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公司的发布会结束了,国外关于水果手机的话题也在不断发酵,持续占据各个平台的话题榜,无数用户在讨论水果手机。
“这一代的水果 8好像没什么变动,跟上一代水果 7差不多。”
“确实是,就是处理器确实牛,仿佛外星科技一样,更新了一代居然能提升这么多。”
“看完发布会了,我的水果 6还能再战 2年。”
“水果 8的电池好小啊,现在卖的安卓系统手机,电池都要突破 4000mAh了,水果的怎么还是 2000上下。”
在众多的讨论中,其中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水果 x了,特别是水果 x的全面屏和 3d人脸识别。
“太厉害了,居然可以使用人脸解锁,还有这么大的屏幕。”
“这个屏幕显示效果太棒了,发售就直接买一台。”
“这就是未来科技吗?全面屏,人脸识别,水果不愧是水果。”
夸奖之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奇怪了,我怎么好像看到过这个人脸识别,是不是有一家公司做过这技术?”
“这不是一个叫鸿康手机做出的技术吗?水果公司的创新居然还是学其他人的。”
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少了,国外用鸿康 F1手机的用户,跟水果手机的用户相比,只是一个小众人群,加上国内此时还是大半夜,最有战斗力的一群人也已经睡着了,所以这个质疑很快就被其他话题给压下去。
然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美国的下午时间,也就是国内的白天时间,整个网络的话题一下就改变了。
国内时间早上,睡眠充足的网友起床准备上班时,一打开手机就看到水果手机发布的消息了:
“水果 8正式发布,起售价 5888元。”
“水果公司发布十周年纪念版水果 x。”
“十年磨一剑,水果 x手机未来手机发售,起售价 8388元。”
“手机龙头发布会结束,共发布了 3款手机。”
看着网上的关于水果手机的各种信息,一会儿是水果 8,一会儿是水果 x,一会儿是正规版本,一会儿又是十周年纪念版,看着这些消息,不少网友都陷入了迷茫。
“咋回事,水果到底发布了什么手机,感觉有点乱啊。”
“怎么一会儿又是水果 8,充当一会儿又是水果 x,一会儿又是水果 10,水果公司到底发布了什么手机。”
“这台手机是水果的吗?怎么没有了 home键了。”
“……”
随着用户的讨论,水果的话题一下子就飞速蹿起,一下子就登上热榜第一,话题下更是有着无数的网友在进行讨论,一些用户讨论水果手机的性能,一些用户讨论水果手机的外观,一些则是讨论着水果手机的创新。
其中一些讨论水果 x的用户发现,水果 x手机的全面屏和人脸识别跟国内一家叫鸿康手机的配置很类似,更是有着一些用户直接进行吐槽。
网友 A:“哈哈,全面屏和 3d人脸识别,这不就是鸿康 F1手机上一代的功能吗?号称手机第一的水果手机居然抄袭安卓手机的。”
网友 b:“怪不得我一开始看到这两个配置那么熟悉,你这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确实是鸿康 F1手机的配置来着。”
网友 c:“卧槽,这就是水果手机的创新吗?还不如叫抄袭,果然灵魂人物乔走了以后,水果公司就没有创新了。”
随着网友的讨论和吐槽,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水果 x的这个全面屏和 3d人脸识别跟鸿康的 F1手机类似,然后水果 x和鸿康 F1就直接被人拉出来对比。
网友 1:“卧槽,水果公司抄袭鸿康的 F1手机,真不要脸,全面屏就算了,毕竟水果的确实比鸿康的做得好,但这个 3d人脸识别不就是同一个东西吗?”
网友 2:“哈哈,这下水果公司逃避不了了吧,3d人脸识别鸿康半年前就做出来了,比水果领先不知道多少时间。”
网友 3:“牛逼,鸿康这创新能力,在智能家电做到第一也就算了,来到手机圈,居然也能不停地创新,引领整个行业的前进。”
随着网友的对比和讨论,鸿康 F1的 3d人脸识别和水果 x的人脸识别都一时间登上了话题榜,以往被部分人吐槽和不认可的 3d人脸识别此时也被重新拉出来进行讨论。
“鸿康的 3d人脸识别跟水果的 3d人脸识别是不是一样的?”
“不一定啊,水果可是手机圈第一,研发投入一大堆,研发能力怎么可能比不上鸿康。”
“到时要是发布后,发现水果的人脸识别和鸿康的人脸识别都差不多,那就有意思了。”
随着用户的讨论,关于鸿康人脸识别和水果人脸识别的问题就被拉上了话题榜,不少科技圈的大 V看到这个话题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袁同学,昨天晚上我看完了整个水果的发布会,其中最特别无疑是水果 x的全面屏和人脸识别了,关于今天的讨论,基本也是在这里面。”
“我想不少观众看到 3d人脸识别这个技术时,一定会跟我一样,想到鸿康的 F1手机,我昨晚看完发布会的时候,也是想到了这个内容。”
“我昨晚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鸿康的 3d人脸识别和水果的 3d人脸识别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但实现的过程,其中的技术方向应该是不一样的。”
“至于到底哪一方的技术更强,实现出来的效果更好,这个就需要等水果手机正式发布后跟鸿康的 F1进行对比才行。”
“不得不说,鸿康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是真的强,居然在水果公司前面做了这样的创新。”
袁同学对 3d人脸识别进行了一番科普和对比的视频发出来没多久,其余科技圈大 V的视频也发出去了,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就是简单地对比和科普了一下,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但就算这样没结论,其实相当于已经给了结论了,不管最后人脸识别哪一方实施出来的效果比较好,但鸿康可是提前半年就发布的。
有着这样的领先优势,足够让网友认识到鸿康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