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涉知道韩信在楚的遭遇,一个本来天纵兵才的人,被压抑了那么久,能见他能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他已经尽人事。
送走武涉,蒯彻回来问韩信:“武先生的话,将军以为如何?”
韩信:“我知道被天下人认为真性情的霸王其实一直都是能屈能伸的,当初项梁死,霸王可以放过章邯,但我不知道他可以能屈能伸到这种程度,龙且与他是不逊于亲兄弟的情谊,刚死于我手,立即就派来使者过来拉拢。”
他陷入沉思,并没有注意到蒯彻的表情有点复杂。
韩信只是觉得此时的项羽多少出乎自己的意料,对于项羽的变化反应强烈的人是汉王。
“大王,不好了,快去看看吧,项羽他要烹了太公!“
听到这个报告,汉王还觉得不可能。
用人质威胁?要是自己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还说得过去,项羽怎么会用这样的手段?他匆匆忙忙跑出去。看到那个阵势依然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楚军军钱架起了一口大鼎,里面装满了水,下面火烧得很旺,滚滚得浓烟白色的水汽纠缠在一起。
旁边有两个被五花大绑的人影,太公何吕雉,汉王的老父和妻子。
三年了,自从父亲和妻子陷入楚营,已经三年了,汉王终于再一次看到了他们,以这种方式。
项羽:“刘季,你到底要不要与我一战?
是汉王的坚守不出把霸王逼到如此地步?
汉王已经失去了荥阳何成皋,他已经把曹参,灌婴,陈涓,冷耳,柴武,王周都排到齐地去了,他能坚守就不错了。就连一直在后方骚扰的靳歙叫回来不骚扰了。汉王当然坚守不战,他坚守都快坚守不下去了,他怎么战?
他只能拖只能等,能拖一天就多一天的胜算。
可项羽连一刻钟也不允许他等了。
“刘季,你要再不出战,我就先烹了太公。”
眼前项羽超出所有人预料。
战争若是比卑鄙?谁不会?
答应吗?若答应,坚持了那么久,牺牲了那么多人的楚汉之争,汉就输了。
不答应?众目睽睽,两军阵前,汉王就眼睁睁看着老父和妻子惨死吗?他一手砸碎自己树立了那么久的仁义招牌。
这件事无解。
生死攸关,紧急关头,就连一向智计百出的张良,诡计奇多的陈平都吓出来一身冷汗,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无解。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汉王。
汉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向谁问计,他也没有时间思考,实际上他也思考不了,脑海里一片空白。
千钧一发之际,他脑海里骤然闪过的画面是废丘城下自己拿章平当人质威胁章邯,章邯对着章平搭弓射箭那个情景。
那时候,自己是项羽这个角色,求战,章邯死守不出。
汉王喊:“若不出战就杀了章平?”
章邯的做法让他太震撼,章邯才不像自己这么没有用,他当时就直接搭弓射箭,对着章平就射过去了。
当时汉王大惊。
韩信说:“这是对用人质威胁最好的办法,希望大王不会用到。”
这是对人质威胁最好的办法,最好的……
章邯和韩信是当世名将,他们对于战争的认知无人能比,他们对于战争的处理方法一定有,。一定。
此刻,章邯果断干脆的动作再脑海里回放一遍又一遍,示范一般。
韩信的肯定:这是面对人质威胁最好的办法。
理智告诉汉王,他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想章邯一样,那么干净利落,那么冷酷无情,一定有用,威胁立即就会解除。
可是,他不是当世名将,他做不到,他手都是软的,他现在连一张弓也没有本事拿起来,他没有那么大本事。
汉王哈哈大笑,开始是缓解自己的紧张,然后是忽然就觉得很好笑,当初自己与项羽合力破秦,约为兄弟,秦破,两个人就到了如此地步。
当初约为兄弟这事还是自己提的,因为自己看不上当初楚国君臣,楚怀王是项梁立的,如果不是项梁,他不知道在那里放羊,结果项梁一死,立即打击项羽。
就在那种情况下,沛公提出兄弟之约,所有人都挺意外的,当时被楚怀王提拔到上将军位的宋义说:\\\"沛公比项梁公还大吧,要与项羽结为兄弟。”
刘季不顾所有人的哄堂大笑,坚持:“如果,少将军不嫌我老的话,约为兄弟,如何?”
然后听到项羽斩钉截铁的声音:好!
如今在回想那个场面,多么讽刺。
想到这一幕,汉王止住了笑声,指着项羽说:“你我曾经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且幸分我一杯羹。”
汉王说的话什么意思?
既然咱俩是兄弟,我爹你是你爹,你要烹了咱爹,记得给我分一杯肉羹??
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见过无赖的,没见过这么无赖的。
这是汉王独有的解决方法。
当你要跟我比无赖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汉王说完,看都不再看对面一眼,转身就走了。
留下被震碎了三观的楚汉将士。
汉王自己也不清楚怎么想到如此天才的答复,等他反应过来,话都已经出口了。
就在那个千钧一发之际,他近乎本能的判断那个置之死的方法是唯一的解。
他不知道,吕雉正在跟太公说:“父亲别怕,项羽能用我们去威胁刘季,证明刘季快要赢了,项羽快要撑不住了……”
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说出这句话来,太公和吕雉都傻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这不是刘季,不是,刘季不是这么无情的。”
这句话对太公和吕雉的杀伤力更大,他们的神情比死人更灰败,人家养儿防老,嫁汉吃饭,那个汉王在两军阵前名言放弃他们,他们是天下人的笑柄。
万念俱灰,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对于男人而言,有江山可以争取,父母妻子孩子算的了什么呢?她就在那个瞬间,彻底失去了对于刘季的一切幻想。
后边项伯过来求情,说如此行径非君子行为,说为天下者不顾其家,而且看情况的确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
为天下者不顾其家,何其不幸,太公与吕雉就是汉王顾不上的那部分。
……
面对这一幕,张良淡然的神情掩饰着复杂的情绪。
仗打到现在,霸王已经不是原来的霸王,汉王也不在是原来那个汉王了。
没有人知道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
后来,太公是被人放下来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往吕雉身后躲,一直到鸿沟只盟签订,汉使者来接太公,太公哭着喊着不肯去,说去了要被做成羹汤,搞得汉军和楚军的士卒都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