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鸳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芳兰轻步走近,低声禀报道:“娘娘,刚刚宣嫔走了后面的一条道,被绊倒了,而且惠嫔——沈答应被皇上禁足碎玉轩了。”
文鸳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无非是嫁祸罢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后的手脚。”
芳兰点头应道:“娘娘英明。”
一旁的景福欲言又止,犹豫片刻后小声开口:“娘娘,这岂不是嫁祸到我们头上了?”
文鸳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凌厉:“景福,你要明白,只要有弘熙、弘旭在,这后宫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至于那些嫁祸,没有证据,谁知道是真是假?皇上也不会为了这些处罚本宫。”
景福闻言,心中稍安,点头道:“娘娘说得是。”
文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对了,大公主也大了,皇上还没定下她的婚事。不如晚上就将皇上请来,咱们好好商议一番。”
芳兰立刻会意,低头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安排。”
到了晚上,甄嬛派人去请皇上过来。皇上刚与甄嬛旧情复燃,本打算去永寿宫,却没想到芳兰突然前来传话。
“皇上,锦妃娘娘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苏培盛低声禀报道。
皇上皱了皱眉,心中疑惑:文鸳有什么事?他挥了挥手,示意芳兰进来。
芳兰恭敬行礼后,轻声说道:“皇上,今日欣贵人来找娘娘,说了一些事情,娘娘特意请您过去商议。”
皇上沉吟片刻,叹了口气:“也好,朕有一段时间没去看锦妃了,今晚就去储秀宫吧。”
苏培盛心中一凉,他与槿汐已成好事,早已绑在宣嫔的船上。如今皇上临时改变主意,宣嫔那边怕是要失望了。
“嗻,奴才这就派人去通知宣嫔。”苏培盛低声应道,心中暗自叹息。
永寿宫中,甄嬛正等待着皇上的到来,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傍晚的事情为自己谋利。然而,等来的却是皇上不来的消息。
“娘娘,皇上今晚去储秀宫了,您不必等了。”小夏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事吃力不讨好,本来随意打发一个小太监过来就成,苏培盛看重甄嬛,将自己的徒弟派过来传话。
甄嬛眉头紧锁,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槿汐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又让浣碧打赏了小夏子,才将他请了出去。
“娘娘?”槿汐看着甄嬛脸色不佳,轻声唤道。
甄嬛自嘲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既然皇上不来,我们就早点休息吧。”
浣碧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什么锦妃真是的,不知道皇上今日要来永寿宫吗?怎么偏偏……”
“好了!”甄嬛冷冷打断她的话,“皇上不来正好,小心隔墙有耳。”
这一日发生了太多事情,甄嬛心神不宁,皇上也没来看望她,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心慌。她紧紧捏着手中的被子,心中暗恨:锦妃,你真是好手段!
皇帝踏进殿时,正见文鸳执笔教弘熙描红,淑和与弘熙一起写字,欣贵人坐在旁边,一整个母慈子孝。他挑了挑眉,心中疑惑:“看来是真有事情。”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文鸳和欣贵人起身行礼。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淑和与弘熙放下笔,稚嫩声音传来。
皇上牵起文鸳的手,顺势将她扶到旁边坐下,语气温和:“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等文鸳和皇上落座后,淑和与弘熙起身走到皇上身边,欣贵人才慢慢起身,坐到下首的凳子上。
她心中明白,自己地位低微,今日不过是借锦妃的口,向皇上提出大公主的婚事。
等皇上与淑和、弘熙说了好些话,皇上察觉到两人的神色,让人将淑和与弘熙带下去休息。
主殿内,文鸳看了欣贵人一眼,试探性地说道:“按理说,大公主的婚事应由皇后娘娘提起,只是皇后娘娘近来事务繁忙,欣贵人便托臣妾问问皇上,是否该为大公主相看人家了?”
皇上闻言,眉头微皱,目光扫向欣贵人:“大公主确实到了年纪,是该考虑了。”
文鸳见皇上没有不悦,继续说道:“还有三阿哥,他已经快十九岁了,皇上还没定下他的嫡福晋吗?”
皇上心中一阵尴尬,他确实忽略了此事。三阿哥是他的长子,婚事却一直未定,这让他有些自责。然而,他面上不显,只是淡淡说道:“此事朕会与太后商议。”
文鸳见皇上神色如常,心中稍安,继续说道:“臣妾也是关心大公主和三阿哥,毕竟他们都是皇上的子嗣,臣妾希望他们都能有个好归宿。”
皇上点了点头,语气温和:“你有心了。大公主的婚事,朕会安排人相看,至于三阿哥的嫡福晋,朕也会尽快定下。”
欣贵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起身行礼:“多谢皇上,多谢锦妃娘娘。”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她不必多礼。文鸳见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知道,今日的目的已经达成。
翌日,皇上前往寿康宫与太后商议三阿哥的婚事。太后提议道:“哀家之前见过董鄂氏的嫡女,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长得很不错,又端庄大气,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皇上沉吟片刻,点头道:“席尔达的女儿确实不错,朕会考虑。”
太后见皇上态度松动,继续说道:“淑和也快到了及笄之年,皇后近来事务繁忙,难免有所疏忽。锦妃和欣贵人倒是关心大公主的婚事,皇上不妨让她们帮着相看。”
主要是这事情是锦妃与欣贵人提起,帮着大公主相看,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只是担心皇上惹怒宜修,此时将这件事甩出去,倒也不错。
皇上闻言,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皇后身为后宫之主,理应关心子嗣的婚事。如今却要旁人代劳,实在不该。”
太后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宜修毕竟是纯元的亲妹妹,皇上对她应多些宽容。至于大公主的婚事,既让锦妃和欣贵人已经着手,不如就让她们继续操办吧。”
皇上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决断:“既然如此,大公主的婚事就交给锦妃和欣贵人相看。至于三阿哥的嫡福晋,朕会尽快定下。”
太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皇帝心里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