,入得琴房,向童子打听,竟说静能稍后会到。念奴便带着礼物等待。
约过半个时辰,静能过来,面容平缓,双手执礼谢过。念奴走后,才轻抚木盒,封条上“独乐”与“纳喜”四字,他一眼看出,出自小郡主的手笔。打开,逐一看过砚台,笔洗与镇纸,还有一条海棠春晓墨。可看出处处用心,物像其人。
静能轻轻颌首,他自是知道最近当红的这套金石系列,订货也得排到半年后,念奴送上时就轻说:“我家郡主都未拿到呢。”静能叹息一声,世间竟有如此聪慧女子,琴艺画技均是绝品,而她只得十六岁,只怕各方利益,放不得她过一个洒脱惬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