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拜见父亲。”
节帅府,贾玓居于主位,贾荀与贾蔺拜倒在地。
贾环也跟着跪下:“拜见王爷。”
贾玓示意他们起来,看向贾荀:“你们两个,不在家里孝顺母亲,怎么来这里?”
贾蔺刚要说话,贾荀已经开口:“母亲牵挂父亲,要孩儿前来帮助父亲。”
随后,贾荀不着痕迹的给贾蔺一个警告的眼神。
刚要说出哥哥撒谎的贾蔺,连连点头:“对对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孩儿要帮父亲打仗!”
贾玓嘴角一勾,内心舒畅。
虽然贾玓曾说过,他会把仗打完,不留给子孙后代打仗的机会。
然而时代变迁,时间流逝,只要人还存在,大宁无论是多么强大,最终...也难以避免历史规律,走向衰亡。
异族还是会崛起,战争还会再起。
仗打不完。
主要是,儿子虽然不大,但是儿子的孝心...让人心里舒坦。
瞧瞧,你们的儿子还在尿尿和泥的时候,还在哭闹尿床的时候,本王的儿子,已经开始征战沙场!
既然光芒遮掩不住,那就绽放光芒。
贾环站在一旁,抿了抿嘴,看到嘴角勾起,眉眼间都是欣慰、自豪的二哥哥,贾环不断给自己催眠:“荀哥儿、蔺哥儿是二嫂子要他们来的。”
“荀哥儿,蔺哥儿是二嫂子让他们来的。”
“荀哥儿、蔺哥儿是二嫂子让他们来的...”
贾环相信,这个时候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哥哥高兴。
这也是二哥哥想要的答案。
帐内诸将,无不羡慕。
咱就没有娶这么一个媳妇呢?
咱就没有生这么一个好儿子呢?
人家王爷生了两个这样的儿子,我这是十八个儿子绑一块,也不及王爷一个儿子呐。
“既然是你们母亲要你们来的。”
贾玓眸光闪烁:“就留在本都督身边,做一个传令兵吧。今日你们的功劳,本都督会记在功劳簿上。”
贾荀与贾蔺兄弟二人,都是脸上一喜。
贾玓挥了挥手,吩咐诸将:“整顿太原城,安抚民心,你们下去做吧。”
一众将领下去之后,房中只剩下贾玓父子三人还有贾环的时候,贾玓板起脸:“再次告诉为父,你们怎么来这里的?”
贾荀小脸上的喜色僵住。
贾蔺也是如此:“父亲不是问过一次?”
贾玓没有理会贾蔺,而是看向贾环,贾环几乎是本能的说出:“荀哥儿、蔺哥儿是二嫂子让他们来的。”
贾玓:???
贾荀兄弟看向贾环,内心暗道:“四叔好勇!”
“哼...”
贾玓看向贾荀与贾蔺,冷哼一声:“还要欺骗为父?”
他们成婚这些年,相爱相知,不能说心意相通,也是互相了解。不说儿子能耐多大,年龄多大,就算是以后他们七老八十,他们可以纵横天下,再去战场,他们的母亲也会担忧。
这是身为父母,对于子女不可改变的爱。
其次,以贾玓对于秦可卿的了解,这俩傻孩子,一定是偷跑出来的。
贾荀兄弟深深低头。
贾环则是那眼睛斜睨兄弟二人。
“报!”
这时,一个亲兵拿着一封书信而来:“王妃家书。”
贾玓吩咐一声:“拿过来。”
书信到手,贾玓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小小年纪,有些能耐,就胆大包天,现在都蹲马步。”
三人立即蹲起马步。
很是标准。
贾玓拿着书信离开,贾蔺挤眉弄眼:“这还是父亲第一次惩罚我们嗳,不就是蹲马步,我双臂平举千斤,蹲一天也不累,何况还没平举千斤,赤手空拳。”
“闭嘴!”
贾荀瞪了一眼贾蔺:“你想要父亲听到吗?”
不知道父亲刚才因为咱们,给父亲长了脸,父亲其实内心是高兴的?
真想要惹怒父亲?
你厉害。
你力气大。
父亲还不是两根手指,就可以轻松的收拾你?
“我...”
贾蔺想要争辩几句。
贾环连忙给他使眼色:“都不要说话,说不定你们父亲,就在外面呢。”
于是,兄弟二人闭嘴不言。
贾环则是内心一苦:“你们兄弟变态,你们兄弟厉害,我却跟着你们兄弟受苦,我坚持不了这么久啊。”
......
“果然如此。”
当看完秦可卿的家书之后,贾玓摸着下巴:“这两个小东西,还真是偷跑出来的。”
随后,贾玓再次写了一封家书。
这次没有加急,也没有保密:“送去王府,交给王妃。”
这封家书,是给秦可卿报个平安。
这是家书,但是在这个时代,书信的保密性并不是很强。所以,秦可卿来信,并没有多少感情流露。
贾玓的书信,也没有多少感情流露。
“来人!”
贾玓吩咐一声:“传本王之令,召此地锦衣卫所千户来见。”
和尚已经练成僧兵,数千聚集一起。
而锦衣卫,毫无察觉!
这很不对劲。
要么锦衣卫已经叛变,要么...这群和尚是真的瞒过了锦衣卫。
锦衣卫遍及天下,不能说所有事情都能够瞒过锦衣卫,但是这么大的事情,锦衣卫毫无所知,这才是不正常。
没多久,亲兵来报:“王爷,太原锦衣卫卫所,已经荒废不知多少年,没有找到锦衣卫。”
贾玓略有沉思,节度使已经明目张胆的,断绝朝廷一切眼线,而锦衣卫却在朝中有眼线。所以,这些僧兵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太原城中。
只是可惜,这些僧兵一个个的悍不畏死,就算是抓到活口,也会想办法自杀。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卸掉了下巴,捆住手脚的僧兵,两个僧兵脑袋互撞,双双殒命。
他们...
已经被洗脑,不可能收降。
也不会投降。
“你拿着本王书信,交给北静王、王子腾、辽东行都司指挥使何金。”
贾玓神色肃然:“另外,这一封书信交给严黯。”
“要以最快的速度!”
亲兵离开后,贾玓呢喃自语:“水溶,有本王在,你的野心实现不了。”
“本王就看你如何选择。”
水溶野心极大,贾玓没有崛起之前,水溶绝对是大宁第一权臣。
拥兵三十万,掌控九边之中的九镇,还有山海关。
而且,水溶处处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还有自己的权势,对于皇帝的轻视。
“另外,点齐三万骑兵,在城外等候!”
以安秀之名伪造的消息,也不知道能不能迷惑范阳节度使。
无论能不能迷惑,贾玓都需要主动出击。
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本就身在北方,与鞑子有所勾结。
一旦大宁内部动荡不安,鞑靼、金国必然趁虚而入,带来一定的变数。
再有,江南也未必能够安稳。
在大宁内部没有完全解决掉麻烦之前,贾玓必须要将这种变数隔绝山海关外,长城以外。
“报!”
不知多久,亲兵来报:“谢大人已经点齐兵马。”
贾玓起身,出了节帅府之后,翻身上马:“目标,范阳!”
......
不知多久。
贾环坚持不住的坐在了地上。
看着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贾荀兄弟还在轻松的坚持着蹲马步。
“哎呦...”
贾环本就是习武时间短,坚持到现在已经不容易:“都两个时辰了,二哥哥怎么还不来?”
“禀报世子、二王子、环四爷。”
这时候,贾玓的亲兵到来:“王爷有令,责令世子等人,留在太原府,不许离开!”
贾荀面色不动,贾蔺则是嘀咕着:“那我们,还要不要蹲马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为什么不叫上我们?”
贾荀起身:“闭嘴!”
“父命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