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上次欧罗巴大战之际,那时的飞机技术尚未臻至成熟之境,汉斯帝国纵使有心攻击昂撒帝国的本土,但碍于自身技术的限制也是无能为力。
可今时不同往日,汉斯帝国通过某种途径成功地从神秘的大夏帝国那里获取到了堪称卓越的飞机技术,并依此造出了性能远超昂撒帝国的先进战机。
如此一来,汉斯帝国不仅在空中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更为其进一步扩大战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斯帝国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毫无顾忌地向昂撒帝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的航空炸弹无情地落在昂撒帝国的土地上,将其各类工厂瞬间化为一片废墟,熊熊烈火燃烧着,黑烟滚滚直冲云霄。
交通运输节点也未能幸免,桥梁被炸断、铁路被摧毁,交通瘫痪,整个昂撒帝国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雄鹰帝国迅速做出反应,果断改变战略部署。
他们紧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昂撒帝国和罗斯帝国的军事物资援助政策,并加大了对那些被汉斯帝国所消灭国家的反抗势力的物资支持力度。
大量的武器装备、弹药补给以及食品药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受援方,雄鹰帝国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
然而,尽管雄鹰帝国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现实却令人沮丧。
罗斯帝国和昂撒帝国的军队在强大的汉斯帝国军队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即使拥有了雄鹰帝国提供的海量军事物资支援,他们依然节节败退,每一场战斗都以失败告终。
汉斯帝国的军事力量之强大超乎想象,无论是战术运用还是士兵素质,都远胜罗斯帝国和昂撒帝国。
在战场上,汉斯帝国的坦克如钢铁洪流般席卷而来,碾碎一切阻挡它们前进的障碍;
战机呼啸而过,投下致命的炸弹,给敌军造成沉重打击。
而罗斯帝国和昂撒帝国的军队则疲于应对,指挥系统紊乱,协同作战能力差强人意。
在这样一边倒的战局面前,他们几乎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
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之下,雄鹰帝国已然别无选择,只得调遣兵力参与这场激烈的战争。
然而,这一决策却引发了一连串新的棘手难题。
要知道,一旦雄鹰帝国投身于欧罗巴的战火之中,那么放眼全球所有的工业强国,唯有大夏帝国能够独善其身,维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可以预见的是,届时将会有海量的资本与顶尖的科学家如潮水般涌向大夏帝国。
如此一来,大夏帝国势必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机遇。
经过雄鹰帝国国会内部一轮接一轮的深入探讨和反复权衡之后,最终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派遣军队奔赴欧罗巴以及加非利加洲参战的重大决定。
其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那些贪婪的资本家们绝不甘心眼睁睁看着自己精心布局的投资成果被汉斯帝国轻而易举地据为己有。
但对于大夏帝国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心思缜密且阴险狡诈的雄鹰帝国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他们绞尽脑汁,谋划出一条毒计:暗中指使潜伏在汉斯帝国内部的间谍,假借汉斯政府之名,对身处汉斯领土之上的大夏国民展开惨无人道的迫害行动。
紧接着,这些别有用心之人又巧妙地将相关消息迅速传递至大夏帝国国内。
妄图借此挑起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将大夏帝国也拖入战争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当那场令人发指的迫害大夏国民事件曝光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大夏帝国与汉斯帝国迅速采取行动,联手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调查。
两国情报机构紧密合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最终将所有涉案的雄鹰帝国间谍一一揪出,并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捉拿归案。
这些可恶的间谍被押解至法庭受审,面对铁证如山的证据,他们无从抵赖。
经过公正且严肃的审判,法庭判处这些罪犯以凌迟之刑,以示对这种严重罪行的严厉惩戒。
这一判决不仅彰显了正义的力量,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任何胆敢侵犯大夏帝国及其人民的行为,都必将受到严惩。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让幕后黑手——雄鹰帝国恼羞成怒。
他们原本精心策划的这场阴谋,旨在挑起大夏帝国与汉斯帝国之间的矛盾,使其反目成仇。
但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盘竟然落空了。
原来,在这背后有着李圣君深谋远虑的布局。
她深知雄鹰帝国的险恶用心,但并未选择直接与其正面交锋,而是巧妙地利用汉斯帝国来牵制欧罗巴地区。
通过暗中支持汉斯帝国,李圣君希望能够将欧罗巴逐步拖入战争的泥沼之中。
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为大夏帝国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持续消耗,欧罗巴各国对于各类物资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这就为大夏帝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事实也正如李圣君所料想的那样。自从战争爆发之日起,大夏帝国对欧罗巴的各类工业产品出口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较以往翻了足足五倍有余。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欧罗巴各地,换回大量的贵重金属以及珍贵的科学技术人才。
这些财富和资源的涌入,极大地促进了大夏帝国经济的繁荣和科技实力的提升,使得大夏帝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稳固。
而汉斯帝国那位睿智且经验老到的首相,通过对局势精准地分析与判断,已然洞悉他们真正的劲敌乃是那强大的雄鹰帝国。
他深知,如果不能一举击溃雄鹰帝国,那么后续将会有无尽的罗斯大军和昂撒大军如潮水般涌上战场,与汉斯帝国展开一场又一场残酷血腥的交锋。
正因如此,这位冷静沉着的首相并未被眼前短暂的胜利所迷惑,反而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迅速做出决策,毫不犹豫地选择在第一时间积极配合大夏帝国,共同展开深入细致的联合调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历史的巨轮便驶进了龙凤十一年。
回首过去的整整一年光阴,整个欧罗巴大陆都沉浸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之中。
汉斯帝国先后与昂撒帝国、罗斯帝国以及雄鹰帝国展开了多达五场规模宏大、参战人数均超过三百万的惨烈战役。
每一场战役都是惊心动魄、生死相搏,其激烈程度堪称史无前例,令世人瞠目结舌。
尽管在这五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当中,英勇无畏的汉斯帝国将士们凭借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与此同时,这些辉煌战绩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无数优秀的士兵血洒疆场,海量精良的武器装备损毁殆尽,特别是那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专业兵种更是伤亡巨大,导致汉斯帝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呈现出直线式的急剧下滑态势。
反观昂撒帝国和罗斯帝国,雄鹰帝国的军队,因为有雄鹰帝国的工业实力做后盾,他们的军队越打越强,甚至开始反超汉斯帝国的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李圣君自然是要拉偏架的,因为她不想让汉斯帝国就这么容易被雄鹰帝国他们打败,具体做法就是原本需要花费黄金白银购买的物资,现在不用钱了,当然李圣君也不可能白送给他们。
而是让汉斯帝国用来交换,不论是在战场捉的俘虏,还是征服的欧罗巴国家的百姓,都是可以用来和大夏帝国交换物资的。
这些人来了以后,男的可以去挖矿,女的就做家政,把大夏帝国的老百姓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干轻松能多赚钱的活。
在龙凤十二年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份里,尽管有着大夏帝国不遗余力地援助,汉斯帝国仍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他们损失的精锐士兵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以至于彻底丧失了主动发起进攻的能力,无奈之下只得采取防守策略。
凭借着城市展开艰苦卓绝的巷战,试图以此给昂撒帝国和罗斯帝国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与伤害。
然而,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久守必失”。
由于缺乏野外作战的能力,汉斯帝国庞大的军队逐渐被困于一座座孤城之中。
在物资匮乏、补给短缺的困境下,这些被包围的军队犹如困兽犹斗,其覆灭似乎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仅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不仅如此,汉斯帝国内部的局势亦如燎原之火般迅速恶化。
曾经,汉斯帝国凭借着所向披靡的军事实力,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胜,并从他国大肆掠夺财富及资源以补贴本国国民。
那时,汉斯百姓对于帝国的军事行动无不拍手称快,全力支持。
但如今时过境迁,形势已然发生了惊天逆转。
汉斯帝国在战场上连连受挫,无数英勇的士兵血洒疆场,与此同时,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使得国内经济萎靡不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面对这样的惨状,民众心中的不满与愤怒日益积聚,反战情绪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席卷而来。
对于当前这种局势,李圣君可谓是心如明镜、洞若观火。
在她精心谋划的战略布局之中,汉斯帝国暂时绝对不能落败,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地牵制并消耗雄鹰帝国、昂撒帝国以及罗斯帝国等各方势力的有生力量。
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大夏帝国尚无法直接介入这场战争。
尽管他们已经拥有一件威力惊人的秘密武器,但尚未能够完全掌控这一大杀器,缺乏足以一击制胜、锁定胜局的强大实力。
因此,行事谨慎的李圣君并不愿轻易让大夏帝国卷入这场混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圣君脑海中灵光一闪,瞬间计上心来。
只见她朱唇轻启,向身边的心腹下达了一道绝密指令:命锦衣卫即刻前往乌拉山一带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没过多久,一则轰动性的消息便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各大报纸纷纷刊载出这样一则新闻:数名来自罗斯帝国的士兵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了严密的封锁线,成功潜入毛熊帝国所控制的区域。
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不仅悍然开枪射杀了两名无辜的士兵,更是肆无忌惮地抢夺走了大量的食物与钱财后扬长而去。
得知此事后的毛熊帝国皇帝——同时也是大夏帝国皇帝的干女儿李娜,顿时怒不可遏。
这位一向以温婉着称的女子此刻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在金碧辉煌的皇宫内大发雷霆,接连将好几件自己平素珍爱的精美瓷器狠狠摔落在地。
紧接着,她紧急召集朝中诸位大臣入宫议事,众人一致决定,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给胆大包天的罗斯帝国一个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
李娜作为毛熊帝国尊贵的皇帝,怀着忐忑与期待之情,向强大的大夏帝国皇帝李圣君发去了一封意义非凡的文书。
信中的她言辞恳切地表示,希望能够雇佣大夏帝国那支威名远扬、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为毛熊帝国冲锋陷阵、抵御外敌。
不仅如此,李娜还特意恳请大夏帝国那位声名赫赫的元帅陈羽出山,担任此次作战行动的总指挥。
李圣君巧妙地为毛熊帝国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贵族自治。
在这种制度下,毛熊帝国的皇帝虽然名义上依旧高高在上,但实际上却毫无实权可言,手中更是没有一兵一卒。
毛熊帝国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必须依赖于雇佣大夏帝国的军队才能得以实施。
当李圣君正式宣布同意李娜的请求时,整个大夏帝国瞬间沸腾了起来。
随即,她果断地下达了动员令,一时间,大夏帝国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