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口。
元林愉缓缓步出那沉重的宫门,她抬眼望向远方,刚跨出宫门几步,一抹熟悉的身影便映入眼帘——少师高飞。
他立于不远处,一身素衣,面容沉静,目光如炬,正静静地注视着她,那眼神中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又难以言喻。
元林愉心中微微一动,却也拿捏不准高飞此刻的意图,是否真的在等候自己。
出于礼貌,她轻轻颔首,以示回应,随即转身欲踏上停在一旁的华丽马车。
就在这时,一阵温润如玉的声音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殿下,留步。”
高飞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地传入元林愉的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与关切。
元林愉闻言,脚步一顿,回眸望向高飞,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询问:“有事?少师?”
高飞深深地凝视了她一眼,随后缓缓开口:“殿下,你可知战场之上,刀光剑影,残酷异常,尤其是殿下亲自出征,那鲁衡狡诈多端,极有可能会趁机对殿下不利。”
元林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与不屑:“本王自然是思虑周全,少师无需多虑。至于鲁衡,他与本王早已是不死不休之局,此次交锋,不是他命丧黄泉,便是本王血洒疆场。”
高飞闻言,身形微微一震,似乎被元林愉的决绝所震撼,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片刻之后,他才艰涩地开口:“既如此,臣也无话可说。只是殿下此行凶险万分,若太子在都城趁机发动宫变,那殿下,,,”
元林愉轻轻一笑,打断了高飞未尽之言:“你怎会对你尽心辅佐的太子如此缺乏信心?即便他真的狠下心来,本王亦无所畏惧。倒是少师你,需得更加小心才是,忠君之道,不应盲从,更不应失了本心。”
高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随即低声呢喃:“臣之忠心,始终如一,只是这忠心所向,乃是真正的太子,而非他人。殿下心中,应是明了的。”
元林愉愣了几秒,似是在消化高飞的话,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那若是你某日发现,你所忠之人,其实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陌生的灵魂呢?”
话毕,元林愉不再停留,留给高飞一个坚定而决绝的背影,踏上马车,留下一句:“好了,本王明日便要启程,该回去做些准备了。走了。”
马车渐行渐远,高飞依旧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直至那抹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
他缓缓垂下眼眸,心中默默祈愿:“愿你平安归来,殿下。在我心中,你永远是那独一无二的王者。”
与此同时。
养心殿内,太后踏着轻盈却沉稳的步伐,缓缓步入殿堂。
元帝此刻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院落内的石凳上,目光空洞地望向远方。
太后见状,心中已猜到了几分,她缓缓走近,轻轻地在元帝身旁坐下。
“皇帝,可是心中烦闷?是否觉得自己的一时决策,让南方的百姓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元帝缓缓抬起眼眸,那双深邃的眸子里藏着无尽的复杂与挣扎:“朕与他,这一战,迟早要来,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太后闻言,轻轻叹息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哀愁:“自古以来,战争之下,无论胜败,最终承受后果的,都是朝廷,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
元帝侧目,目光深邃地望向太后,那眼神中似乎有着千言万语,却又最终化为一声轻叹:“事已至此,太后说这些,又能改变什么呢?”
太后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释然与豁达:“刚刚,愉王来过哀家这里,她来向哀家告别,说她要亲自领兵出征,讨伐那逆贼。她说,此一去,若不能平安归来,便让哀家多多保重身体,莫要太过忧思。”
元帝闻言,放在腿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那紧握的拳头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太后此来,是想劝朕,不让愉王前去?”
太后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你劝不动的,哀家又何尝劝得动呢?她啊,心中只想着解决那八年前的恩怨,想必陛下心中也是有数的吧。”
元帝沉默片刻,似乎在消化着太后的话,随后再度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无奈:“朕自然知晓,所以朕答应了他的请求。只是,朕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否则,朕如何对得起他的母妃,如何对得起小九,,,”
太后听到“小九”二字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轻轻地拍了拍元帝的肩膀,“陛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便莫要再将那些过往之事一直放在心里。也别再坐在这里吹风了,咱们回屋去吧。”
元帝轻轻地应了一声,站起身,目送着太后缓缓离开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待太后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中,他才轻叹一声,转身回到自己的寝殿,继续整理着那纷乱如麻的思绪,以及那难以言说的情感纠葛。
*
元林愉踏入愉王府的那一刻,府内的气氛似乎都因她的归来而凝重了几分。
她身姿挺拔,步伐坚定,在众人的簇拥下,她立于厅堂之中,声音清澈而有力,向王府上下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本王即将与杨老将军及众将士一同出征,讨伐那逆贼,以正朝纲。”
言罢,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转向了站在人群一侧的申老。
元林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与忐忑,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申老的反应,心中暗自揣测师父的想法。
申老察觉到了她的视线,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轻叹,只言片语间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无奈:“一路小心。”
这四个字,虽简短,却承载了师父对她无尽的担忧与默默的支持。
元林愉闻言,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她深知,师父内心深处定是万般不愿她涉险,但更不愿束缚她的志向与决心,于是只能以这种方式,给予她最深沉的祝福。
午膳时分,众人围坐,气氛却异常沉重。这顿饭,似乎成了离别的盛宴。
元林愉与王府众人共享这最后一顿团圆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舍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