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张氏跟着走了进来,站在林芷若身后笑吟吟的看着。
“谢了。”
王平笑着接过食盒,林芷若只是淡笑着摇头。
王平抬头看了眼天色,对着林芷若开口道:
“天色不早了,今日就别回去了,你一个女子夜深了不安全,今日就住在这吧,让娘给你收拾间屋子出来。”
“啊……”
林芷若薄唇微张,张氏从身后走出,拿出手帕帮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道:
“丫头留下吧,明日咱们一起去送王平科举。”
“这院里屋子都是空闲的,婶子给你收拾下,很快就好了。”
“这么晚过来送糕点,再让你回外城,你也出不去了啊。”
林芷若犹豫了一下,看了眼王平见对方点头,才轻轻点了点头,笑着道:
“嗯。”
……
春闱自二月初一启幕,需考三场,每场连续三日,两场之间间隔一日休息。
每至科举大考之年,这便是长安最为瞩目的盛事。
在这十一天里,平日里喧嚣的京师,仿佛也变得静谧了许多。
此刻,贡院内,所有举子已经入了场,只待铜钟声响,便可即时开始答题。
终于,时辰已到。
考卷皆被下放。
这春闱三考,一考综合,二考诗词,三考策论。
这第一场的综合,便包含了以经义在内,还有算学,地理,天文....涉猎极广,题量极大,且要远超去年六月的乡试。
因此待题卷下发,众多士子也是丝毫不敢浪费时间,埋头苦思,挥毫疾书,沉浸于答卷之中。
长安这两日的天气并不算好,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天空被灰白的乌云所遮盖,冷风四起,再加春闱对考生夹带私货盘查极为严苛,对于衣物也自有要求,穿的也不能太厚,要便于检查。
这能参加春闱的都是各地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举人,可即便是举人,看到科举考场出现这么多题目,怕也是头皮发麻。
王平猜测这综合卷的出题人的想法,怕是和后世国考行测的出题人一样,设计这题目的初衷,就是不打算让考生全部都能够答完。
因此,这春闱综合科,不仅考的是考生拥有的学识储备,还要有极高的临场应变能力。
既要有才华,又要懂得取舍。
而王平第一个选择做答的板块,便是算学题,算学题对于王平来说本就是极为擅长的,这题目对他来说并没有难度,答完算学题,就已经是中午了,
王平穿的衣物并不算厚,从早晨答题开始,看着满满几页的考题,即便是他到现在,也不过只答了五分之一罢了。
放下手中毛笔,望了眼阴沉的天空,王平朝着手心哈了口热气,天冷了这答起题来把手冻的僵硬,答题的速度更是慢了不少。
若不休息一下,以这么僵硬的手答题写字,迟早得出事,若是不小心涂抹涂画了,即便答的才好,怕是也要落入下等。
冷风依旧呜咽个不停,吹的稿纸上下翻飞,幸亏还没有开始在试卷上誊写起来,不然怕是要污了卷面。
这春闱的考试中,虽不需要考生穿厚衣,但却允许考生自备碳火,以及携带蜡烛和水。
虽是这样,可这考舍却很小,甚至还不比当年县试和府试的大,王平打眼看了一圈,还都是木制结构,若是一不小心溅出火星,烧了试卷这风险就得考生自己承担。
所以考场之中,大多举子,都是选择硬扛着,也不愿意点着炭火。
王平看着身后的炭火,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烧,只是拿起火折子点燃一根蜡烛,用这微弱的热量,暖了暖自己僵硬的手。
王平喝了些水,随便吃了些糕点,又休息了一会,便又重新做答起来。
这个下午,他准备就把这最难啃的经义给解决了,照看这天色,明后日说不得还会下起雪。
长安属于北方,这北方有时三四月份下雪都是常有的事,若不早早准备起来,免得乱了后面的安排。
只是这天气,对于不懂北方天气的南方的学子来说,却有些残酷了。
这经义第一题出自尚书,题目通俗翻译是这样的“《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请结合本朝立的治国方略,论述‘民本’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实践意义。”
这《尚书》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则国家安宁。
大宣立国之初,以“安民为本”为治国方略,推行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等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渐强盛。
虽经前年战争困扰,南边水灾不宁,可因此朝廷更应该注重以民为本,倾听民声,注重民意,保障民生。
这里就可以用一句前世那位天可汗说过的,非常有名的话。
即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朝廷为舟,百姓为水,百姓们拥护朝廷,自当会背弃朝廷,以民为本,才能长治久安。
王平笔走龙蛇,飞快的写完第一题,便开始做答第二题。
贡院外,天色逐渐阴沉,贡院里众考生的视线,也逐渐模糊起来。
举子之中,一部分出自贫苦家庭,平时营养不济,到了这夜里便有夜盲症,因此,这贡院里,等天色彻底黑下来,便已经无人再继续做答了。
二月春寒,到了夜里就更加寒冷,若不早些休息,等夜晚冻的睡不着觉了,如何面对明日的苦战。
王平小心收拾好卷子,又将卷子与稿纸一同放在有遮盖的地方,这才抱着包袱,沉沉睡去。
二月的春闱,正值寒冬未尽,春意未显的时节,三更时分,夜色沉沉,寒风如刀,卷着细碎的雪花,从贡院天空之上缓缓坠地,周而复始,积雪渐深。
第二日清晨,王平被冷风冻醒,几阵激烈的喷嚏声,也宣告着某个考生的倒霉。
贡院内的号舍狭小而阴冷,烛火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雪花不停,考生们裹紧了单薄的衣袍,手指青绿冻得僵硬,却仍紧握着笔杆,在纸上奋笔疾书。
墨汁在低温中凝结,需不时呵气化开,方能继续书写,远处传来更鼓声,沉闷而悠长,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此次省试的题目数量惊人,且难度颇高,倘若不加快书写速度,哪怕给足三天时间,也未必能答完。
贡院之内,风雪不停,恐耽误明日交卷,众多学子心急如焚,恨不能多长出一只手来奋笔疾书,而王平却依旧沉稳,有条不紊的写着剩下的题目。
这一场剩下的题目虽繁杂,但对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无需过多思索,便能一道接着一道地写下去。
写得手冻硬了,便烤烤烛火稍作休息,有些困乏了,就靠在考舍角落里抱着包袱,休憩片刻,就这样,两天时间,王平已完成了近九成的题目,估摸着下午就能全部答完。
待到第三天清晨,锣声一响,便可交上答卷。
到了第三天下午,王平看着已经被誊写满的试卷,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交卷,除出了考场。