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个儿很快就靠近了宁小夕,看她一直闭着眼睛,也不管什么情况,拿下嘴里的药包,“哗!”一下子全冲着宁小夕洒了过去,然后飞快的蹲下身体。
没一会儿,就听到一声很轻微的身体倾倒的声音。
矮个儿利马挺直身体,就看到宁小夕侧躺在石头上。他伸手拽住宁小夕的胳膊,一用力就把她拖了过来。
高个儿在下面接着,矮个儿跳下来,高个儿就把宁小夕往肩头一搭,跟矮个儿快步的往小城边角一处黑暗的箱子里跑去。
【哎呦,被绑架了!】
【你想干啥?】
【我想看看他们想干啥!】
团子无语,团子闭嘴。
两人带着宁小夕穿过一条边缘的暗巷,在第二条巷子最里面的一个小门前停下来,短促的敲了三下停了一会儿后又敲了一下。
开门的人没有说话,一直扛着她的高个儿走进一个房间后,把她扔到地上,拿出一条绳子捆住了她的手脚,然后就出去了。
听到关门声和脚步远去的声音,宁小夕睁开了眼睛,这里看起来是间厢房,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这把她绑来是做啥的?
远处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听着是奔这儿来的,宁小夕闭上了眼睛。
房门被打开,进来两个人,“三管事,您看下,就是这丫头,水灵着呢,还是一个人来的,不会有后患的。”
那三管事走近了几步,低头端详了一下,满意的点头,“这次做的不错,你先回去吧,等三日后来领赏钱。”
那人高兴的离开了,三管事示意门口一个大汉跟着那人一起出去了。
又进来两个婆子,一人往宁小夕口中塞了一颗药丸,跟另一人一起扶起了宁小夕带出了门。
门口有一驾马车,两个婆子带着宁小夕一起上了马车,就轱辘轱辘的走了起来。
即使是城内,路也不平,石子多,颠得宁小夕都快吐了。
好在没有多长时间,出城后就换了工具,只不过趴在骆驼的背上也不比马车上好多少。
就这样摇摇晃晃的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地方了。
再次被扔到一个空房间里。
安静下来之后,宁小夕睁开眼睛,这里更破败,连墙上都透着眼儿,能看到外面的光亮,房顶上都能看到粗糙的茅草,这档次,真心不敢恭维。
灵力涌动,感应扩散出去。
这里是一处由圆石垒砌的平台,台子上有一个小房子,房子内摆放着一个神龛,上面是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石雕。神龛下面是一个黑黝黝的深洞,感应顺着洞壁滑下去,深有百丈左右,空间扩展,是一个地下穴。地穴正中对着洞口摆放着一口棺材,里面躺着一个身着青衣戴着白色面具的女子。
【女魃,旱神,自带干旱,可通过祈求誓愿为民降雨。伪女魃,食女魃血肉而成,具干旱属性不能降雨,沉睡可缓解干旱。】
宁小夕眼中闪过寒光,人族如何能吃到神族血肉?制造出这样一个伪女魃的目的是什么?
【团子,女魃是怎么回事?】
【女魃与玄冥一样,都是远古时期的神,与鲲鹏同时代的。记载中因她所到之处皆大旱千里,江河枯竭,民不聊生,所以被人族强者联合妖族大妖合力驱逐追杀,早已陨落。】团子沉声叙述着,【所有人只看到她带来干旱,无人祈求她施雨,她收不到信念,逐渐丧失了神性,最终只能被剿灭。】
【那她的身躯呢?】宁小夕有些不敢想象,这样的强者的身躯绝对不止是强悍,那是曾经具备神性的身躯。
【身躯遗失。】
再次看着棺材中带着面具的青衣女尸,这是吃到了神躯的人族。
【那这吃了女魃血肉的人族算什么?是神?是人?还是妖魔?】
团子沉默,团子不知道。
宁小夕端正身子坐好,脸色有些难看,这都算什么事?人族真的为了立足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吗?
九域滚动灵晶球的手指顿了一下,唇边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小雪靠在九域的脚边,乖巧极了。
深吸一口气,宁小夕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继续查探。
感应释放,棺材周围堆叠的是一具一具风干的尸体,都穿着少女服饰,脖子上都有一个咬痕。一个一个看过去,干尸脸上有的充满惊惧,有的像是沉睡了,还有的竟是满脸虔诚。虽然干瘪的没有水分却把她们最后的表情定格住,就像时间停止了般,记录着她们的死亡。
竟然有近百具尸体!
【小夕,记载中,女魃是后卿的妹妹,女魃被杀后身躯又遗失不见,后卿恨极,由神入魔,并一直生存了下来。】
【后卿!】宁小夕想起了那三个她间接或直接除掉的魔将,都是后卿的手下;在北极冰原上袭击自己,差点儿杀了自己的那魔
小雪坐起来,手心翻涌,黑色的人影再次出现在宁小夕眼前。
一巴掌扇飞了那团黑影,【看来这后卿才是真正打不死的小强啊!僵尸呗,还想杀我,早晚弄死它。】
【你带走了混沌,破坏了它的血食供应链,它想杀你很正常。】
【你是哪一边的?】
【咱们现在打不过它,先避其锋芒才是正选。】
宁小夕忽然回过神,她刚刚在看干尸,怎么转到后卿身上了?【团子,那些女子干尸都是给那个伪女魃的献祭吧?】
团子沉默了一下,【我这里只记录妖魔相关,那伪女魃不妖不魔,没有记载。】
【害了这么多人,以为就没事了吗?】
脚步声传来,宁小夕端坐不动。
一个婆子打开房门,看到坐着睁开眼却一声不发的宁小夕,愣了一下。随即走了进来,把手上提着的食盒放在地上,从食盒里端出一个大碗,满满的,有菜有肉,看起来很诱人。
“你们抓我做什么?”宁小夕尽量让自己的声音透出点儿害怕的情绪。
婆子浑浊的双眼中有一丝怜悯,“给神女献祭,保一方十年无旱。最后一餐,吃饱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