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的时间,也让黛玉手下总算是有了一批可用之人。
其中一部分是原先贾府的奴才,后来身契转到了黛玉的名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确认没有再同原先的主子有什么瓜葛,而是忠心耿耿的侍奉黛玉,因此黛玉也不吝于赏赐,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这批奴仆男女老幼都有,大部分都是在田庄和店铺里当差,粗通一些拳脚功夫,也能稍微识得几个字,只是天赋有限,只能胜任普通的工作,无法作为心腹培养。
另一部分则是这两年间,黛玉陆陆续续收留的无父无母的孤儿,其中既有之前赈灾时好心收留的,也有平时偶然外出时在人市上碰见的。
年龄多在十岁上下,被黛玉收留之后也没有特别安排差事,而是集中到一起放在田庄里,专门找了人给他们教书识字、练习武艺。
学习的内容也不限于红楼世界的四书五经,黛玉还整理出了一些后世比较粗浅的小学至中学阶段的数学、自然、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教材,放在教室里供这些孤儿随意翻阅。
虽然没有相关的老师指点,但这些教材都编辑得由浅入深,没有阅读障碍的人想要理解其中的知识,还是很有机会的。
通过这种半放养的学习方式,黛玉也只不过是想要发掘手下这些孩子们的不同潜力。
时间证明,这样做也的确卓有成效。
虽然没有老师领进门,但田庄里陆陆续续收养的近百个孩子里,还是有十几个在四书五经之外的科目上,展现出了超强的天赋。
而这样的孩子自然也成了黛玉重点关注的对象,把他们当成了未来的心腹好生培养,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就能够凭借所掌握的来自后世的知识,让整个红楼世界改头换面。
除此之外,那些四书五经掌握得好,或者练武练得好的孩子,黛玉同样也不吝惜资源去培养。
这些孩子受了黛玉偌大的恩惠,日后无论是参加科举还是走从军之路,一旦有机会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话,就都是黛玉掌握在手中的人脉。
有了这样一股由自己掌控的势力,日后黛玉做起事来也会更加方便。
转眼间又到了贾敏的忌日,黛玉仍是同往年一样,带着身边的丫鬟婆子们前往牟尼院做法事。
这两年,每逢清明和贾敏的忌日,黛玉都会到牟尼院上香做法事,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
黛玉这样财大气粗的金主,自然受到牟尼院上下的一致欢迎,再加上之前有共同救济灾民的情谊,所以每次她在牟尼院做法事期间,所受到的招待都是相当殷勤的。
不仅给她安排了最大最好的院子住宿,一应的陈设、被褥、斋饭方面都是整洁精致,就连院里珍藏的贝叶经也都开放给黛玉欣赏。
其他的香客想要欣赏贝叶经,只能隔得远远的观看,黛玉倒是因为跟牟尼院有着种种的渊源,被主持默许可以近距离观赏。
如此一来,倒是给了黛玉一个意外之喜。
却原来靠近了贝叶经之后,她竟然从上面感受到了些许灵气波动。
重生到红楼世界近两年的时间,黛玉也差不多摸清楚了这个世界灵气的来源。
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确蕴含着少量的灵气,只是相当稀少,只有配合相应的修真功法,才有可能自主吸纳,至于能转化多少变成自己体内的灵气,就要看不同人的天赋和资质了。
除此之外,在一些年代久远的古董、珍稀罕见的玉石以及某些采摘自深山老林的药材内部,也有可能藏着少量的灵气,接触之后只要运转起自身的功法,就能够将其中的灵气吸纳到体内。
只不过像这样蕴含着灵气的东西相当稀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价值连城之物,想要通过正常的手段获取,还有着不小的难度。
这两年中,黛玉借着外出的机会,也逛过京城不少的古玩玉石铺和药材铺,然而所碰到的蕴含着灵气的物品还不到十指之数,其稀缺程度可见一斑。
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当初皇后所送的玉镯、三皇子给的玉佩,还有贾府库房里的某些珍藏,蕴含着少量的灵气,并且已经被黛玉神不知鬼不觉的吸收殆尽。
除此之外,也就只剩下在牟尼院遇见的这份贝叶经了。
可惜的是,这些物品不仅稀少,其中蕴含的灵气也相当有限,顶多只相当于下品灵石的含量,对于黛玉的修炼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她的修炼进程,这让黛玉免不了觉得有些憋屈。
这要是在修仙世界,两年的时间她至少都已经突破到金丹期了,如今却只能在筑基中期停滞不前,还要靠从这些外物中吸取少量的灵气来提高修为。
那感觉,简直就别提了。
当然,也只有黛玉对修炼的速度相当不满。
跟着她一起修炼的如三春、贾琮、贾环等人,发现自己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产生偌大的变化,已经是十分的满足。
众人中进度比较快的,已经能够在运转功法的时候,不知不觉吸纳外部的灵气入体。
只是那灵气少的可怜,甚至都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最简单的术法,所以黛玉也并没有急着向他们戳破这一层窗户纸,令得众人仍然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武道上有所建树,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还有机会修仙,甚至已经打好了入门的基础。
总之,黛玉这两年来,对于自己无意中所碰见的那些蕴含着灵气的物品,除了药材之上的灵气,因为担心吸收之后会影响药材的药性而忍痛放弃之外,其他的都毫不客气的借着赏鉴的机会纳入体内,多少也能加快一点点修炼的进度。
因此,在发现牟尼院的贝叶经中同样也蕴含着灵气之后,黛玉便神不知鬼不觉的用手指轻轻搭在上面,悄无声息的将其中所蕴含的灵气全都引入了体内。
却忽然听得一个清冷的声音道:“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