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与令师会晤,约定抽个时间,搞一个修行交流大会,你二人或可助我传个话,我少林自当前来拜会!”
净闲师太吃惊,这话明明是自己和张正道说的,你个老秃驴,这个时候来抢先?
真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待我禀明家师后,再传信慧空大师。”杨胜天说道。
慧空大师赶紧称谢:“应该的。所谓不打不相识,我既是你师父的旧相识,也是你的新朋友,不如就在少林寺内用个斋饭。”
杨胜天拱手:“恭敬不如从命!”
苏棠也拱手称谢。
慧空大师回头看净闲师太:“要不……净闲师太没事的话,也可以顺便一同去作陪?”
净闲师太差点吐血了。
顺便一同陪客?
呵呵,我净闲师太好歹是峨嵋大派的掌门人,你这个老秃驴居然说顺便邀请我去陪客?欺人太甚!
“好!”
净闲师太立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位请!”
慧空大师一愣,你一个尼姑,还在我这里反客为主了?
立即说道:“请请,就当少林寺是自己门派一样。”
净闲师太:……
这次的用餐,是安排在主持待客专用的小包厢内,和大食堂不同,这个包间虽然布置得很简朴,但是却处处透露出高深莫测的雅致。
之所以是高深莫测,主要是杨胜天和苏棠也看不懂这包厢内墙壁上写着的满满的梵文佛经,一看到这些蝌蚪文,就显得脑壳比较大。
倒是净闲师太第一次知道这么个地方,心中腹诽。
老和尚就是抠门,以前也来过,双方都是大派,佛法交流的时候,怎么就不让进这样的地方用餐?
不多时,素菜端了上来,满满一大桌。
“这地方也只有密友过来,方才开启。”
老和尚开始显摆了。
“这些墙壁上书写的,都是五百年前着名书法家王渐之的作品。那王渐之是个佛学的虔诚学徒,曾经在本寺以俗家弟子的身份钻研佛法十二年。而这一地方本是他修身养性,钻研佛法的密室,而这上面写的都是他钻研的心得。”
净闲师太也是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来表达对着这位佛家大师的尊重,目光中甚是虔诚。
苏棠忽然神秘的问道:“那……这位王渐之大师成佛了没有?”
慧空大师说道:“成佛有不同的说法,精通佛家典籍,能对佛家教义大彻大悟也是成佛,能精通佛家神通也是成佛,却不知道苏施主问的是哪一种?”
苏棠说:“自然是后一种,佛家神通。”
慧空大师摇头说道:“没有。不过王渐之大师精通佛家经典,也算是大彻大悟,在这一方面来说,也算的是佛……”
苏棠说:“那能不能打得过我师父?”
慧空大师一愣。
“阿弥陀佛,自然是不能的,王渐之大师是不通佛家神通的。”
苏棠可惜:“唉,领悟了佛法又如何呢?还不是逃不过黄土一抷,化成泥土。”
慧空大师赶紧说道:“不可惜,不可惜,即便是王渐之大师往生极乐,但是他对佛法的理解,却流传了下来。”
苏棠说:“那他死了之后,这些教义又教会了几个人成佛?”
慧空大师:……
不是,女侠,咱们能不能聊点别的?
“成佛不是目的,目的是教人向善,教化世人,如此便也是我佛的功德了。”
慧空大师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苏棠又说:“那请问如今世道,比之先皇时期如何?又比世宗、太祖时期如何?”
慧空大师:……
不是,女侠,要这么玩吗?咱就是吃个饭,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先皇、世宗、太祖之类的事情吗?
我说是说好,还是说不好啊?
慧空大师略一沉思,就说道:“我佛所说之教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苏棠瞠目结舌。
转头看了看旁边也有些呆滞的杨胜天。
两人对于佛法来说,就是一个文盲。苏棠虽然是莲花教的圣女,但是她只管当圣女,又不管念经,杨胜天这等出身魔教的,不念魔经,没有样歪就算是大功德了,怎么可能去读佛经呢?
何况青木崖那地儿,收藏佛经算怎么回事?
难道要搞一个小西天?
苏棠悄悄的碰了碰杨胜天的腿,眼睛眨了眨,意思就是——你听明白了没有?
杨胜天耳垂摆了摆,表明自己没听懂。
于是苏棠果断的端起碗,笑道:“吃饭,吃饭,我师父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谁说话谁洗碗!”
赶紧的拿起碗开始扒饭。
这就是绝杀。
所以武林中人有文化的,像是老和尚这样的,绝对是稀罕物的存在。不说别的,光是这唾沫子就能让你自惭形秽。
净闲师太都不禁佩服起这个老和尚了。
果然能够当上大派特别是武林魁首少林寺的主持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不要脸的人。于是对着慧空大师合十行礼。
“今日听师兄一席话,茅塞顿开。佩服!”
慧空大师面不改色。
“以后常来研究佛法,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互通有无!”
一顿饭吃得几个人不尴不尬,全靠慧空大师调节气氛。
吃完饭之后,苏棠和杨胜天告辞。
等走到了山门口,慧空大师拿出了一本书,递给杨胜天说道:“此乃我毕生修行的感悟,送给你们俩作为谢礼,希望能搏你们一笑。”
杨胜天天真的接了过来,还再三道谢。
看着杨胜天和苏棠两人施展身法,很快消失在了下山的路上之后,慧空大师这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转头一看。
“师太还没走啊!”
净闲师太呵呵的冷笑:“你倒是希望我走呢,还是不走?真是老狐狸。你一个修行的和尚,怎么那么多心眼呢?”
慧空大师:“别污蔑我,都是出家人!”
净闲师太:“呸,你还出家人。就你这手段,没有当面拆穿你就是给你面子了。说,你送他所谓的武学心得,是不是想着就是让张真人替你修补完善一下你们少林的武学?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你们少林的至宝——易筋经吧!”
慧空大师:“虽是易筋经,但也不是至宝,都是佛家典籍而已。”
净闲师太冷笑一声,摆一摆袖子,说道:“走了,走了,再和你待一会,我都要被你这满心的算计沾染了,坏了我的修行。”
说完一展身法,身形犹如一只展翅而起的鹤鸟,翱翔而去。
慧空大师一脸笑意,对着远处临滨镇的方向,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少林寺去了。
净闲师太得赶紧回去,然后尽快的落实去年在华山和张正道达成的两派互相交流的各项事宜,派弟子去桃花观进修。
这是大事,也比老和尚要光明正大,得的好处要大得多。
不然自己凭什么白白的送胡芸英一个五绝之一的名头?
而此时张正道正在河边和国师钓鱼。
国师现在是张正道的忠实钓友。
主要是在钓鱼的时候,国师能够有所感悟。
毕竟张正道现在的修行,已经越发的高深起来,特别是钓鱼的时候,似乎有勾连天地之力重重联系在里面。
就算他放下的钓钩是直的,更没有鱼饵,也有鱼儿来咬钩。
这就已经违背了他的常识了。
不是说自己做不到。
国师也能够做到用直钩钓鱼,只需要用内力引动鱼钩,直接刺向水里的鱼儿,然后再钓上来,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一个是被动的去刺,另一个是主动的去咬。
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国师知道,这里面的区别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哟,上钩了!”
国师提竿,果然一条两三斤的鳜鱼钓上来了。他将鱼放进了鱼篓,有些幸灾乐祸的看了看张正道空空如也的鱼篓。
“真人不必灰心!毕竟只钓了半天,还有机会的。”
张正道忽然就丢下了钓竿,站起来就朝着道观走去。
国师愕然。
刚才只不过开个玩笑,怎么就生气了?平常也不这样啊?
“真人去哪里?回去了吗?”
张正道怒道:“我那两个孽徒回来了,回去好好的教训一下。”
国师一听,急急忙忙的收拾了钓具和鱼篓,提着飞快的跟上去。
难得看张正道教训徒弟,精彩内容肯定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