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工郎收起目光,不好意思道:“嫂子好……嫂子真是太漂亮了……许哥昨天拿的官箱,就是……”
许灼点点头:“对,头发也是昨天刚剪的。”
梁大晓一愣,也盯着许若谷看了起来:“才发现剪头发了,那一头长发真是不错的,卖给理发店,可是能值不少钱呢。”
在看到许灼的眼神后,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习惯了,勿怪,我大老粗一个……”
最好的假发永远都是真发来做的。
品质好的头发回收价也自然不便宜。
像许若谷那一头长发,既长发质又好,颜色也深,是上乘中的上乘。
真要卖钱,少说几十块钱能卖。
毕竟整个易城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头发。
就算能找,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卖。
本地姑娘大部分都有着嫁人才剪头发的规矩。
这还没嫁人就剪头发,要么日子很难过,要么就是许了人。
直接头发剪短引起的误会,那可麻烦得多。
这小插曲就在许灼插科打诨中糊弄过去了,免得尴尬。
眼下一说他要去木材厂买木料,梁大晓便奇怪:“你们村砍了这么多树,全都堆在了仓库里,就不能卖给你?”
魏工郎连忙解释道:“师兄,那些都是新鲜树,水份太重。想要用,得堆放阴干三年。不然现在就做家具什么的,它还会缩水,指不定开裂。”
“那你们要什么树,跟我说一声不就行了?”
魏工郎又摆手道:“师兄,你不是木匠,不懂木料水深。同一种树,不同年份的,料子不一样。同一棵树,不同部位的,气性不一样。真正要好料子,还有阴干好的料子,得自己去挑。你直接拿的话,人家给普通料是给,给虫眼料也是给,你拿了还不知道被坑了。”
“水这么深……”梁大晓惊讶道。
“这不算深,深的师兄你还没见过呢……”
“那行,你们在这等等,回头我派艘船在白银灞河那,你们乘船,人家直接走水路带你们去,也方便。”
聊了一阵后梁大晓才带着人和货离开。
许灼本来想走陆路的……
可想到陆路的路况,确实觉得水路更好。
于是同意了梁大晓的派船接送。
分别前他送了送梁大晓,亲自和他着重提了提金砖的事,莫要忘记。
转身回去,正好看到阿山和许若谷交谈,接过了牛蛙离开。
算起来,阿山从他这里赚的钱,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也算开学前在他这里打暑假工了。
看着阿山离开,他作了今天的工作安排。
先两人带着魏工郎去附近工地上转转。
没办法,昨天忘了和魏工郎说上班时间,以至于他早来这么久。
也好,带着他说说关于建筑的事。
魏工郎因为家庭原因,比村上好多人要有眼界许多。
钢筋混凝土建筑他完全可以接受,也知道传统青砖和红砖强度这回事。
这说起来不费劲。
三人边走边检查,许灼会把问题说出来,许若谷拿出来记。
片刻后,养殖场、菜市场、十七号、十五十六号人来上工了,就把条子一一递过去,让指挥员组织开会,说明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好工作部署后,再进行这一天的工作展开。
“许哥,你们这河道清理时,捞出来不少鱼吧?”
转完一圈,三人站在已经开始打造塘口码头的边上,看着比先前又深不少的河道,就慢慢熬着时间,魏工郎忽然开口询问。
“是啊,也算卖了不少钱。”
“许哥,那这河里就没鳜鱼,鳗鱼什么的稀有鱼种?这些可值钱了。”
“有,但是不多。入村河段,其实一直都被围起来的。这里面的鱼,都是先前生产队投放进去的鱼苗。在放鱼苗前,河段被大致清理过。就怕出现黑鱼,大鲶鱼,鳜鱼这样吃鱼苗特别厉害的鱼种。当时我们老书记特地找农业局的相关专家来看过,细心弄了弄。北面白银灞河也一样这么搞的。就南面柘泾巷河没这个弄,因为那条河又宽又深,本来就更适合水泥船,不能专门养鱼。”
“诶,那可惜了……”
“可惜啥啊,你想钓鱼?”
“是啊……钓个一两条,不妨事吧?”
“你会被抓起来通报批评的。”
“不是吧,也就一两条……”
“等这河再通水就不养鱼了,随你怎么钓。但是白银灞河还是别去,我们老书记这人守财奴。先前村上有熊孩子偷钓,被老书记直接抓起来打屁股,抽肿了屁股才被放走的。我们这老书记,手段很硬,脾气也差。”
“诶唷……那还是我们那书记好,只要你不卖,钓少了点也没关系。”
“多说的……你们那是镇子上,主要经济又不靠鱼,我们是乡下,水产组可是村里几大经济来源之一了。就跟双桥巷北面菜地里的蚕房那块一样,蚕房跟猪棚、鱼塘、桑林连在一起的,那也是老书记命根子。先前我特么无聊时路过手贱摘了片桑叶,都被蹲在沟边拉野屎的老书记骂了好几句。”
“喔唷!你们家老书记脾气这么大这么猛?!”
“先前我的事你听过了吧?”
“东蔡疤哥?”
“他和另外一个小弟,直接被老书记的春田步枪给击穿了膝盖。我当时都吓傻了,那子弹是穿过我身旁击穿疤哥膝盖的……后来我才知道,全村,不止全村,整个五村集镇,只有他一个有持枪证。其余民兵的枪都放在村委,没有批准是不能动的,唯有他有持枪拿枪的特权。”
“那的确猛,我们家附近都有三个人有持枪证,家里藏枪的不止三个。”
“我去……百湾镇上这么猛?”
魏工郎暗道哪有你们天授村猛,春田步枪都出来了。
这东西不上过战场,就江南这地方这水平,哪有人能私人弄到?
虽然这年头,哪里都有统战部。
可平心而论,江南地区的统战部其实是最没用的。
目前和猴子们的摩擦不断,真要搞起来也是高个子先顶着。
江南地区就是倒数第几名的矮个子。
但不是说这里战力差,大后方就没用了。
打仗打的是人口钱粮,别的地方出人,江南这地方出钱粮,重点要搞的就是经济发展,比如说六四年十二月份左右,总理接见老朋友斯诺,询问他在华夏玩了一圈的感受,和对经济的见解时,问去的地方是哪里?
当时斯诺一口气说了几个地名,基本都是江南的。
第二个地名,就是易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